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冬霞 《考试周刊》2009,(38):132-132
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就是培养"完善的人"——情智合一的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对于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社会中,人们不断追逐利益而忽略了精神文化以及情感教育,使得精神世界匮乏、缺少了人文关怀。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而许多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也缺少一定的培养。因此,应该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情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美术课堂中,从而全面发展。本文将重点研究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下,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学习语文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养成自由精神、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下,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学习语文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养成自由精神、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的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校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指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美国当代情感教学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感知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关注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弘扬、培植人的主体性,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同时也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 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一直受此教育与熏陶的学生的精神世界到底是怎样的现状呢?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是职业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视野,也是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新思路。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情感教育在职业教育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试图进一步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即在培养青年一代智能和技能的同时,重视其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认知及价值行为的转化,帮助职前学生消除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促进职业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一种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深广的"。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是审美情感,是愉悦性和功利性统一的高级情感,既能潜移默化地给人以教益和启迪,又能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的认知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就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进而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情感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情感教育是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而且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及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与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下,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学习语文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养成自由精神、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既要完善、丰富和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低年级孩子热情活泼,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我意识水平低,情感体验不够深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达到语言与情感的互惠共生之效呢? 一、多种朗读,内化语言,丰富情感 情感是人的精神内核,是文章的灵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任何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品赏作者表达情意的语言,这是提高学生言语水平的需要,也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精神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惠香 《中国培训》2022,(11):63-64
<正>技工院校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以及对美的思考和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又叫美感教育。语文教材里,大部分是由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组成,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精神美和语言美。语文的世界其实就是人文的情感和审美世界,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审美教育,美育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杨辉 《文学教育(上)》2011,(22):142-143
巴金老人说“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感受理解贤哲思想情感,以优秀文化传统滋养其心灵发育,初步形成其有民族文化印记和丰富宽广情怀的精神世界,进而成长为明事理、懂人文,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文明素养的民族人、社会人。基于文学教育的这种魅力和功用,我认为中学语文苏教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然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绝大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中积极情感体验,产生或满足某种需要,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以引起学生的某种情感(即产生某种意向或愿望)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育不仅对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情感的成长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的本质就是情感世界的开拓,精神空间的构建,以其独特的人文特性和丰富的表达方式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增添助力。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对学生的文化性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成长。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那么,本人对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9.
情系课堂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被激发,且儿童的认知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将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是教师的情感,情感是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人文精神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许多美好情感和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结合其中体现出来的忧患意识、悲悯意识、宽容意识、人生审美意识教育启迪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