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批改不仅要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要满足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老师的共鸣,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相似文献   

2.
刘晓琦 《山东教育》2002,(17):32-32
学生写完作文后,会期待着老师的评价,也会格外注重老师评语的内容。假如每篇作文后都是内容、结构、题材、立意都相同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到千篇一律,冷冰冰的。时间一长,学生看厌了,就会觉得不过是例行公事,无什么新鲜东西。发下作文来,随后一扬,丢进课桌,老师辛苦写就的批语就会白费了。因此老师不能只按常规批改方式批改作文,要在批改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发现学生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真实情感,注意学生的个性所在,不仅在眉批时注出来,最好在总批时再特别点出来给予肯定。如我…  相似文献   

3.
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注重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精心指导,但一提到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这一话题,绝大多数老师都有共同的看法,你即使批改得再仔细,学生也只是看看等级或分数,看完了顺手就把作文本放入书包了,真是"白用功夫";也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作文是写出来的,而不是改出来的;还有的老师认为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这些看法或许有道理,但我认为作文批改,绝对是不可轻视的,正确而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文,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作文批改的惯例,一般都是老师精心批改。一篇作文不光有总批,还有眉批。甚至对篇中的字、词、句、标点也作精心的筛减,花去了很多时间。但发下去之后。有的学生连看也不看,下次作文依然我行我素。这种传统的批改方法,对老师来说是吃力不讨好,对学生也没有多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最痛苦的要算是批改作文了。原因是:我们教师费尽千辛万苦去批改一篇篇作文,但很少有同学去认真斟酌老师的批语,好多学生只是瞟一眼作文上的分数而已,殊不知,老师的辛苦,换来的也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现就自己这几年作文教学中的体验,谈谈我粗浅的看法。作文批改方法可以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如以学生批改为主体,老师只是略加点拨指导。也可以  相似文献   

6.
作文、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尢为重要,其中批改学生的作文是最令语文教师头痛的事,既费力,又不讨好。学生精心构思的一篇文章。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细致评批和评价,可每月几百篇的大小作文,教师要做到每篇部精批细改,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语文老师不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到时候也就会导致“江郎才尽”的。再说传统那种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老师讲评学生听的作文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无多大明显成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学生作文批改的效益,可以从以下两步骤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7.
作文批改一直是个令语文老师头痛的大问题,怎样才能探讨出一个既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办法呢?这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作文批改中,老师勤勤恳恳地批改作文,主要针对的是稳重的字、词、句、层次结构、中心等去批改,所以形成了老一套的批改模式:语句通顺、层次清楚、中心明确、书写工整。随着作文教学的改革,批改的方式也有过去的单纯的教师批改,逐渐转向以学生批改为主。教师点评的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  相似文献   

8.
王春华 《考试周刊》2013,(13):46-47
作文批改中"高耗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初中语文老师。作者就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提出质疑,并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信心的高效作文批改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批改学生作文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批改作文也占去了我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一次,我隧堂摘丁一个调查,竟可怜地得出了一个结果:不看老师闺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和病句,不看老师写的眉批、总批的学生就有一半之多。问他们作文批改后先看什么?全鄙学生都回答先看老师批改的分数。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作文教学,从僵化中突破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老师命题,学生作文。学生常为无材料可写而苦恼,又常为写俗套作文感到枯燥。教师苦干作文批改,负担沉重,加上批改方法陈旧,多处于应付的局面,仅满足于每学期改几次作文好交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作文一写好后就交给老师,误以为批改不关自己的事。而教师终日埋头在学生的作文堆里,尽管批改得很仔细,出力甚多,学生仅仅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抛到一边。这种教师把学生作文批改全部承包下来的做法,实践证明费力不讨好。为了改变这种教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了学生自改作文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改是挡在老师面前的"大山"。如何移山,值得思考。从实践来看,分组批改无疑是移山的好方法,既解放了老师,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是挡在老师面前的“大山”。如何移山,值得思考。从实践来看,分组批改无疑是移山的好方法。既解放了老师,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4.
笔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常用的作文批改方式.这种批改方式的优点是对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到语言、卷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批改。既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又指明改正的方法;既能表扬已取得的成绩,又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大“传统”。对一篇作文,学生搜索枯肠地作完后,就成了局外人,所有的事全由老师“承包”了。实践证明,这是极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大胆地将作文批改放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为了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老师们重视指导方法的研究,却很少有人在“批改”这一环节上改革创新,几乎是清一色的“学生写老师批”。其实,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指导学生写作的同时进行多元批改。不但老师可以减负,而且学生的作文也会因此而更精彩。那么该如何组织多元批改呢?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同学拿到作文后,最迫切的是看老师打的分数,而对于老师给作文的批改却视而不见,或者很少关心.作文批改正在弱化甚至丧失了其对作文指导的功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对作文批改的认识存在偏颇,一些观念已陈旧过时、缺乏科学性.我们有必要调整眼光,再认识作文批改,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反映,作文的批改问题,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予以充分重视。一般说来,作文批改的方式有三大类型:老师批改、学生批改、师生共改。一、老师批改此种类型有四种方法:1.全批全改。全批全改是老师改作文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对全班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具体毫无遗漏的精批细改,有眉批、旁批、总批(评语)、得分,且有一套系统的为学生所理解的圈点批注符号。这是老师最投入、最费力的一种批改方法。好处是能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了解学生作文心理的每一个细节,给学生的指导也最深刻、最具体、最全面。缺点是老师的精力有限,长此以往,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9.
作文,在我心里从小到大就是学生写老师批改,这样一种模式最终也会引起审美疲劳,从而影响效果,我们到了思考改变这一状况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吴丽珍 《广西教育》2007,(11A):22-22
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既要引导学生写作,又要批改、讲评,作为语文老师没有一定的写作水平是万万不行的。你看,引导学生作文需要技巧,而批改学生的习作也有所讲究,就批语而言,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