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相似文献   

2.
许炳生 《生活教育》2012,(23):59-61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即"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达到"教学做合一"。受此理论影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不断地在实践中感悟、总结、求索,关注教学互动,倾情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3.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本文旨在通过列举故事教学的一些方法,来说明故事教学在实现英语教学"教学做合一"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教学做合一"在"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教法、学法、做法应当合一,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的,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文章提出将这种教育理念运用在"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吕宣杰 《师道》2013,(9):25-25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他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还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不仅解决了教学与实践脱节、教育与生活分离的问题,也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在教学中做到"教学做合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力争做到活教、活学、活做。  相似文献   

6.
周红英 《成才之路》2012,(25):80-81
正"实践教学法"即"教学做合一",它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教学论。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方法将教、学、做分为三项不同的事情是不对的,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他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主张"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  相似文献   

7.
顾红梅 《双语学习》2007,(6M):58-59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与学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是对传统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教与学分家现象的尖锐批判。他在“教学做合一”中强调:好的先生是教学生学,先生要边教边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在做上教是真教,学生在做上学是真学。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与学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是对传统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教与学分家现象的尖锐批判。他在“教学做合一”中强调:好的先生是教学生学,先生要边教边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在做上教是真教,学生在做上学是真学。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它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学习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着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他提出的教学主张——教学做合一,对初中英语教学更是极为实用。陶行知先生是这样定义“教学做合一”的:“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由此可见,陶先生把"教学做合一"看作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提倡生活教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2月10日晚上,福建教育学院邹开煌教授给我们做了"基于教学做合一,高效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学做合一"的内涵;"教学做合一"核心内涵的理解;实例教学:树叶吹奏技艺。认真聆听了邹教授的讲座之后,对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邹教授向我们解释了"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内涵: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中学。"又说:"事该怎么做便该怎么教,该怎么学就该怎么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学做合一。""做"是核心,"做"是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以"做"为中心的理论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学习,其实就是师生双方"教学做合一"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教学是做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探寻出路。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重视引学生自己"做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时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找出规律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15.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善于解题".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决定着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数学教师要充分地发掘和突出解题过程的基本特点,努力渗透数学思维方法,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实现解题教学从题海战术中的突围.1.数学课应当"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十分强调让学生"自得",他们认为只有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得到的知识才会掌握得牢固,领会得深刻,应用时才会得心应手,这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学生学习解题的过程,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简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含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其实是来源于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它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这有三层意思:一是指目  相似文献   

17.
崔桂根 《教书育人》2012,(26):63-6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学理论的精髓。陶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是一个整体,其中"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做上教,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作为学生,要在做上学,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因为不在做上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能在现实社会中"做"。这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非常吻合的。他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作为专业教师,我在从事导游专业的教学中运用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艳 《考试周刊》2015,(10):173+64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主张,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下面本人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一谈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