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指出:"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我国现阶段教育管理体制下,虽然德育工作途径是立体的、多元的,但不可否认,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环节和主渠道。面对数以千万计的农...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最大亮点是提高质量,而加强德育则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了最前面、最重要的位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德育为先的条款中规定:“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表明小学各学科教学必须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德育教育,自觉地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渗透于其中。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指出:"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我国现阶段教育管理体制下,虽然德育工作途径是立体的、多元的,但不可否认,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环节和主渠道。面对数以千万计的农村留守儿童,面对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德育教育,自觉地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并将“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作为未来十年德育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教育工作应当"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倡导"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在纲要实施的新时期,贯彻国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用较大篇幅阐述了坚持德育为先的思想,提出了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2010,(10):4-4
2010年9月,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同时颁布了《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上海市德育的总目标是要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要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学生具有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德育为先"作为未来教育发展战略主题的第一部分进行阐述,凸显了德育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德育的内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职德育课是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更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中职德育课理应更新德育思想、创新德育方式、拓展德育内容和多元德育评价,以提升德育课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说:“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的德育现状可圈可点之处较多,才引发《教育规划纲要》如此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提出这些德育渗透的要求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德育》2013,(9):30-3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和"德育为先"的战略决策,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要求都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进一步丰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过多注重分数、德育目标空泛、德育方法简单以及德育效果不佳等现象。为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色德育的工作理念。武汉市江汉区小学本色德育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