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鹰 《教师》2009,(11)
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给学生创造自由积极的想象氛围,利用语文课堂训练学生想象的潜能,让学生放开手脚想象、创新.  相似文献   

2.
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想象力如此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认为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一、激活语言文字,培养想象力  相似文献   

3.
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想象力如此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认为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想象因素,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成为激活学生想象潜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想象因素,培育学生的想象力。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成为激活学生想象潜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孩子们奇异丰富的想象往往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每一位语文老师应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语文教学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扩展知识领域,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以说,培养和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比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析:一、创设教学情境,启发想象力;二、加强实验教学,展开想象力;三、运用多媒体组合,提高想象力;四、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丰富想象力。通过这些途经,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合理导向,引发想象;创造机会,多发想象;延伸文本,引发想象;教给方法,合理想象;进一步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从而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潜能,发展他们的智力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而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训练想象与联想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求异和逆向思维,通过比较鉴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因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以课堂为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纵观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析:(1)激活文字,创设意境;(2)架设桥梁,领略内涵;(3)课外延伸,丰富想象力;通过这些途经,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和培养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也是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条件。而想象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就是再造想象。本文就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培养再造想象力进行探究而汇总。  相似文献   

19.
温淑平 《学苑教育》2012,(23):36-3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激发想象力;利用“空白”,展开想象力;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力;跳出课内,丰富想象力等途经,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0.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首先我们要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想象的兴趣,鼓励学生想象的意识。其次我们要通过美读和语言描绘,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手段,通过开展课本剧表演,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