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双重压力,亟须依托高技术集聚塑造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有效应对挑战的关键。本文以我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区域创新环境要素探索了高技术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多元路径与复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能够通过“专业化集聚—研发资金主导型”“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下多维度协同型”“创新资源—多样化集聚/政府支持—数字经济协同型”3种路径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路径存在地区异质性;依赖于特定创新环境,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具有协同效应而非此消彼长;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等效替代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结论有效揭示了两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环境因素联动匹配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机理,扩展了现有研究,使理论充分对话实践,为不同省市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针对性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下行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种大背景下,产业并购基金在聚集产业集中度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从产业并购基金的概念和模式入手,对产业并购基金在上市企业发展中的优劣势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提升上市公司产业并购基金发展效果的实践途径,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产业并购基金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指导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产业的发展高度统一,结合国外海洋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在剖析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以及海洋经济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以不同海洋产业为切入点,分析海洋传统产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未来海洋产业的投融资方式偏好,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拨款是海洋产业重要融资来源,海洋渔业、造船业等传统产业以银行信贷融资方式最优,油气开采、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海洋产业更偏好股权融资和风险投资,且需要政策性银行和专业化海洋银行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探讨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行模式,本文在明确了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特征后,首先考察国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尤其重点考察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创业投资基金以及体制转轨国家的企业重组基金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各自背景,通过比较分析,总结海内外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经验及对我国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徐丹  于渤 《科研管理》2024,(3):113-121
高技术产业集聚是地区突破发展瓶颈,开辟创新增长赛道的关键支撑,也是赋能区域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立足创新价值链视角,基于组态思维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我国30省份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区域创新基础及环境的协同作用下,专业化与多样化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知识生产、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三阶段创新绩效的复杂影响机制与差异化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驱动知识生产与技术研发绩效提升路径包括“多样化高技术产业集聚主导型”“环境支持下要素拉动型”以及“综合驱动型”三类;(2)驱动成果转化绩效提升路径包含“专业化高技术产业集聚主导型”“开放环境下专业化集聚-创新基础协同型”“环境支持下要素拉动型”以及“政府引导下研发人员弥补型”四类;(3)三阶段区域创新驱动路径的差异性在于不同高技术产业集聚类型及研发人员是否发挥核心作用;(4)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各阶段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呈现不同特点,体现为核心主导要素的差异化激励效应。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打开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过程作用机制的“黑箱”,为我国各地区寻求更适配的阶段化创新路径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环境和曹妃甸新区现状,笔者从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和投融资特征定位分析入手,阐述了曹妃甸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的管理模式与治理问题,并对其产业投资基金设立的前期筹备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跨国并购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我国市场,实现其全球战略,不断加快在华的并购进程。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等,我国也进一步加大了跨国并购的发展力度。换言之,我国正迎来一个跨国并购高速增长的时期,这对我国产业安全甚至经济安全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影响。文章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跨国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带来的影响,进而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成创新是区域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基于系统论对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进行解构,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通过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集成创新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了系统宏观整体的演化特征和演化路径,明确了产业集成创新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推进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产业是目前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重点产业,其投资额巨大,按现有的筹资渠道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何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吸引外资、内资投资到高速公路产业,已经成为发展高速公路产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产业投资基金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工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利用高速公路产业投资基金解决我国高速公路产业融资问题的新思路,对设立高速公路产业投资基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作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界定了中外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从吸引外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我国重要领域对资金的需求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发展中外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从法规环境、国内外经验和资金供给等方面,论述了中外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然后提出了中外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框架,最后指出了立法中需注意的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许烜  周磊 《科技与管理》2011,13(6):17-20
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钻石模型分析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等方面对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在结合自身区域的特点下,提出提升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策略,从而构建湖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江涛涛 《大众科技》2013,(9):173-174
文章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的实证分析/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已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近十年来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确实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虽对三次产业比重变动影响不大,但对工业内部技术结构、劳动结构、资本结构等的优化升级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战略选择。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程源  高建  杨湘玉 《科学学研究》2003,21(4):438-441
论文首先对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的创新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 ,然后给出了一个一般的理论模型用于描述产业演化创新模式的分布规律 ,此模型不仅可以解释A—U模型所描述的规律 ,而且对于其他工艺驱动型的产业演化创新分布模式也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现状着手,围绕产业成长轨迹分析资源化产业各阶段特征,应用龚柏兹曲线初步识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成长阶段,利用计算判断法验证发现部分年份数据与结论相悖,通过PEST模型进一步揭示外部宏观环境对产业发展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应尽快制定专项法律法规,使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政府监督与社会资本共同发力,树立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加强源头管理和健全资源化全产业链标准规范,确保源头分类的同时保证末端治理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集群风险分析:基于产业生态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产业生态的视角,以企业集群模式的进化为逻辑分析起点,运用和生态学的类比方法,考察了企业集群的风险及其形成机理,最后就产业生态层面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防范和改进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鲁兴启  王琴 《科学学研究》2003,21(Z1):128-131
本文以美国硅谷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个范例,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簇群发展的条件。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指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产业簇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精尖”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突破,包括营商环境、配套投入和互补性产品等在内的整个配套与支撑体系也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评价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方法,为推动北京“高精尖”产业繁荣提供参考。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建构“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指标体系,包含多样性包容性、营养物质、新陈代谢、能量转换、主体要素间的关联、环境支撑六大关键要素,并采用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运用限制因子和TOPSIS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2016—2020年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综合得分逐渐提升,从2016年的0.886 8分上升到2020年的0.997 0分,整体向好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投入产出效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量及产学研结合水平为北京“高精尖”产业的限制因子,应重点突破。由此,提出北京进一步发展“高精尖”产业应加大对原始创新和自主攻关的投入、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力度,推进信息技术和制造产业融合,完善促进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学文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3,31(3):368-376,406
开放科学是对知识的开放披露行为,对产业创新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开放科学影响产业创新的制度原理、机理与路径,并对美国的34类制造型产业进行了实证测量,验证了开放科学对产业创新的八大影响路径,通过因子分析将八大路径分为了开放科学I和II两大类别,按照产业创新对开放科学的依赖程度,通过聚类分析将34类产业划分为了四大类型,总结出了开放科学影响产业创新的一般规律,并提出几点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首先界定了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对黑龙江省支持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然后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现有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效率进行评价,得出了黑龙江省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效率评价结果;最后提出了分别从四个不同方面提出了构建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相关对策建议。相信随着黑龙江省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将有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