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何在?它对于我们建构新世纪文学理念有什么样的启示?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参与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中西文学理论的交流中、在20世纪自身取得很大的研究进展之后,古代文学研究应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学科建设?……新世纪之初,在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各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就以上问题展开了严肃的思考与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不仅是个有创意的命题,而且对于古代文学的开拓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出路在何处?"文学理念"这个问题的提出,给了我们以恰逢其时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文学传统的价值与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古今中外文学的大格局中 ,中国古代文学有其自身独特的思想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我认为 ,与其讨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是否存在 ,不如讨论这一思想在现代世界和现代视域中的价值与意义。历经数千年的文明积淀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统 ,这也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我认为 ,与其讨论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是否具有自身的体系 ,不如思考这一传统存在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境域之中的价值与意义。如果我们将西方文学思想 (传统的与现代的 )视为一整套体系 ,并以之作为参照系的话 ,我们不得不承认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在传承与变异中原本就形成…  相似文献   

4.
发现原创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思考"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是适得其时的.它实际上是思考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战略性思路.  相似文献   

5.
两汉民歌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和心理诉求,也有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诗歌。两汉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不朽的功绩。本文就两汉民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巨大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从出土文献诗与志的关系看文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土简帛文献强调诗与志的联系,没有志,也就没有诗,这也是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核心命题.自《诗经》的作者而后,无不体现出重视诗志的价值判断.而对"志"的重视,就是文学对"善"的追求,"善"是高于"美"的审美价值判断,是古代文学人文关怀的体现.今天研究古代文学,应该真实地描述古代文人创作的真正目的,把挖掘古代作家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当作我们的重要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与经今古文学述略陶礼天一、引言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虑周,包举洪纤,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论著的“成书之初祖”。在该书中刘勰从传统“经权”论思想出发,提出了他的文学“通变”说。可以说,“通变”观是其结构全书的一条逻辑主线,“通”与“变”...  相似文献   

8.
论苏雪林与五四新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 言五四后中国现代文坛才真正有女性文学的崛起,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作为五四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苏雪林是应该在现代文学史中占一席重要地位的——这不仅因为她勤于耕耘,成就斐然,作品产生过较广泛的影响,而且新文学的许多重大节目,她都参与或经历过,是五四新文学的见证人。冰心说:“记得五四时代,我们的前辈有袁昌英和陈衡哲先生,与我同时的有黄庐隐、苏雪林和冯沅君1。”而今,这一大批文学先驱者都相继谢世,但她们的文学天才与不朽作品中张扬的时代精神,使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发出异常夺目的光辉。尤其是跨越两个世纪的文…  相似文献   

9.
老子和庄子都提到"道不可言",认为在道与言之间存在一个悖论。其实"言—象—道:道寓象中,言象意道"的"象"思维模式,正是中国古人的诗性智慧所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与绘画都秉承了这一点。在灵动鲜活的"象"中,蕴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蕴,也即"大道"。老庄之所以言论不休者,皆是以言语造象,以象意道。  相似文献   

10.
奔突的地火:"文革"时期中国文学的对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时期中外文学的正常交流被无情斩断,但并非没有.只是具有一种特殊的方式.其表现形式是不少国家的文学工作者对先前输入的中国作家作品反复研读与揣摩,在非常时期却做出了不寻常的工作,使这些国家的人民对于中国、中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成为了可能.梳理这段历史,钩沉这些史实,对于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苑     
《文化交流》2008,(1):81-84
毛泽东赞张伯驹挽联 1972年1月10日下午1点,毛泽东突然对工作人员说要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他在追悼会大厅一面走一面留意走廊两侧各界送来的花圈.一个不起眼的花圈引起毛泽东注意,他停住脚步,轻声用湖南话念着:  相似文献   

12.
文苑     
慈禧太后坐汽车拥有第一辆汽车的中国人,有史可查的是慈禧太后。1902年11月,慈禧太后迎来了六十大寿,为了讨好慈禧,直隶总督袁世凯花了1万两白银,从香港购进了一辆美国产小汽车作为寿礼送给了慈禧。  相似文献   

13.
文苑     
《文化交流》2007,(5):62-64
梁启超三拒红颜知己国学大师梁启超自小聪明,17岁参加乡试成了举人。当时主持乡试的考官、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李瑞棼,对梁启超的才华极为赏识,当即请人做媒,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他。  相似文献   

14.
文萃     
  相似文献   

15.
文苑     
周恩来巧妙追国宝有一次,一位外国重要客人访问我国结束后在上海一家大饭店的欢送宴会上,被餐桌上摆放的精美"九龙杯"所吸引,可能是因为已生醉意,他乘人不备之际,顺手把九龙杯放到了自己的公文包里。这一举止,被饭店的服务员看在眼里。全套酒杯只有36只,缺少了一只太可惜。如果直接  相似文献   

16.
文苑集锦     
于右任与父相揖背书于右任少时丧母,家贫。父亲于新三在外经商,将右任托与伯母抚养。稍长,父亲回来,用心督促儿子学业。遇  相似文献   

17.
王静 《文化交流》2009,(2):27-30
徐訏以创作小说《鬼恋》而成名,作品先后三次被搬上银幕,其中被陈逸飞改变成电影《人约黄昏》。徐訏的《风萧萧》成为一代人的爱国启蒙,当时出现“重庆江轮上,几乎人手一册”的“洛阳纸贵”情景,这一年文学界堪称“徐訏 年”。香港浸会大学设有“徐訏文学奖”。1967年,海外出版了18卷960万字的《徐訏全集》,40年后,上海再版了《徐訏文集》。  相似文献   

18.
季羡林纵论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羡林先生去年当选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之后,译林出版社前社长、翻译家李景端曾去函就翻译工作中的某些问题向季老请教,季老在医院中认真做了答复。现将两人对话的内容,摘要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19.
我的手头珍藏着四张照片,照片上是几位文化大家的“书窝”。第一张照片是1990年在冰心先生府上拍的。1951年秋,成名于五四新文学的冰心与丈夫吴文藻先生,以赴美耶鲁大学任教需要转道香港做些准备为由,辗转回到北京。和所有爱国的知识分子一样,冰心全身心投入了新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陈洪标 《文化交流》2010,(10):75-78
宁海作家浦子印销4.8万册的长篇处女作《龙窑》自出版后受到多方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媒体先后发表了对该小说的评论文章,雷达、李敬泽、陈思和等10多位作家和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纷纷叫好.称该小说是“对时光深处的乡村和大地充满诗意的怀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