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和《孟子》这两部重要的儒家经典,从理论核心、主体和培养方法三个方面对儒家的理想人格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释,体现了孔孟在理想人格方面的承变。  相似文献   

2.
孔子、孟子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后世也将孔孟并称,然而考察《论语》和《孟子》,我们却发现孔孟有很多不同之处:孔子将政治理想摆在自己人生价值的首位,而孟子则有更多的人生追求;孔子无法忘怀于政治,孟子则寄情于“大丈夫”人格;孔子谨小慎微,孟子则狂放豁达;孔子因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而矛盾,孟子则执着于人格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亚圣孟轲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这里的“孟子”指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孟轲,他是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  相似文献   

4.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非常推崇孔子,自认是孔子的忠实信徒,因此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作为儒家学派的大师,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衣钵,而且将之继续发扬光大。他以合礼为经之本,以权变为现实之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将孔子礼的思想发扬,形成了自身的灵活性。孟子的灵活性是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积极回应,与孔子相比,孟子的灵活性具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建设,应当从中国传统人格修养中汲取营养。儒家道德的人格典范设计、道德修养培育、强调历史责任及道德的躬行践履,在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塑造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儒家人格精神的转化必须借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塑造青年学生和谐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把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关注同龄伙伴关系统一起来,建立"四位一体"的和谐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设计,是中国传统哲学长期探索的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而儒家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孟子理想人格的要素、理想人格典范和理想人格修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用对话的形式集中反映了孔子的言论和主要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纵观整部《论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生动地为给读者描绘出了孔子心中的君子形象,成为儒家道德体系中的理想人格,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在改革不断深入的新时期,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全面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征。研究《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对于我们解决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开创的儒家“以水比德”的传统,在《孟子·离娄下》和《孟子·尽心上》两篇中,运用“原泉混混”和“盈科后进”两个相互连贯的水意象对其君子人格修养思想进行了阐发。“原泉混混”强调通过对自身固有德性的洞察和体认,培养君子人格的道德主体自觉意识;“盈科后进”强调通过学问之道培养君子人格的道德理性精神和道德实践能力。孟子认为,君子应当“立于本”并“志于道”,内德充盈而又不断为学进德,从而养成完善的君子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9.
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道德人格的“沦丧”。儒家理想人格是伦理道德本位的,并且具有入世进取、建功立业等现实性特点。应积极吸收儒家理想人格为仁由己、民吾同胞、经世济民、入世进取等思想,塑造大学生主动、博爱、心怀天下、积极进取的道德人格。同时,应在吸取儒家思想培养理想人格时坚持自觉与自愿、人道与自然统一的原则,塑造大学生智、情、意相结合,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八格。  相似文献   

10.
从儒家理想人格视角来建构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校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道德意识淡漠、群体意识薄弱、诚信意识缺失、自强意识淡化。应该从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内涵着手,在肯定儒家的仁爱精神、社会群体意识、诚信原则及奋发精神的同时,着重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我们的大学生应具有仁礼并重的道德情操,具有仁爱忠恕、重义轻利的处世态度,具有正心诚意的诚信品质,以及具有固节尚志、自强不息的弘毅品格。  相似文献   

11.
刘晓平 《语文天地》2011,(15):37-38
荀况,亦称荀卿,后世尊称荀子,战国后期赵国人。生卒年月不详,他是战国末期与孟子齐名的儒家大师,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荀子》一书传世。作为先秦时期最杰  相似文献   

12.
《齐桓晋文之事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曾受学于子思(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命,是孔予以后的儒家大师。他处于诸侯竟相攻伐的战国时期,士大夫以权谋为尚,他却主张行“王政”并以此游说诸侯。《齐桓晋文之事章》  相似文献   

13.
<正>《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源头性材料,也是历代儒生士人的必读之书。该著作在历代阅读者的阐释中逐步走向了经典化,从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到清代《论语》与《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尔雅》《孟子》合称“十三经”,完成了其经典化过程,也形成了儒家经典化体系。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中最容易入门又直指儒学宗旨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14.
孟子"成人之道"是在继承发展孔子"成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求主体兼具"仁义礼智"四德,在生活中自觉效仿圣人人格,主张通过存心养性、尚志养气、反身而诚等具体方式塑造理想人格.研究挖掘孟子"成人之道"的内在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对于高校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荀况,亦称荀卿,后世尊称荀子,战国后期赵国人。生卒年月不详,他是战国末期与孟子齐名的儒家大师,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荀子》一书传世。作为先秦时期最杰出的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罗萍 《文教资料》2020,(6):85-86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对《欢乐颂》中的五位女性主人公形象,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人格问题:价值认知障碍,困境应对障碍,社会交往障碍,社会适应障碍.论述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从《欢乐颂》角度出发,探讨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对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学生校园活动,加强综合实践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孟轲(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是我国古代儒家大师,有《孟子》七篇传世。他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些值得批判继承的东西。现在摘录几段并略加注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孟子心目中一个“大丈夫”(堂堂正正的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为主要考察对象,初步探讨三大家人格建构的若干特点:主张人格平等,尊重人格独立;突出人格价值,弘扬主体精神。并对儒家的人格建构作出简明扼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9.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学者对《孟子》的成书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其一,该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合著;其二,该书由孟子自著;其三,该书由弟子追述而成。孟子的仁政主张、性善论和教育观,表现出孟子率直的个性和重教思想,这跟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应当从中国传统人格修养中汲取营养。儒家文化的人格典范设计、道德修养培育,强调历史责任及道德的躬行实践,在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实现儒家人格精神的转化应该借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塑造青年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把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关注同龄伙伴关系统一起来,建立"四位一体"的人格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