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女性作家以其细腻的笔触,特殊的成长经历和情感阅历,刻画出一系列个性坚强独立、性情容忍聪慧、志向远大的女性形象。与之相映照的男主人公形象更是由于女性作家独特的自身经历、写作风格和写作倾向,具有明显的女性作家的写作色彩。因而分析女性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可以进一步了解女性文学的传统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柳永词中探索柳永描写女性的独特视角、独特手法,独特心理,以此来分析了柳永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以及女性形象至柳永笔下的新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东方主义的相关理论来解析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中的"印度形象",进而深入研究福斯特笔下的印度形象对英国集体想像中"印度形象"的继承和颠覆,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引起这种距离的深层的社会文化的原因及作家个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男权文化已成定式,男性作家在这些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以他们自己独特的视角并通过他们的想象和理解塑造了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文章试图从男女两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诠释角度着手,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去客观解读西方男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观。  相似文献   

5.
渡边淳一和苏童都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他们带着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得他们笔下的女人们都有着丰满而独特的艺术形象,但在对女性生存之痛的共同关注中,他们在对女性形象,女性心态,女性的自我意识中又呈现出差异,渡边淳一和苏童用各自独特的女性视角引发了人们对普遍人性和女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不否定上帝的男性身份,但在女性经验下,她们更易于用母亲形象或女性形象表征她们对上帝的体验。苏雪林、冰心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她们一方面用上帝慈爱的"父亲形象"对抗中国家族宗主社会中威严不可侵犯的父权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彰显上帝的女性和母性形象,寻求觉醒的女性所信靠的力量。五四女作家笔下上帝形象的特征折射出文化交流与对话中中国知识女性的独特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曹禺后期戏剧深受契诃夫影响。迄今,学界对曹禺受契诃夫戏剧影响的研究,角度多元,成果显著,但对人物研究甚少,更不用说具有相似特点的女性形象研究。契诃夫与曹禺都对女性有独特的见解,从男性视角思考着处于困境中女性的选择之路。虽然两人都看到了新旧世界之交的先进女性,但依然带有男权思想。两位作家笔下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对现今戏剧中女性形象分析与心理剖析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严歌苓,作为一位长期旅居美国的华人女作家,对两个国家都有着深厚的了解。她素以书写女性形象见长,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类:身处中国社会的女性和移民美国的华人女性。本文以这两类女性形象作为切入口,来看不同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文学琳琅满目、丰姿多态的人物画廊里,描写新的女性而且成为形象系列群象的,要算丁玲笔下的“莎菲型”群象和茅盾塑造的“时代女性”的系列形象了。他们笔下新女性的群象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留下了生动的历史画展,诉说了他们的美学情愫。我们研究这两个作家笔下不同女性形象创作的各自特色及其美学价值来说明这些艺术形象的塑造在新文学史上的功绩及其影响,将有助于有关学术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池永文 《文教资料》2006,(27):78-79
苏童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苏童笔下的红粉有生存之痛,善恶之变,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苏童用独特的笔触,如同知音一般,描绘着女性内心世界,着力刻画了红粉女性的自轻自贱与魔性放浪,进而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对普遍人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11.
女作家们在90年代的都市小说中对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境遇给予了极大关注。从她们的作品中可见,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在大众传媒的诱导下一部分女性开始从社会角色向旧有的女性角色逆转。当然,女性角色的这种逆转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女性自身。在展现都市女性在消费社会沉沦身影的同时,女作家们也以积极的姿态探求了女性突围之途,然而最终都没能成功,突围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女性们采取的策略依然是依照男性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制定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再度陷入了男性的圈套。  相似文献   

12.
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叙事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池莉小说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出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作者常常以小市民的视角解构爱情的神话,并表现出明显的浪漫传奇化倾向,显示了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的浸浴着异化的色彩,俘虏于封建男权的包围之中,主要表现在妻性的丧失。同时鲁迅又着重刻画她们母性的膨胀,显然别有一番用意,这无疑与鲁迅一生的终极理想相契合,即寻找天性之爱。  相似文献   

14.
怒族民间传说中女神、女仙社会角色感强,形象丰富多彩,贴近民众生活,传说中女性角色正是怒族社会女性的生活写照。文章通过分析怒族民间传说中女神和女仙形象特征及其相关情节单元,解读怒族社会中的女性崇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社会以来,女性越来越多地投身于社会领域,参与到教育、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女性的社会角色也随之更加丰富。到了新中国时代,女性更是以半边天的形象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80年代之后,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女强人”“女博士”“女汉子”等与女性形象有关的热词先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看似赞美的热词,其背后隐含的却是男性的讥讽.而女性对于这些热词的逐渐接受与重新解读,反映出女性的不断成长,这对于两性关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另外,当今社会男女两性之间仍存在隐性的不平等现象。需引起更多关注与反思,使两性关系更加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 ,只有母亲是女性的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大众传媒中塑造的母亲形象的类型及其所包含的情感评价、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分析近年来大众传媒特别是影视传播中呈现的母亲形象的典型个案 ,以揭示女性生存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半边天>是中国成熟的女性电视节目的典范,它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中国女性各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以往大众媒介中女性在品性、学识、职业角色等方面被贬低、刻板定型或者女性丧失独立人格、作为男性附庸等情况在<半边天>中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8.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作品《傻瓜吉姆佩尔》是美国犹太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因有论者认为在辛格的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男性,对《傻瓜吉姆佩尔》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研究甚少,然而女性人物埃尔卡在《傻瓜吉姆佩尔》中不仅是性别陪衬。她是深受犹太宗教以及犹太传统文化打压的犹太女性,也同时肩负了犹太社会赋予其更重要的人生使命。辛格在小说中所着力表现的不仅仅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犹太妇女无奈低贱的处境,更是在犹太男性社会中犹太女性存在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娟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53-5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女生身体意象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女生身体形态基本正常,趋于偏瘦体形;高校女生对自己的外表评价为偏负向的态度,在肥胖焦虑程度上较低;绝大多数高校女生主观上将自己的体重归于"肥胖"之列;高校女生对身体各部位基本满意,其中最满意的部位集中在面部,最不满意的部位集中在下部.高校女生理想体形与实际体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理想体形明显瘦于实际体形.  相似文献   

20.
传播媒体在公正、均衡、持续地反映和表现女性形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尤其在维吾尔语新闻传播方面,无论是宣传数量和宣传角度、内容,与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实际发挥的作用都是不相称的。本文主要以讨论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它对社会女性的影响为目的,试图对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