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豪推出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是专门为学校教师和在校学生开发的集海量资源、教育教学应用和信息技术使用指导为一体的大型网络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管理和学习平台,该平台实现了无缝连接,教师可以直接将资源库中丰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加入自己制作的多媒体教案中,实现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出现过去那种“抄份教案,应付检查”的现象,对教师个人的备课方式和表现形式,学校实行柔性管理:鼓励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备课。有的教师采用的是长线备课,将整个知识体系、学生发展体系进行全面地梳理,做到眼中无本、心中有本;有的教师采用网络备课,集思广益,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3.
1.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备课水平当今,网络的普及为教师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备课资料,诸如"名师教案、多媒体课件、时政资料、典型习题等。教  相似文献   

4.
方正新数字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将现代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校园网和互联网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校实现信息技术教育构筑坚实的平台。该方案将校园网划分为三个平台:1.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和学生能够自主地交流和沟通。转播站:将互联网的站点下载到局域网内,为中小学提供虚拟的Internet环境奥思课件制作———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素材进行集成。网络考场:以高质量题库源为基础,以知识点掌握情况为依据的智能化教学评测系统。电子备课:提供丰富的备课参考资料、多样化的教案模板与灵…  相似文献   

5.
当前,许多各类学校建设了校园网络,网络硬件建设热潮过后,越来越多的学校把焦点转向网络应用。教师在校园网上进行无纸化备课,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备课中的重复劳动,让校园网络发挥更大效益。但是,网络操作的技术复杂性大大限制了教师由黑板加粉笔转向网络加多媒体的进程。试图解决这一难题,本人开发了一个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在校园网络上为教师提供上载素材,在线备课,共享教案,演示教案,在线作业及课程讨论等功能,其核心是网络无纸化备课。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设和使用好校园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的建设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那么如何才能建好、用好校园网呢?一、建设校园网络,首先要求学校领导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建设校园网,将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教师备课快速提供内容丰富的备课资料,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集体备课、制作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备课效率,而且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由于电子教案的可修改性和易修改性,教师可以方便、及时地对教案进行复制、修改和扩充,从而大量节省每一届备课时重复抄写教案的时间;通…  相似文献   

7.
一、校园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1.教学备课教师利用与校园网相连的各教研室的多媒体制作平台和电子备课平台,根据教学的需要,调用网络教学资源库中的多媒体素材、图文资料,进行裁剪合成,制作成教学课件或教案;或者选取资源库中多媒体素材或微教学单元,调整播放顺序,剪切视频片断,组合成适合老师上课需要的多媒体教材,并将这些自制的教材返回网络资源库中,以备授课时调用。2.课堂教学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室通常配置视频展示仪、录像机、影碟机等多种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使用多媒体网络终端机,通过多媒…  相似文献   

8.
陈文锋 《考试周刊》2015,(22):139-140
<正>随着教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计算机及网络纷纷走进教师备课室和学生课堂,为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搜索、丰富教学手段等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面前,不少教师走向了一个极端:或者滋生了惰性,在备课时依赖网络下载教案和课件应付课堂,使课堂质量难以保证;或者不能正确认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盲目在内容、音乐、图像、视频等方面下工夫,使课件形式重于内容。一、集体备课与电子教案很多学校都有教案检查制度,以此衡量教师备课的认真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网络教案,是基于网络环境下,顺应时代的需要,呼之欲出的一种新型的备课方式,它一改过去传统的纯本式的教案,辅助于各种素材的超链接,如: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本、课件、插件、课堂实录等内容,把它们贴到网上,让广大教师广泛地使用、讨论、修改、补充,使他们的备课更轻松、教案更丰富、设计更新颖、教学更明白,从而真正实现网络的“共享和交流”,让教师到网上不再“茫然”、“困惑”、“无聊”,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的共享交流功能,真正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辅助备课”软件——备课系统备课系统的功能是指导或方便教师备课,提高教师备课的效果和效率。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教案”生成系统,另一部分为资料库。“教案”生成系统是一个面向课堂教学,辅助教师备课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资料库在内容上要围绕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单元或每一个课题,分类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典型习题及解题方法等,各类信息资料都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以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选用。二、“辅助上课”软件一一用课件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形式之一的CAf课件,以其形象生动、灵活…  相似文献   

