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谱写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新篇章.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是他完整的、系统的革命思想体系的起点,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只有理解了它,才有可能把握孙中山思想如何从爱国主义到旧三民主义,再向新三民主义发展的脉络,从而展示出孙中山思想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纪念孙中山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  相似文献   

3.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世纪末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革命政纲。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体系。辛亥革命前,三民主义经历了一个由民族而民权而民生的发展过程。辛亥革命后,三民主义又经历了一个由民生而民权而民族的恢复和发展过程。此间它不断增添了一些新的思想成分。当中国的旧民主革命在五四运动后转变为新民主革命时,孙中山得到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样,他的三民主义就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在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①他的三民主义,之所以“适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关键在于他的民族主义发展到带有国际主义倾向.我们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孙中山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孙中山民族主义中的国际主义倾向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呢? 笔者认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产生之际,即是他的国际主义倾向形成之时.列宁主义认为:只有当被压迫民族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民族主义中具有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结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为救国救民而奔走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孙中山在摸索中建构了一整套思想学说,集中体现为三民主义。他自称:“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1]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振兴中华的责任心使孙中山建构了三民主义学说。孙中山申明,他的三民主义是“集古今中外的学说,顺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个结晶。”三民主义的确如孙中山所说,是集合了古今中外的学…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主要表现在:从资产队伍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资产阶级革命者;组织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中华革命党,改组中国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组织和领域一次又一次革命斗争。他愈挫愈奋,从不退却,勇往直前,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位优秀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为在中国实现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屈不挠地奋斗毕生。尤其是他的经济思想,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一份非常珍贵的遗产。一、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伟大贡献我们之所以说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是中国近代一份珍贵的经济思想遗产,主要是因为孙中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1、这篇课文系孙中山所作。毛泽东称孙中山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都建有“丰功伟绩”。还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见《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他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旗帜。而民族主义又是三民主义的灵魂。本文仅就民族主义的渊源和演进过程、孙中山提出“革命排满”和“民族自决自治”的是非以及民族主义的现代意义几个方面,做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政治思想的核心.1905年孙中山提出旧三民主义,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旧三民主义有很大缺欠,不能完成民族、民主、民生的革命任务.1924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了飞跃发展,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目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然是我们艰巨的历史任务和神圣使命。三民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年,孙中山组建了中国同盟会,该会的政纲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同年十一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从同盟会纲领的确立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经历了新旧民主革命的两个时期,在旧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就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一定的认识,但他没有提出反帝的口号;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却提出了反帝的口号.对于这一变化,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用阶级分析方法来对待.我们从历史对孙中山的影响、革命根据地的转移、向西方求援对象的变化等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之后提出来的“社会革命”纲领。它是三民主义学说体系中鲜明显示其所属阶级特性和所处时代特征的组成部分。民生主义在旧新民主革命历史阶段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土地和资本两问题为其核心内容。民生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社会革命纲领和战斗旗帜,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进的趋向,代表了中国广大民众摆脱贫穷落后与建设富强国家的意愿,不愧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和影响的经济革命纲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不仅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建设中起过巨大进步作用,而且还对我们今天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缅怀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撰文阐发关于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以纪念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家,他的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他在《建国方略》中说:“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则断无不成者也,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赋予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以比较完整的意义,成为民主革命的标志。在民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出了关于建立民主共和国政体的一些设想。”五权宪法”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是他在二十世纪初,在领导反对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创立的关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理论。最初是在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讲演时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四个创新";也有失败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四个未变"。同学们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评价辛亥革命,从历史的回音中汲取"资政鉴今"的智慧和力量,为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革命道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中,他为中国的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接受了共产国际和我党的帮助,不断克服妥协性,发扬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一)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一百多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阶段。孙中山领导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制,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建立了民国,并创立了三民主义学说。然而这次革命只赶走了满清皇帝,代替帝制的却是封建军阀的统治和帝国主义更深入的侵略与掠夺,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孙巾山及其追随者为之奋斗,流血牺牲,以求达到:“在民族方面,由一民族之专横宰制,过渡于诸民族之平等结合;政治方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倾尽毕生精力致力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浩业.孙中山在长期的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并完善了三民主义的理论,以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和行动准则.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民权思想历来备受瞩目.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其民权思想又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