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报告学同诗歌、小说、戏剧、影视等作品一样,要体现先进化的前进方向,要激励青年肩负时代、祖国、人民的庄严使命。报告学内容要真实,形式要创新。从历史上经典的报告学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哺育青年成长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2.
郜晖 《成人教育》2023,(11):36-46
数字化转型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着眼于创新教学法的突破与实践,英国开放大学联合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发布了2022年《创新教学报告》。该报告介绍了10个可能或正在给教学领域带来巨大影响的创新教学法及相关实践案例,从面向丰富教育情境、多渠道互动、关注情感健康与运动相结合的教育三个方面对创新教学法进行解读和分析。同时,作为十周年的里程碑,报告特别分专题回顾了2012—2022十年来系列报告所提及的93项创新教学法。本年度《创新教学报告》强调了教育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步伐,在教学实践、发展认知和推动建议中寻求平衡和创新,为我国推进新时代教育教学创新佐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教育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得以强调,其意义非同一般。这些年来,江泽民同志在许多场合的讲话和报告中,都明确指出创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进步和国家昌盛的重要意义,并不断阐释社会创新的丰富内涵,先后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史性任务。在十六大报告中,“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报告又一次向全党提出了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教学中,创新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的论述也是汗牛充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创新则更被赋予了新的、更深刻的含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新课改语境下,如何在历史教学活动中体现创新、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新世纪教育创新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战略地位和作用、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工作要求,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员令,对新世纪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十六大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及教育发展的目标等方面论述了十六大报告关于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提法、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王健 《教育艺术》2006,(5):23-2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现代德育体系的核心。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树立和强化不断创新的观念,网络德育正是基于德育创新要求而提出的。网络德育是以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的。与传统德育相比,网络德育在作用空间、过程、目的、主体、内容、德育手段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变革,体现了对传统德育的突破。德育实践活动从空间封闭走向开放;德育过程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德育目的从显性明确走向隐性潜在;德育体验从单调乏味走向生动有趣;道德主体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选择;德育资源从单一匮乏走向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有活力的表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创新的光芒。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十六大”报告在民主政治、政府职能、科学决策、权力运作等问题上均有创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在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中,不可忽视坚持以教育实践为基础的教育创新。对我们高校的“两课”教师来说,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创新。本文着重从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创新问题论述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创新涵义、创新主体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件,从写作学的角度研究它,其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报告主题的思维品格、章法品格、语言品格、警策品格、风所体现出的科学、创新精神,以及善纳群言的胸怀和反复修改的写作态度相结合的特征,堪称应用写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齐佩娟 《贵州教育》2013,(12):2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展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富于幻想和好奇心的幼儿期抓起。《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根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将写作单纯地视为一项技巧,忽略了其重要的表义功能,至使学生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改善这种现象,笔者在介绍过程性写作以及过程性写作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来新的见解,认为写作本身就是英语学习的一个过程。写作是学会的而非是教会的,学生才应该是写作课的主体。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以写促学,以学促写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写作课程大致有三种视角:(1)从结果上,把写作看作写文章;(2)从过程上,把写作看作认知过程和问题解决;(3)从功能上,把写作看作自我表达和社会交流。基于上述不同的写作观,写作教学经历了三种范式转型,即结果(文本)中心范式、过程(作者)中心范式、交流(读者)中心范式。从上述三种写作范式出发,构建基于范式整合的中小学写作课程体系,应该是解决我国作文教学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中学写作教学总体状况令人担忧。写作教学依附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方式方法基本上停留在经验层面,而且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脱离当代社会。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低下,不健康文风盛行,都值得我们警惕与反思。这样的写作教学背离了写作活动的生命本质。写作即表达,表达即生命,写作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与人格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兴趣需要,应该变学生的“被动式写作”为“主动式写作”。为此,应着手建立以“表达”为核心的基于精神成长与人格发展需要的写作教学体系,将写作习惯与态度、写作的审美标准与趣味、写作创造与写作思维的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Academic writing, especially the writing of research articles,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is often viewed in the literature as ‘writing up’. It is as if first comes the research, an active creation of new knowledge, and then comes the writing, a relatively passive assembling of what has already been achieved. It is as if researching and writing were two entirely separate processes. Alternatively we may choose to conceive of academic writing as a set process which overlaps considerably with researching itself and, indeed, which may contribute dynamically to knowledge making. This article outlines some of the ways in which we may re-conceptualize academic writing as a more dynamic set of activities and practices. This includes a consideration of, for example, academic writing as constructing,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knowledge, connecting, disconnecting and reconnecting concepts, describing and re-describing our views of the world, as well as shaping, mis-shaping and reshaping ideas.  相似文献   

15.
CET-4作文可能给出题目,或规定情景,或给出段落首句要求续写,或给出关键词要求写成短文,或要求看图作文。考生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争取在短文写作中得高分,就应对CET-4的作文题型有所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模式。本文主要谈谈有关CET-4作文的五大题型即观点对比型、问题解决型、说明原因型、利弊分析型、哲理论证型及其各自的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锡庆对现代写作学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从基础理论到文体认,纵教学论到史论,都有建树,尤其在基础理论方面,他用力最勤,成就最大,他“望今制奇,参古定法”,把“以文为本”的传统文章学转换为“以写为中心”的现代写作学。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学生写作文就是在建构语篇。作为语篇的作文必须具有明显的语篇特征,即它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各个部分是连贯的。以往对学习者语篇连贯的研究多侧重于对文章中衔接手段这一表层特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里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在语篇自身的连贯性及读者对语篇理解的连贯性两个深层次的界面上建立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连贯性进行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连贯理论的认识,并在写作中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18.
“写作何以能教”,这是被写作学科悬置已久的问题,是写作学元问题。文章从“何为写作”、“何为可以教”、“何为不可以教”进入这个问题的内部,初步厘清写作在什么层面上是可以教的,在什么层面上是不可以教的;并对现有的大学写作教材及写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评析,对我们如何在可以教的层面上努力,在不可以教的层面上加以引导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写作学习中普遍存在学生因缺少对真实情境的体验而难以唤起写作兴趣的问题,如何改善学生的情境体验和情感参与成为改善写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在基于球面视频虚拟现实(SVVR)技术构建的体验式写作学习环境中,通过融入体验式学习理念与引导策略,设计了包含具体化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化概念、评价与修正四阶段的写作学习活动,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思维创新性外,基于SVVR的体验式写作学习环境对学生写作的主题契合性、结构完整性和语言表达具有促进作用,并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参与水平;在SVVR的支持下,高情感参与水平的学生有更佳的写作表现,特别是在作品的结构完整性、语言表达与思维创新性上;相较于传统写作学习环境,在基于SVVR的体验式写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写作成绩间呈现出更强的相关性。可见,SVVR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参与和阅读积累向写作能力的迁移,实现对写作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有必要强化基于SVVR的智能交互和多感官体验,并将其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20.
习作是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乃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谈了几个策略:积累材料,丰富语言表达;用好教材,学习习作方法;丰富生活,捕捉习作材料;赏识习作,找到习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