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自杀现象呈低龄化趋势,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因,青少年的生命观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现实,生命教育必须提上日程。探究自杀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来引导青少年建构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自杀的报道常常见之于报章杂志等诸媒体。据我国权威机构统计,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巳成为16-3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从青少年自杀现象谈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现实生活中自杀现象已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现象,生命教育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分析造成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原因开始,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及其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在北京结束的第三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 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更令专家震惊的是,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顾名思义是在绝望情绪下的一种自我毁灭行为。生命对于  相似文献   

5.
李永平 《考试周刊》2013,(28):173-173
<正>一、当代青少年存在的若干心理问题1.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当今一些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漠、性格扭曲。据权威资料统计显示: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人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各类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已成为自杀低龄化的重要群体。近两成的中小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死亡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纪惊鸿 《教书育人》2006,(10):42-43
数据显示,中国15岁至34岁人群死亡第一位原因是自杀,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国外的“死亡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国,“死亡教育”何时才能名正言顺地走近青少年々可采用的教育形式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陶瑞荣 《辅导员》2011,(26):5-6
引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近期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自杀率高发国家,每年约有20万人口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即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并且年龄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15岁—35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有关大中院校学生自杀、他杀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据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近期,网上又不断传来学生虐待、残害动物事件,  相似文献   

9.
徐祯 《中国德育》2011,(7):35-37
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目前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取向。本文在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疾病问题突出、人身伤害渐增、刑事案件低龄化、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等这些对生命的漠视现实,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学校把安全提到最高警戒线,家长、社会和学校要求加强"生命教育"的迫切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我国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列在各类疾病的首位,尤其令人震惊和关注的是青少年学生的自杀事件不断发生而且越来越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少男少女为何自杀?面对这一问题,学校教师应如何紧急对策?本人有深刻的体会,现作以下撰述。  相似文献   

12.
有资料显示,地球上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在中国,平均约每两分钟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八人自杀未遂。在15岁至34岁人群中,自杀是首位死因,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似乎还有增大的趋势,并呈低龄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俞剑华 《江西教育》2004,(22):32-33
据专家调查,自杀已成为我国学生死亡的“第一原因”,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近两年,学生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经常出现的青少年自杀事例不断暴露出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跟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在北京结束的第三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更令专家震惊的是,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顺名思义是在绝望情绪下的一种自我毁灭行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正值人生花季的孩子失去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企盼,进而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与留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心理问题的低龄化、隐匿化,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心理协会经过对北京市青少年调研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中有20%~30%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非常严重.现在时有发生的高校学生自杀问题,主要都不是在大学造成的,而是在初、高中阶段就埋下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例明显上升,并且呈低龄化趋势!而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属于问题严重到无法面对世人,不得不终结生命的地步。这些悲剧之所以发生,除了家庭的溺爱和自杀者心理方面的原因外,还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血的教训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种种挑战与机遇并存,时代发展对人的意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意志力现状令人担忧:抗挫力低,自杀率上升,心理疾病患者增加.暴力行为普遍化、低龄化……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是什么使有些孩子如此轻生?当我们把学习压力、父母期望过高、老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等等罗列出来之后,不难发现:在这些孩子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连日来,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在各书店一面世便遭遇火暴。 与此同时,在中小学校园里也流行一本《死亡日记》。据悉,这是一位小学生自杀前留给世界的最后痕迹。看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关注生与死的问题。心理学家对此现象分析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好事。第二届 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低龄化严重。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断见诸媒体。今年3月,广东省顺德市杏坛镇一初三男生因家长不让玩儿游戏机上吊自杀;2月,云南昆明一初二男生因上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服农…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2012,(27):62
201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和合成毒品"。据有关部门调查,合成毒品危害的最主要人群是青少年,合成毒品滥用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请大家珍爱生命,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