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们乐意接受,并使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快乐成长呢?——那就是赏识教育。我任教对几年中,班上的一件小事令我记忆犹新,使我认识到赏识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2.
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无邪、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知识贫乏但又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把这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的孩子乐意接受?并能使我们教师和父母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呢?--那就是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提出赏识教育理论的人认为,如果能够为孩子创造出一个令他心灵舒展的成长环境,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潜能就能被激发出来。赏识教育的原则就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孩子。它要求家长和学校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而自豪。家长细心和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克服一切困难向前进,不断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让他们形成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孩子就会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他们自身发展的动力,还会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发展、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赏识教育绝不是对孩子简…  相似文献   

4.
有位学生家长说:“课程改革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使我想起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学生正是成长的鲜活生命,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都需要我们的赏识、尊重、关爱与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常常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本着新课程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反复强调: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能让好孩子越来越好,而抱怨使差孩子越来越差.赏识教育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对于差孩子来说,不过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潜能被压抑住了.赏识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他的自信心,就能将这些潜能激发出来.正因为是孩子,所以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缺乏自信,并由此影响着他们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中国老师的一个通病是看学生的阴暗面多,总是抱怨指责学生,这正是现行教育的根本弊端。因此,当今教育更需要提倡赏识教育,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赏识教育的实施原则是:激励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赏识教育,就是热爱学生、善待学生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激励与赞美作为其方法,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在爱他,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成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巨大动力。每次考试,不能只奖励优胜者,对有微小进步的,都要给予进步奖,每次我都奖励日记本,并在扉页上留言鼓励,使学生从中受到…  相似文献   

7.
高芳 《山东教育》2013,(Z3):62-63
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孩子喜欢听你所说的话,对你所教的东西产生兴趣,并沿着你正确的引导方向健康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及老师的欣赏,这也是赏识教育最朴素的一个理念。赏识给孩子以自信赏识,包含欣赏、赞美、肯定之意,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开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  相似文献   

8.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推动体验,体验走向成功。”赏识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赏识教育理念可应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因为,赏识性的言行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卸掉了压在孩子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提升了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得更好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郭向阳 《贵州教育》2012,(11):48-48
很多家长都喜欢有意无意地拿孩子去炫耀,比如:我的孩子钢琴考了多少级,我的孩子会背多少首唐诗,我的孩子考了全校第一……当然,这不是现在才有的,从很久以前开始这种现象就存在了,“光宗耀祖”、“荣归故里”等词语都反应出了这一问题。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表扬、赏识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经常被表扬,被赏识的孩子容易树立自信,容易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但是,这里的表扬、赏识都是有度的,不是没有原则的对孩子说:“你真好!”“你真厉害!”“你真棒!”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让孩子不停地得到来自周围人的赞誉。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风行一时。赏识教育主张尊重孩子,对孩子要多肯定、多鼓励,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但赏识教育也并非万能。我女儿小艺的成长过程,能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郑妍 《文学教育(上)》2011,(15):114-115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2.
管轶钟 《甘肃教育》2023,(16):53-57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赏识教育,也需要挫折教育。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动力。挫折教育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增强其抗挫折能力。施教者应以关爱为出发点,把握好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度”,让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行,使幼儿既能在取得成绩时认清自己,也能在身处逆境时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3.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学会赏识。赏识教育是一种赞赏性教育,在赏识教育下的孩子心情愉悦,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朝霞 《教师》2011,(34):9-10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父母都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那么,从你自己身上挖掘出曾经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5.
<正>1.经常赞扬和鼓励,让孩子在赏识和自信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发现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因为孩子对呵斥、严厉、否定性环境有天然的反感,他们对教师所说的事情和要求也会厌倦。相反,如果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那么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暗示,他们也会从中感受到信任的力量,在这种赏识、鼓励、信任的氛围中,孩子不自觉  相似文献   

16.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体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背负一点沉重的失败,多一点成功的欢愉.小班化教育给关注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可能:赏识每一个孩子,挖掘孩子未曾被发现的潜能,让孩子在成长路上走得更多一点自信;不要用统一的尺度来丈量我们的孩子,给孩子一片更开阔的天空,他们能飞得更高,更远;让孩子们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减少失败的沮丧,分享成功的愉悦;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在自我管理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河北教育》2009,(5):11-11
近日,万全县在全县推广“赏识教育”,县教育局为全县学校发放了《赏识你的孩子》的讲座光盘,统二购买了千余本《赏识你的孩子》图书,全部免费发放到全县教师手中。通过组织集体观看和学习,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手段。赏识教育突破了以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提倡鼓励,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8.
我的孩子叫路颖聪,去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回想孩子从胆小到变得自信、活泼大方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作为父母,首要的是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走上自信、自立、自强之路。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作为父母要从赏识的角度对待孩子。所谓“赏识”,就是用欣赏、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孩子,坚信孩子是优秀的,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宽容孩子的不足,帮助和鼓励孩子不断进步。父母的赏识会让孩子增加自信,这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在父母的赏识下,北京一个低能儿登上了世  相似文献   

19.
汪红春 《广西教育》2014,(12):67-67
正赏识教育首倡者周弘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在当今的教育界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赏识教育的运用却不是那么顺利,大多数情况下,看到学生犯错误,多数老师还是会忍不住地批评教育,我自己也不例外。然而,这学期发生的一些事,却让我不得不承认,赏识、赞美确实有着意想不到的神奇效应。  相似文献   

20.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现在的孩子都是“二表人才”:喜欢表现,喜欢表扬!而赏识教育的经典例子《一个母亲的三次家长会》,更是让我感慨万干:赏识,竟可以让一个从小顽皮好动、智力平平的孩子,变成出类拔萃的清华学子——赏识如阳光,前路亮堂堂!我暗暗下定决心:赏识孩子吧,冷眼里有牛顿,教鞭下有爱因斯坦,喝斥声中有爱迪生!也许,转个弯,教育就柳暗花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