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两会"年年报,年年出新招。全国"两会"报道如何创意创新?如何充分传递民声民意,将节目做活做精?笔者从安徽卫视的一个典型案例,从策划者和实践者的角度,做了有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两会报道年年做,今年如何突破与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大战中,人民日报如何高出一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三贴近",把"走转改"精神贯彻落实到两会报道中;强调"紧扣主题、紧跟议程、紧盯现场";突出抓新闻、抓民生、抓基层;  相似文献   

3.
"两会"报道的创新与变革,关键是你能有多大空间?被访谈的对象有多大的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4.
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报道自然成为媒体竞争的高地.但是,作为地方媒体必须面对的是,全国两会报道也是一次新闻资源"占有不均"的新闻大战.地方媒体该如何另辟蹊径,在两会盛宴中分一杯羹?该如何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两会"报道年年做,今年如何谱新篇?有人说,中央台去年三月的全国"两会"报道变化最大。这其中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延时(30秒)播出人大政协十多个代表团审议讨论政府报告的实况,原生态的直播揭开了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内幕"。它具有首开先河的象征意义。有人又说,中央台新闻频道今年一月推出的《直通地方两会》专题是个创新,它第一次把我们的视角引领到了地方"两会"上,以报道、阐述等多种手段,集中、详实地反映了我国的人大、政协制度。这两次报道是2005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前奏,它对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上对科技发展的报告阐述,标志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未来15年的主要发展方向,科技发展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随之而来的是,科技报道也必然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让科技信息、科技报道吸引更多的受众并且让他们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7.
新文 《新闻导刊》2007,(3):53-54
有关两会的常见错误用语有哪些?怎样规避?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用语?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后,对见报稿件梳理一番将有助于今后的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鹏 《新闻爱好者》2011,(19):68-69
作为地市级晚报,在重大战役性报道中特别是对地方"两会"报道中,有很多内容和形式,被认为是"传统""经典",因而不能改、不敢改。如何突破既定模式,在履行媒体基本职能的前提下,改革创新,出新出彩?《天中晚报》在对驻马店市"两会"的报道中,述民情、传民声、达民意,紧紧围绕"两会"宗旨,立足"两个结合",开展"三个创新",做到了"新举措、新创意,带来新气象、新形式、新栏目,呈现新风貌"。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说,参加全国两会无疑是一次"赶考"。议案、提案的水准,衡量着他们履行职责水准的高低。两会也是新闻单位的年度盛会:如何报道好两会,做到真实、全面、客观,把两会的精华传播  相似文献   

10.
今又"两会".对于媒体而言,"两会"报道无疑是一道共同"命题",各自比拼看家本领,属"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一家有着60多年文化积淀的省级党报,如何发挥党报优势体现大报风范?大众日报今年的"两会"报道,突破以往会议报道模式,紧紧围绕大会主题和中心议题,改进报道方式,创新报道手段,频频出彩,提高了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都会有一场新闻大战,今年"两会"新闻大战中又多了一个新的"方面军",即网络媒体记者。网络媒体加人"两会"报道,也提出了网络如何报道"两会"的新课题。比较各网络媒体的报道,总结今年的经验对于今后网络新闻的发展也许不无好处。"两会"会场增添新角色 新媒体的兴起常常引起新闻记者报道工具的变化,网络媒体参与"两会"报道使我们的记者队伍,除了背采访包、拿采访本的文字记者,带录音机、扛摄像机的电台、电视台记者之外,又多了一些提着电脑采访的网络记者。 网络媒体记者以其有别于传统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2.
"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全国两会新闻采访现场,信息资源丰富,采访对象众多,是新闻富矿.如何取舍、挑选最有价值的信息,使报道不流于常规两会报道形式,呈现独特的新闻思索? 在政协会议开幕第一天,我就被"逼"做出了舍弃,也有了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13.
韩少林 《新闻前哨》2013,(5):23-24,39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两会的报道也是中国新闻界每年必演的"重头戏"。多年来,新闻界在两会报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把两会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水平的问题。尤其对于地方报纸而言,如何在两会新闻大战中打造出  相似文献   

14.
有关两会的常见错误用语有哪些?怎样规避?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用语?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梳理一番将有助于相关的报道工作。 1."×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全国政协×届×次会议"这两个会议名称中"×届""×次"的位置不同,不要写错。"两会"一词因使用较广,可不加引号。"十五""十一五"均应加引号。 2.不要随意使用简称和略称。"政府工作报告"不要简写成"政府报告"。 3."提案"与"议案""建议"。全国人  相似文献   

15.
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都是各媒体大展身手的重要场合。对于两会报道的新思路、新形式也层出不穷。综观2011年两会,无论是报道观念还是表达方式、表达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他们"的两会到"咱们"的两会、从"严肃"的两会到"时尚"的两会,以及运用网络日报和微博的形式报道两会,无不显示出媒体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7):16-18
<正>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是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共商国是,也是百姓最关注民主政治、关心国家发展的集体思考时间。身为主流媒体,我们的报道如何自我突破?如何拒绝空话和口号?如何让新闻中看又中用?让观众得到他所关注的话题中,有价值的信息?在四川广播电视台的2016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中,"主播跑两会"专题节目表现抢眼。这一节目播出后,获得  相似文献   

17.
<正>三月的春风吹来,全国"两会"与您准时相约。新时代,新征程,福建的广播电视人,又有哪些新作为,取得哪些新成绩?2019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成立后面对的最大规模的宣传战役。我们以深度融合互动的全媒体思维贯穿报道全过程,大格局、全方位、多  相似文献   

18.
两会年年召开,每年都是一场紧张而又严肃的新闻宣传战,其策划、采写、编排都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有规律可循。但是,如何提高两会报道的"能见度",如何让两会报道更加"三贴近",让受众更加乐于接受,则是一个新课题。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议程设置中提高"能见度" 两会新闻基本分两块:一是议程及会议报道,二是与两会相关话题的报道。议程和会议报道是两会报道的规定动作,但规定动作的到位并不等于放弃自选动作。在两会各种纷繁话题中,抓住那些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进行议程设置,不仅可以提升传播效果,也是媒体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体现。 1.在精神的对接点上进行议程设置。在武汉两会报道中,《长江商报》《武汉晚  相似文献   

19.
1.“抓新闻”是传媒同行的多年呼吁。在两会这样的重大报道中能否靠新闻支撑起全部报道的主体?具体地讲,在有必发的、大量的“新华社电”的情况下,“本报讯”有多大的表演空间?“本执讯”的份量能否撑得起本报两会报道的主体?《工人日报》今年的两会报道在会前策划时,意见就相当统一:贯彻编委会全年的报道方针,在抓新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1):64-69
2016年"两会"报道中,动画短视频成为一种新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形式。动画短视频有什么优势?它能否成为数据新闻的成熟可视化形式?弄清以上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数据新闻的理解,把握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基于2016年"两会"数据新闻报道中的动画短视频作品,本文对数据新闻三种可视化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动画短视频的出现是数据新闻和"两会"报道的进步,也是中国数据新闻发展的特色;但交互性不足,使其还不能成为数据新闻的成熟可视化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