11.
品读了江西上高县逸夫小学晏梅兰老师《改革备课方式——走进“0教案”》一文(编者:本刊语文版2004年第1期),感触颇深。晏老师提出:“‘0教案’不是‘0备课’,而是为了使教师能把写教案、抄教案的时间腾出来备课。”确切地说,写教案本身就是备课的内容之一,改革的焦点是把教师因无奈而抄袭现成教案的时间腾出来用在“备真课”上。晏老师观点鲜明,就是主张真备课、备真课,反对假备课、备假课,使备课切实发挥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我很赞成这种务实的做法。细细品味上高逸夫小学备课管理的“五项措施”,令我钦佩的主要是集体备课和备课指导。集体…  相似文献   

12.
“CSC电子备课系统”(高中语文版)是一部面向教师的大型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设有通用资料库、专用资料库、课文讲读资料库、多媒体资料库等。这些涉及教学各个环节的资料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为教师备课、上课、编写教案等提供全面帮助。笔者就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本系统进行备课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孔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是教师“利其器”的过程,是教师工作的“重头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盲目追求热闹的现象,教改出现了无效化、形式化的倾向。有些高中历史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教案和课件,为自己的“轻松备课”而欣喜万分。殊不知,这种缺少思考和创造的“备课”不仅降低课堂效果,而且丰富的教学内容变成了“千人一面”的雷同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备课与烧菜     
据笔者了解,有些教师由于“懒”字当家,“混”字当头,备课往往变成了“抄”教案。买一本《备课教案》之类的书,或一字不漏、或断章取义地抄在自己的教案本上,以应付检查,而上起课来,则匆匆翻开《备课教案》,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15.
【调查内容】教师有效备课和撰写教案现状。【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教师备课的情况,研究教师备课现状和写教案的水平,既为《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提供理性材料,又能让教师认识到自己备课的不足,进一  相似文献   

16.
吴勇 《湖南教育》2007,(1):16-17,13
教案教路:永不相遇的“流星”为了广大教师能更好地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出版社邀请“名特优”教师编写一套又一套备课用书,详尽到一个句段,精细到一个细节,这为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拿来主义”的范本。不少语文的备课,其实就是名家教案的“大挪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传统的管理体制使备课一味地流于形式,忽视了备课的内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机械地依赖教参,缺乏创意,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平时忙于上课、批改作业,根本无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研讨,提高自己的理论及业务水平,特别是应付检查式的“备课”,抄教案、补教案,这种无效劳动浪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放三保”备课改革新举措,改变过去那些机械呆板而无效的条条框框,使教师放开手脚,敢于尝试,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一、实施“一放三保”备课制度,构建教师自我成长平台“一放三保…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调查,教师在整个备课过程中,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80%的精力用于书写教案。这种本末倒置的精力分配无疑预示了备课的低效。当然,能用80%的精力写教案的老师最起码是认真负责的,严重的是照抄、照搬教案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科技进步带来信息的高效利用,“网络教案”也应运而生。集体备课也成为“教案之和”的代名词,“拿来主义”更是多数教师的惯用做法。备课已沦落为一种形式、一种任务、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9.
纵观教育资源的发展历程,资源建设经历了从静态资源到动态资源的转变,从本地集中式平台的管理到分布式资源平台的应用尝试,从素材资源到智慧资源的形成,从单纯基于教师备课的资源到探究性学习和教科研培训的各类专题资源,从简单的图文和音视频片段到完整体系的网络课程、基于知识管理的结构化主题资源,从教师“教”的参考资料到学生“学”的学习资源。这其中的变化都离不开围绕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三步棋”。  相似文献   

20.
马正辉 《时代教育》2009,(8):218-218
教案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手段之一,通过形成教案前期的管理;使用教案时的辅备管理;加强教案后教学反思的管理;教案检查的管理几个方面,推进以教案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的尝试,让每一位教师能确定自己今后发展的目标,从备课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中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让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