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洁 《兰台世界》2012,(13):48-49
一、文物爱好者发现北大营尚存部分遗址由于对北大营历史地位认识不足和城市改造的需要,北大营原有大部分遗址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世人心目中普遍认为北大营遗址已经消失殆尽。但是2011年,沈阳市文保志愿者郑英杰、孙叶新、于海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这些文物资源如何能做到有效地保护,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当前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已经公布了几万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力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单位的记录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含义和价值 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是专业人员用文字、图表、摄影材料、录像、拓片、摹本、计算机磁盘等形式,对文物保护单位本身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进行的科学、准确、翔实的记录.一份准确科学的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是文物保护单位价值呈现的重要实物载体,不仅完整地记录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演变历程,而且传递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与历史遗存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马垒 《北京档案》2017,(11):56-57
王平镇作为京西古代重要军事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地形险要,域内存有多处军事遗迹,这些遗迹对研究京西军事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档案资料为依据,探究在门头沟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军事设施遗址——王平汉代烽火台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菲  傅芸  秦逸晗 《兰台世界》2023,(S1):13-14
<正>一、“四有”档案工作的历史渊源及缘由“四有”档案是指涵盖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的文保单位档案资料:有保护范围即文物的“两线”、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四有”档案是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证、户口本和履历表。编制“四有”档案是一项很基础,同时又不间断的重要工作。“四有”档案是对文保单位保护、研究、利用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的客观记录,直接再现和反映文物事业管理动态,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四有”档案工作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物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存在于社会 ,有文物才有文物意识。文物意识是文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文物决定了文物意识 ,反过来 ,文物意识又反作用于文物 ,对文物和文物事业起促进或破坏的作用。正确的文物意识可以促进文物的形成、收藏和保护 ,错误的文物意识可以使文物消失 ,遭到破坏。正确的文物理论、法规、方针和政策是文物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 ,可以能动地指导文物工作合乎规律的运转 ,反之 ,文物工作将受到损失。文物的客观性及其形成过程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或是一处遗址 ,或是一件器物。前者是不可移动文物…  相似文献   

6.
凡历史上产生的事物都要消亡. 文物是人类珍贵的历史遗存物,也必然要消亡,物质不灭,转换成其他物质存在形式.文物工作者保护文物,只是阻止文物转换的速度,延长、推迟消亡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文物档案的含义与特点 文物是可供鉴赏、研究的古代器物.它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3)各个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字画;(5)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处中华腹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物,使得这片土地充满了神秘的魅力。近几十年来,河南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数十处旧石器遗址的发现、数万处古代遗址与古墓的发掘、上百万件古代历史文物的出土,使河南的往昔充满辉煌。河南博物院就建立在这样一个优厚的文化遗存上。新建的河南博物院是中原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教育的中心。要使得新的博物院办成一个地区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归属,知识传播的良师益友,很大程度取决于新的陈列形象的确立。为使博物馆陈列适合…  相似文献   

9.
身为承德市文物局外八庙文保部主任的李海涛,利用保管文物的便利,在长达近10年的时间里,将259件国家文物据为己有并倒卖给文物贩子,酿就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文物工作人员盗卖国家文物大案. 2010年11月19日,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宣读了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署的对李海涛执行死刑的命令.  相似文献   

10.
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遗存在地上地下的历史和革命文物遗迹非常丰富,是我国文物集中的地区之一。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七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先后公布了两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4处;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八一年,国务院公布了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陕西省即有24处。为了防止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这些保护单位大都建立了群众性的保护组织,其中重要的还成立了专门性保护机构。目前,由省、地(市)、县领导的文物保护管理所共  相似文献   

11.
鸡鸣驿,又名鸡鸣山驿,中国现存最大的驿站.2001年6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底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选人世界100处濒危文物.早在今年7月,国家文物局等方面的专家评审通过了鸡鸣驿保护规划,确立了104座单体建筑、24座院落、9个重要遗址为保护对象,计划分三期用10年时间完成修缮工程.  相似文献   

12.
2013年5月初,在刚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河南平顶山市李楼遗址等11处文物被列入;5月中旬,《平顶山晚报》强势推出13个版的《探秘鹰城新“国保”》专题报道,把平顶山地区这11处新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古建筑的前世今生集克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道,无论从我院是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角度,还是从吉林省和长春市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景区的角度,我院拥有的文物及遗址,是最可宝贵的文化资源。如果没有文物和遗址,我们的一切工作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这个单位就不可能成立和存在,也就没有可能成为吉林省和长春市的重要旅游景点,更不会有连续三年的复原工程和后续三年的周边环境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4.
周利明 《大观周刊》2011,(43):8-8,7
题记: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城西北10公里处.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迹最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文化形成的中心。团结湖紧邻汉长安城遗址.原为汉代漕运河道,现被西安市政府综合整治、开发建设为“汉城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相似文献   

15.
铜官山话古     
望城县丁字镇5公里处的长沙铜官窑遗址,方圆数十里尽是宝藏,色彩斑斓的古瓷碎片随处可见.弃瓷堆积层有的厚度达4米多,引来不少文物工作者与旅游者的探究与参观.  相似文献   

16.
堰台遗址是位于淮河中游南岸的一处典型台形遗址,200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基本摸清了该遗址的聚落布局,并根据出土遗物判断遗址的年代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简报重点介绍了堰台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及构成聚落的环壕、墓葬、房址等重要遗迹概况,展示了部分具有分期意义的遗物标本。  相似文献   

17.
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据查,中共"四大"会址原址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军侵华战争中已毁于炮火,被夷为平地。解放后,中共"四大"会址遗址的查找工作一波三折,据现有的资料反映,从1958年10月到1961年7月,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曾发函给武汉大学李达、江西省委党校、文化部等多处,并到中央档案馆等单位查访,又访问了商业部财务司庄文恭、全总女工部长杨之华等与中共"四大"有关的人物,主要查访中共"四大"会址原址和出席代表,留下了10多份书面调查和访问资料,由于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中共"四大"会址遗址仍下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一阁"得以巍然独存的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明清以来,私家藏书楼曾经兴盛一时,其中著名的就有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和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等.但明清动荡不安,兵燹不断,私人的力量很难保护住珍贵的文化财富.有的毁于兵火,有的遭劫流散.如聊城杨氏"海源阁",晚清曾经盛极一时,但大量珍秘文物毕竟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永久保存的,藏书屡遭劫难,终究逃不脱毁散的命运,而至民国后期却已片纸不存.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由宜城市文旅新局副局长石其卫精心绘制的《宜城古城遗迹图》出炉。绘制宜城古文物地图被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石其卫查阅了《清同治五年(1866年)宜城县城区图》《寺观庙庵遗址图》《古墓古城址位置图》等大量的文史资料,收录了城池、老城区街道、台、场、泉、井、渠、沟、河、塘、寺、观、庙、庵、祠堂、会馆、祭坛等40余处古遗址,历时9个月,绘制完成宜城古文物地图,展示了楚国故都宜城的历史文化,将为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恢复历史遗址建设等工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江苏省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它有遍地的文化遗址,秀美的古建园林,丰富的文物收藏,众多的历代名人。全国63座文化名城它就占有7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63处,成为我国的文物大省之一,也是博物馆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国人首办的博物馆诞生于斯,全国第一个中央级博物馆又成立于斯,解放后又是市市(指省辖市)都有博物馆最早的省份之一。至1989年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