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扩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呈上升态势。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预防和减少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保持高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视域出发,就如何预防和处置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影响着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保定现有十几所高校,各高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发生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隐患.为了维护保定高技和保定社会的稳定以及首都北京的稳定,本文从便于高校预防与处置的视角,把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校外原因引发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另一类是由校内原因引发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两类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关系也逐渐多元化起来,加上社会转型以及教育的改革,高校的群体性事件以各种类型发生,这种学生群体性的事件对高校的教学环境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需要拟订一些措施进行应对。本文首先对处置高校学生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处置有何意义,然后再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特征分析,最后就如何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的安全稳定关乎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文章从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角度,结合当前社会与高校存在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现状,分析了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因,提出了预防与应急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特殊的管理模式和学生自身的素质特征,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极容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给高校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社会的稳定。研究预防和处置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新形势下高校和主管部门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利用社会管理创新,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动员基层群众力量,缓解基层矛盾,维护高校稳定,对于构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多种多样,各种因素的交织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而影响高校与社会稳定。许多群体性事件是可控的,可预防的。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应急机制的研究,建立预防体系,加强教育管理,构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管理预案。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高校若能迅速反应,制定计划,平息事态,就有利于维护高校及社会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亦随之发生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也悄然渗入高校,近年来,高校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目前学界已对此给予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我们应当细致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充分思考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以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平,促进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世伟 《华章》2007,(10):128
高校的稳定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面临着来自社会因素、大学自身因素、具体利益冲突三大方面的挑战,影响着高校的安定,是诱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防范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一套从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前的预警和防范机制、群体性事件中的应急控制机制、群体性事件之后的善后处理机制,就成为社会、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使用的普及,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提供难度。然而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的有效性,关涉校园稳定和社会稳定。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特征,探索了生群体性事件预防策略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预防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预防和处置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需要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研究。泄愤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本文分析了该类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未雨绸缪是高校管理教育者的责任。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干预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干预、事件处置阶段、善后处理阶段,不同阶段必须遵循不同的干预原则,建立适当的干预机制。研究完善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干预机制,对于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于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改革高校管理思维、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各类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研究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对策,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影响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涵义、表现形式、特征、划分、动机和诱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手段与处置措施,这对维护高校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这要求积极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诱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矛盾虽是错综复杂的,但深层次原因是群众对基层政府信任度缺失.固本培元,应对群体性事件关键是预防,重点在基层.基层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就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在学校的群体性事件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规模扩大,行为、手段和表现形式也有恶化的趋势。学校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威胁了学校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对这些事件研究和分析,得到一些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和方法,对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常益 《华章》2009,(20)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思想活跃的群体,必然会受到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对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这一工作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的因素。通过分析永州市近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和原因,总结预防和处置衣村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提出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即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关注民生;坚决强化“抓旱、抓小、抓苗头”的思想,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牢牢抓住“综合治理”这一手段,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领导。  相似文献   

19.
高校治安事件具有社会性、突发性、利益性、群体性、特殊性等特点,处置不当会给学校造成重大的损失,阻碍学校的发展。我们应采取果断措施,积极预防和处置好高校内发生的各类事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引起高度关注.公安机关作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力量,处在社会矛盾处置的第一线,应当在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地位与作用,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与助手,增强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做好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