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长期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变教师单向批改为学生参与批改,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从明确自改意义.激发自改兴趣、授予自改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2.
批改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批改作文的效果极不乐观。一般语文教师都批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因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教师说了算,语文教师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作文。这种作文批改模式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改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学生心里都是模糊的。也正是这种模糊性,致使不少学生对教师花大力气批改的作文,只轻描淡写地看一下等级或分数,未能真正领悟教师评改的作用,收效甚微。这些传统的评改方式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改变这样的作文批改模式,  相似文献   

4.
吴志业 《考试周刊》2011,(28):77-77
在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批改作文,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评分及评语。所以学生作文兴趣不浓。文章介绍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改,师生合作批改,教师面批面改。以及利用媒介,激趣促改几种形式优势互补,从而引导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韩海英 《小学生》2011,(4):27-28
一个语文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作文批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是对学生作文的全面调查和研究,也是评讲的前提和准备。作文批改的最高境界是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学生的作文是心灵的披露、情感的抒发;教师的批改是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很迅速。  相似文献   

6.
有些教师认为作文批改量大,花费时间多,出力不讨好;也有的教师认为,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改出来的,所以,不愿意在批改作文上面下功夫。实际上,写好作文批语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陆大有 《广西教育》2009,(20):21-22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导致作文课成为师生最害怕最头疼的课。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我们痛下决心,树立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把作文写、改、评乃至命题的权力全部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评自改和相互改评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这也能让广大语文教师从批改作文的繁重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作文教学的研究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海南教育》2013,(8):48-49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多少年来,学生作文教师改,被公认为是作文教学中天经地义的事,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作文批改也成了语文老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负担。传统的作文批改,教师文批、面批,精批细改,课堂讲评,耗时费力;学生周周写,天天练,成效不高,每每发作文本时,学生只  相似文献   

9.
郁秀敏 《现代教学》2012,(10):55-56
批改作文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要充分发挥批改作文的主导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科学地批改,教给学生批改方法,提倡自改、互改是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做法。一、科学批改,提高效率1.作文批改要有创新性教师要创新批改作文的方法。批语中应多一些启发性语言,便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形式,只强调教师的详批详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相悖的。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强调语文教师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大难题,而作文批改更是一件头疼之事。多数教师千篇一律的作文批改方法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面对一大堆的作文本,改来改去,改得是头昏眼花。批改后发给学生,学生却不屑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必须改革,这早已成为语文教改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何批改学生作文一直是困惑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它是作文教学改革内容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突出这一重点,长于引导学生突破这一个难点,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说,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即全班数十篇学生作文,仅由一个教师去批改,拿一把尺度去衡量,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座“围城”,那么,要跳出“围城”,去开辟一片新天地,在异步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是“风景这边独好”,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一、异步教学的有关理论对学生作…  相似文献   

14.
赵红阳 《生活教育》2008,(10):49-50
修改学生习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沿袭已久的修改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绞尽脑汁。而学生并不领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都一样"。朱自清先生回忆自己在中学教语文的经历时也感慨地说:"批改学生作文是一件最徒劳无功的工作。"为改变作文修改中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耗时低效的现状,笔者尝试将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念应用到作文修改中.洞开了学生习作修改的另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5.
叶老曾说过:“小学生将来离开我们,各方面都离不开写作,而写作都有一个修改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提倡学生自改作文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教学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新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我们不但要教学生如何写作文,还要教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改变过去那种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做法,有效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致上一直走着这样一条路:教师命题,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构思;教师解惑,学生行文;教师批改,学生自改;教师讲评,学生总结。即使目前改变了教师命题的方法,出现了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其实也都还是把学生束缚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使学生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批改。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没得到尊重,个性也得不到发挥。因此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作文便会从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行为,“苦作”便转为“乐作”了。一、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新教材特别强调作…  相似文献   

17.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儿。实践中,往往是学生泛泛地写作文,教师不厌其烦地批改。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事倍功半。因为教师包办代替改学生的作文,有时会脱离生活实际,越改越偏,甚至违背小作者的意愿,把原文改得面目皆非。此种做法,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也不领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作文教学中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教师批改为学生自己改。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只批不改,让批语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再加工”的作用,把改的工作留给学生自己,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种做法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双向…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是学生写,教师改。只重视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而忽视学生对自己和同学作文批改的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积极性被老师的辛苦劳动代替了。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语文教师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自改作文训练,在培养自改作文能力的同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  相似文献   

20.
作文修改是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但是许多学生对修改不够重视,认为自己作文主要是写。改。是教师的事情,因此学生每当把作文写完,不管好与差,一交给教师“阅读”,就算万事大吉了。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地将批改后的作文发给学生,学生看看分数.浏览一下评语。心不在焉地听听教师的评价,就随手翻过去.开始了新的一篇写作。结果上次作文的症结依然如故,这样的作文教学可称得上事倍功半,教师的批改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作文评价常流于程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