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选择题: 亚洲是较早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历时较久。据此回答1—3题: 1.“亚洲的觉醒”与“亚洲革命风暴”相比最大的区别是A.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B.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C.亚洲多国加强联合斗争D.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联系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2.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革命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十九世纪中期亚洲的三大革命运动。这三次革命几乎发生在同一个时候,构成了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第一次高涨,而在此以前亚洲国家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还是分散的,此起彼伏的,没有具备这样大的规模。  相似文献   

3.
1947年10月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以后,斯大林并无意在亚洲也建立这样一个共产党的国际组织.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开始与苏共商议建立东方情报局的问题.斯大林虽然提出让中共领导亚洲革命,并原则上同意建立东方情报局,但不主张立即采取行动.中共得到莫斯科的原则意见后,立即开始培训亚洲各国共产党干部.中国出兵朝鲜后,中共实际上取得了对亚洲革命的主导权,虽然考虑到国际形势,没有建立东方情报局的机构,但是通过开办马列学院和各种专门学校,以及把亚洲各国共产党代表聚集到北京,中共已经开始领导亚洲革命,特别是朝鲜问题的主导权也已经向中国转移.朝鲜战争结束后,中苏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东方情报局的问题不再提起,但直到1960年代初,中国始终是亚洲革命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末,亚洲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革命运动,掀起了亚洲人民革命斗争的高潮。1896年菲律宾的革命运动是这时期亚洲革命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革命运动从1896年8月26日在代表广大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安德列斯·庞尼法秀(Andres Bonifacio)领导下在马尼拉市郊爆发武装起义开始,直到1901年4月1日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埃米里奥·阿奎纳多(Emilio Aguinaldo)向美国侵略军投降止,菲律宾人民先后抗击了西班牙、美国的殖民军,粉碎了老牌殖民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五年,全体进步人民纪念了一九○五年俄国革命——帝国主义时代的第一次人民革命——的五十周年,因为这次革命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并且对许多民族尤其是亚洲各族人民的命运起过巨大的影响。列宁在他的一篇著名的文章“亚洲的觉醒”中曾经写道:“世界资本主义与一九○五年的俄国运动最后唤醒了亚洲。……亚洲底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底开端,标志了在二十世纪初所揭开的全世界历史底—个新阶段”。一九○五年的俄国革命影响了一向被认为是沉睡在“停滞状态”中的东方的数万万人,使这些人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认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看起来很混乱,但对于哲学家而言却是幸运的。传统生活已经古老废旧,新的生活还在摸索和接受。中国哲学家有信心对欧洲和亚洲的哲学体系进行吸纳,完成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这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复兴,哲学的复兴可以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里程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本文主要论述五四青年学生怀着爱国情愫,立于运动的前沿,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张扬了反帝反封的彻底爱国精神,敏锐地迎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航向,中国革命走向新的光明。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中国、印度、日本文化在 2 0世纪复兴成就的描述 ,证明亚洲的崛起是 2 0世纪国际政治史、世界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显示了古老东方文化在回应西方文化挑战时实现创造性演变的力量 ,也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现实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主要干了三件大事,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谱写了艰苦卓绝、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103页《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中不绘中亚诸国,与历史不符。因为中亚诸国除布哈拉在1867年被俄国所征服之外,基发、浩罕、土库曼等到亚洲革命风暴过后还都存在;另外,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名到20世纪才出现,本图相应位置应标为荷属东印度或南洋群岛等才更准确。《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的问题$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王长兴  相似文献   

11.
[背景材料] 2006年2月13日,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东北亚名人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为亚洲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的讲话。他指出:亚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亚洲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亚洲已经是外汇储备最多的地区、亚洲已经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基地。他说,太平洋地区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日本和韩国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影响的国家。三国政治家、企业领导人和学应发挥智慧和才能,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协力推动三国进而推动东亚乃至亚洲合作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主题内容范围:北美和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独立运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运动;二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亚洲经济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相似文献   

13.
郭东辉 《新高考》2006,(4):32-36
【学法点津】1.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史实以及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概括起来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事例;二是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就第一部分来说,主要知识要点有:亚洲革命风暴发生的原因,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表现,印度民族起义的原因、过程,英国侵略者对付起义的手段、起义的结局和历史意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亚洲、非洲、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个考验民族智力的命题,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的概念,是一个维系民族繁荣的事业.教育是什么.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问题,应该从中华民族兴衰这一维度来审视,把教育与中华民族发展联系起来探讨.在对中国之谜--历史沉疴和东方话题、革命之痛--从鸦片战争到世纪革命、现代之思--漫长且艰难的历程三个方面的教育思考中,分析教育的发展神话、现代教育的本质以及中国现代教育的教训.要推进中国教育创新,必须施行体制创新,推进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型;革除科举情结,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坚持开放变革,推进教育国际化;创新课程和德育,重建民族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     
《中学生英语》2011,(10):14-15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开始了这场革命。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世界各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亚洲的庆典主会场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亚洲,严重地破坏了亚洲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认清殖民主义的罪恶面目。 2.讲述亚洲革命风暴概况(主要是印度民族起义),使学生认识这场革命风暴既是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在一些国家又是反封建的。它打击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推动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二、教学重点: 重点: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三、教具: 彩色《亚洲政区图》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上学期我们已学过“英国工业革命”这一章,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后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  相似文献   

17.
1905年是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俄国爆发了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革命促进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在非洲,正酝酿着新的反帝斗争。在拉丁美洲,约五年后,爆发了历时七年之久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在亚洲,土耳其、伊朗、中国和印度,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亚洲觉醒了,它已成为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泉源,并反转影响了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展开,标志着二十世纪初所揭开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1905至1908年印度的独立运动就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和世界革命新的形势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国“文综”卷第 2 4小题 :在 19世纪的亚洲革命风暴中 ,民族解放运动比较常见的特点是A .同时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 B .军队中的士兵是运动中的主要力量 C .由最高统治者担当运动领袖 D .建立起民族独立国家。就此题正确答案来说 ,选A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细审此题的B选项 ,就会发现此题的编制有值得商榷之处 ,“军队中的士兵”就语言角度讲 ,似不大准确。要说士兵是否是亚洲革命风暴中的主导力量 ,还得回过头来简单考察一下亚洲革命风暴的有关情况。 19世纪上半期 ,资本主义列强为满足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经济需要而加紧对亚…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在伟大民族复兴之路上涵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志气、骨气和底气的精神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20.
1932年立宪革命是泰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华裔认同泰国的标志性事件.华裔认同泰国,是泰国政府长期执行自然同化政策的结果.泰国半殖民地的国际命运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促使华裔组织或参与了革命,并实施唯泰主义政策以强化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