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工业大学室内环境检测中心是一个经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同时也是科研和教学的基地。以计量认证实验室为平台开设选修课,可以将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渴求的学科热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和拓展实验室的功能。为此,我们开设了室内环境污染检测与净化选修课程,使这样一个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在学校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7):222-227
实验室不仅需要配置高水平的超精密加工装备,还需要相应的精密测量仪器。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利用加工装备和测量仪器,是超精密加工技术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利用白光干涉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超精密加工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分析精密测量仪器在超精密加工实验室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个具体的方案解决目前精密仪器数量少而学生多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精密贵重仪器管理的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并结合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在精密贵重仪器管理现代化的实践,就高校精密贵重仪器管理现代化与实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高校精密贵重仪器分布在校院系(所)三级公用平台,由专职技术人员集中管理;近年来,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监控技术的各种现代化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录像视频监控系统、实验室精密贵重仪器局域网、网络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实验室安全使用技术多媒体视频培训系统、仪器实验室网站、实验室出入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及仪器电源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相继开发并付诸实践。实践探索表明高校精密贵重仪器在科学管理基础上正朝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迈进。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普通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室的基本构成、实验室设置的层次、实验室融入诸如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必要性和条件。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技术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验,进一步把计算机的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简介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华东师范大学"光谱学与波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50多年在"分子光谱学"、"高分辨率激光光谱学"和"精密光谱学"等研究领域长期的科学与技术积累,特别是近年来紧紧瞄准了"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这一极为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方向和国家需求。"光谱学与波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2006年底教育部重  相似文献   

6.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学院先后投入1200万元。购置五轴联动工中心、数控坐标磨床、慢走丝线切割机等精密加工机床和测量仪器,引进温州建达电子公司合作建设生产性精密模具制造技术实训车间,实训基地共占地3500平方米,分钳工、数控加工、电加工技术、精密测量技术、模具装配调试等训练区,可同时容纳2个班级的模具制造技术生产性实训。学院还成立了温州市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实验室,同时承担精密模具研发、试制和为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字化测试技术,研究构建了精密数控加工产品质量检测的创新教学实验室,分析了数字化测试技术在数控产品检测中的应用,提出了全新的基于数字化测试技术的数控产品质量检测评价模式。教学及实验结果表明,学生通过该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学习,增强了对实验数据论证、检测优化、质量评价分析、反馈控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煤炭、发电、电解铝生产及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属中国企业500强,河南省百户重点企业,河南省重点扶持的煤炭骨干企业及铝加工企业,河南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近年来,集团公司把文明创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与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热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装置的构建、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通过引入精密的测试仪器、采集仪器、高性能的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采用LabVIEW软件编制控制和数据采集程序,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加立体直观熟悉热交换设备的结构计算、工作特性和优化设计。实践证明,创新性实验教学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办好高职教育必须依托行业的力量,谋求企业的支持.依托行业,既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争取社会力量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支持,使其主动参与高职教育,实现企校联合办学,又要逐步变教育的政府行为为行业行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行业的资金、设备、技术及人才等资源,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校内训练与现场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紧密结合,培养行业真正所需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1.
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山大学在国内率先对医学相关专业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下设4个功能实验室.中心构建了有特色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与科研、临床等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并重视实验教材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结合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化技术手段,根据科研成果转化内容,研发大型贵重精密检测仪器设备齿轮测量中心的齿轮精度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制作一系列齿轮精度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平台使学生基本掌握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理论知识,然后到实验室进行真实实验,经过虚实结合集成为齿轮精度综合检测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齿轮精度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成功解决了高精密检测仪器设备难以操作,环境要求较高,价格昂贵,数量有限,真实实验无法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等问题,具有可应用性、共享性和特色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实验室,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对高校专业实验室日常管理模式的探索及实施办法,特别是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践教学、人员等管理以及如何实现对外服务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教学功能,紧密结合教材,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然能实现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虚拟仪器实验室职能单一、设备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检测技术与虚拟仪器实验室建设方案,将虚拟仪器实验室和检测技术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利用Lab VIEW强大的仪器函数库及NI公司面向高校推出的NI my DAQ多功能板卡快速构建出虚拟测试仪器用于检测技术实验;另一方面利用检测技术实验室设备CSY传感器检测实验台为虚拟仪器实践环节提供测控对象,拓展虚拟仪器应用。运行结果表明,将虚拟仪器实验室与检测技术实验室设备有机融合,可大幅度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效果,同时又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实验室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内合金刀具的尺寸检测采用人工抽检所面临的检测结果不具客观性、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结合工业现场的实际需求,融合精密光、机电及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国内首条全自动合金刀具尺寸检测系统。现场试用表明采用机器视觉的检测系统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全面客观,保证了刀具品质的一致性,具有重大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系统地探讨土木类高校教学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通过系统分析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结合具体实际管理经验,提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及加强执行能力的具体措施,实现制度制定合理、可操作性强且与实际紧密结合。同时,通过实验室应急演练实况分析,探讨了应急演练的意义、关键技能以及注意事项等,以此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机制进行重现与落实补充。总之,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着重从制度建立及执行能力等方面提升管理软实力,特别是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实验室准入机制、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安全检查与值班制度、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定期演练执行能力是实验室安全长效机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提出测试技术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从教学与振动噪声检测与控制、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和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窑技术等科研方向紧密结合,教学与本校建校背景的建材、汽车和交通三大行业紧密结合,教学开拓国际化等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企业化模式实验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化模式实验室具有研究对象典型、研究内容系统、技术手段柔性多样、技术过程展示直观、模拟与实际装备结合以及具有企业实景等特点。企业化模式实验室的教学内容符合大学教育博与专的统一,有助于按照整体到部分、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是高校推进产、学、研一体,提高实验室效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丰富学生实践知识,贴近工程实际为目的,吉林大学利用检测领域里的前沿技术,首次在国内运用大型精密检测设备面向高校本科生开设机械精度设计基础实验。针对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台套数不足的问题,全面系统的研究建立基于大型精密检测仪器设备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通过虚实结合的新实验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掌握现代化检测方法与设备,实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高等学校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