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农村教师队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教师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影响农村教师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观念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生活质量,应该从政府、市场、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体等多重角度来进行问题的综视解决。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要把农村教育搞上去 ,迫在眉睫的是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水平达标、结构合理、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相对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 ,但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中却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 :1 .中小学教师数量少、质量差。 2 .教师结构不合理。 3 .缺乏教师流动渠道畅通的保障体系。 4.农村中小学无法形成稳定的骨干教师力量。为此 ,在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工资、福利等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的同时 ,必须加强和改革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 ,使农村教师在…  相似文献   

3.
以往关于教师问题的研究大多是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或者是根据统计信息进行的.很少涉及到教师本人。本文认为,教师问题研究应以事实与真实情境为基础。关注农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的真实状况和内心体验。文章着重分析了农村教师生活世界的主要内容,突出强调对农村教师生存质量研究的重视,介绍了农村教师研究的主要方法,阐述了农村教师生活世界研究的现实性、合作性、角度新颖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师在我国教师群体中占有很大比例,农村教师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他们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会直接影响教育工作.逐步地最大限度地合理满足教师生活需求,改善教师生存状态,提高教师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使教师增加工作投入,是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是百花园里的园丁,是手拿金钥匙的人。然而并不是每个为人师者都对这些称号当之无愧,生活如此,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里的形象也如此。象鲁迅笔下那手拿小镜研究如何遮掩额上皱纹的高老夫子,那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那舌强鹦鹉的“文化班头”,那缓缓踱上酒楼的消沉者,那躲在公馆里的孤独者,都不过是时代舞台上的匆匆过客,悠远天空中的几抹浮云。我们在向他们投以鄙夷或惋惜的一瞥时,更深刻的领悟到鲁迅笔下良师形象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教师分布的版图上,农村教师占据着半壁江山。显然,没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中国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城乡教师专业素质是不平衡的。无论在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等指标上,还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上,城乡落差都是显著的。正因为此,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也正因为此,开展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需求就更为强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而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7.
声音     
林高明 《山东教育》2014,(1):125-125
“随着补助政策逐步实施,农村教师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师收入水平将高于城镇教师。”——前些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其实我国《教师法》早就对教师平均工资水平有所规定。但实际上一些地方并没有做到。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关乎“教育良心”。唯有真正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能吸引、留住好教师,农村教育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8.
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通过对辽宁省农村教师流失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仍然严重。农村教师流失的诱因包括:环境支持、物质保障和发展机遇,其中环境支持和物质保障对教师流失的影响最大。破解农村教师的流失的根本路径是:建立针对农村教师的补偿机制,包括生活保障性补偿、地域性补偿和发展性补偿。  相似文献   

9.
对昭通市昭阳区461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昭阳区农村教师的流动及流失意愿比较强烈,不同年龄、职称、工资以及距离县城远近等变量上农村教师的流动及流失意愿存在显著差异。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应特别关注年轻教师,尤其是30岁以下的教师;提升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根据距离县城的远近和交通条件实行差别化的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10.
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通过对辽宁省农村教师流失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仍然严重。农村教师流失的诱因包括:环境支持、物质保障和发展机遇,其中环境支持和物质保障对教师流失的影响最大。破解农村教师的流失的根本路径是:建立针对农村教师的补偿机制,包括生活保障性补偿、地域性补偿和发展性补偿。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900名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师参与培训机会少、培训效果满意度不高,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工作生活环境满意度不高。为此,应建立健全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考评机制,积极培育关爱型学校文化,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教学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西省临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身份认同低的,其缘由比较复杂,其中教师的主观因素、社会对农村教师的认同程度、教师实际生活困难及相关政策的不完善是主要诱因。为此,文章提出从提高农村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来提升农村教师身份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很早就想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写点儿什么了,自从在《山东教育(中学刊)》(2005年4月)上看到了司立霞老师的《农村教师: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一文后,自己内心的这股情感又涌动起来……工资收入:为何差异如此之大?说到教师工作,实事求是地说,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当个中小学教师的确不容易,但相对城市来说,农村教师更不容易。他们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精神享受等方面确实不能和城市教师相比。同样的工作量,同样的学历,农村教师付出的要比城里教师多得多,他们理应得到更多的回报和报酬,这是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但实际情况怎么样呢?我身边的…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孩子也需要好教师——对农村教师进城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许多农村教师因种种原因都想调到城里工作,各地也相应出台了一些调农村教师进城的政策。譬如:县级以上的教学能手或教学骨干,城里较缺的语文、数学、外语教师等,可以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选拔讲课,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选调进城。这样一来,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农村教师被调进城,这在客观上也的确调动了一部分农村教师的积极性。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调动背后,农村学生对优秀教师的渴求却被忽略了。农村生活与教育环境差,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本来就不足,许多师范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去,农村孩子很难碰上一位优秀的教师,好不容易碰上一位,又时…  相似文献   

15.
张济洲 《教育科学》2013,29(1):51-54
农村教育改革之所以陷入困境,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价值未得以充分发挥。农村教师日益疏离乡村生活,陷入社会身份认同危机和专业主义误区,其公共性和社会功能呈现弱化态势。农村教师身在农村却背离农村。因而必须重构乡村教师与地方社区和谐互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学教师大量流出的问题是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农村教师大量流出影响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教师工资偏低、工作压力过大、学校管理理念落后等是导致农村学校教师流出的主要原因.为此,有关部门应通过建立城乡学校教师同工同酬和对农村地区教师的特殊补贴制度、改善教师待遇和生活环境、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等措施来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7.
提到农村教师,给人的印象就是生活艰苦,教学水平低,殊不知农村教师在承担教师职业所要求的学校教育的职责外,与城市教师相比,更多的承载了知识分子对农村的社会作用。现在的农村教师在学校的象牙塔内教书育人,对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洼与反思不足,而这导致农村教师的社会作用“隐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重现农村教师知识分子精神就是对开放性教师发展的一种回应与呼唤,也是对农村教师特殊的社会作用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农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状况及个别差异状况调查与分析,考察农村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上属于中等略上;男女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奖励、交际两个方面有显著差异,在管理者方面有十分显著的差异,且男教师在这两个层面上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女教师;不同年龄、教龄段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差异;不同学段、任职与否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根据实际,从教育管理部门角度提出: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推行农村教师的倾斜政策,给予农村教师全方位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是教师个体所具备且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或价值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乎整个农村教育的质量,因此,不断提高农村教师胜任力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述了提高农村教师胜任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农村教师胜任力提升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不少教师没有远大的理想。一些教师情绪消极低落,不思进取,甚至做日和尚撞日钟——得过且过。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村教师教育理想的缺失呢?本文试着从现状、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以寻求农村教师教育理想缺失问题的根源及解决此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教师教育理想缺失的现状 农村教师教育理想缺失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现在教师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上,另一方面是体现在教师的精神状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