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乐 《华章》2010,(28)
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但它们的许多基本观点同样可以在中国古代哲学、传统译论、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理论中找到.因此,重要的是找出中西方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本质差异.在关注西方理论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我们自己传统文化中同样宝贵的东西.此外,中西方语言、文字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则是我们学习、引进上述西方理论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两大分支 :一方面是以研究我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为主 ;另一方面是以研究西方的翻译理论为主。从翻译理论的角度上看 ,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 ,引介西方的翻译理论为我用 ,构建以本族语言文化现实背景为依据 ,并能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中国翻译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左津毓 《现代英语》2023,(14):116-119
针对英语文学作品来说,其中存在诸多艺术语言,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艺术语言翻译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具体来说,艺术语言翻译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作的意义,还需要在形式和风格上保持一致,以使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原作的艺术价值。因此,研究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艺术语言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文章从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入手,围绕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旨在为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或是在同一种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发展的过程。翻译,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作为推动中西方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催化剂,也逐渐显示出其超凡的重要性。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在翻译的研究中,习语也彰显了其特有的魅力,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大量存在。在英语中,习语包括谚语,俚语,固定短语和惯用表达等。本文将从习语的翻译的角度,简析功能对等性理论在在习语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对于翻译的研究和争论也从未停止过.它到底是艺术还是自然科学呢?语言学对翻译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如何看待我国的翻译体系和外国的翻译体系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翻译既可以是艺术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它应该是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要想翻译到位,语言学的知识必不可少.最后,对待西方翻译理论的问题,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我国现代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6.
孙贝妮 《考试周刊》2009,(34):39-40
翻译界一直呼吁“翻译科学”或者“翻译学”的建立。然而,关于建立这一学科的重要问题——翻译的本质问题,学界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一步讨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说明了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翻译的趋势。归纳认为翻译并非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翻译研究或可视为一门科学,但翻译活动却是一种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7.
再议翻译     
徐萍 《考试周刊》2012,(62):25-26
什么是翻译?翻译的目的和本质是什么?怎样做出理想的翻译?这些是任何一个翻译理论研究都不能避免回答的基本问题。随着翻译活动的发展,一系列实用的或科学的翻译理论诞生了。翻译也许是一种语言学的活动,因为它是将原语转换成目的语,但是如果我们停留在这一点上就必定会产生一些错误和误解。此外,一些文化信息和一些暗示也不能传达给读者们。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决定了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译者除了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和信息的传递外,还必须重视一些文化的意义。因此,翻译既是一种语言学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李萍香 《考试周刊》2011,(22):36-37
汉英旅游资料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化翻译,更是一种文化传递,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汉英旅游资料翻译的难度。变译理论的提出,使我们不再拘泥于全译的翻译模式。变译理论中不同翻译方法和变通手段的综合运用,为汉英旅游资料翻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自古以来的语言形式对等的局限性,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并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通过综述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以及主要理论可以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翻译行为的本质,使我们的翻译实践有更好的衡量标准,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联又称为"对子",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然而对联语言的独特性却给我们的翻译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若从语用学理论为视角,分析在跨文化交际采用活的翻译对策,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联语言组织形式和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以达到传播对联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依据,中西方的翻译理论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提出了各种不尽相同的观点。本文回顾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指出我们不应用一种绝对的、纯客观的标准去衡量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2.
常焕  赵艳利 《考试周刊》2010,(53):33-34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也就是说,翻译作为语际交流,它不仅只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移植的过程.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价值标准、审美取向、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因此,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工程文献翻译实践中普遍存在用语不规范、信息传达不准确的现象。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要求”指导着整个翻译过程,在该“要求”的指导下,工程词汇的翻译应保证前后译文的一致,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译文语言的规范性,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西方语言及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电影字幕翻译在很多情况下很难遵循传统的忠实原则。本文以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一代宗师"字幕英语翻译,从语言、文化以及译者主体性三个方面指出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赋予了原作第二次艺术生命,实现了文化更深层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朱德芬 《文教资料》2008,(23):61-63
翻译界一直呼吁翻译科学或说翻译学的建立,与此同时翻译的本质问题却仍是一个急需澄清的问题.对该学科如此重要的问题学界远远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翻译并非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翻译研究或可视为一门科学,但翻译活动却是一种语言技能.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通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介绍,说明了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翻译的趋势,即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翻译.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种方法有利亦有弊.  相似文献   

16.
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载体,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支架。伴随着中西方社会信息的高度发展,我们对于语言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人们在中英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一道鸿沟。为了跨越这条鸿沟,我们必须对西方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以及译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翻译中的误译是不可避免的。而后殖民主义理论以批判的策略,引导翻译研究从语言的层面迈向了广阔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给予翻译深刻而具现实意义的揭示。我国的翻译研究要全面反思中外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从而找出一条基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又借鉴到西方先进翻译理论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对等翻译     
对等(equivalence)就是指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的描述。翻译是将原语(SL)表达的事物用目的语(TL)重新表达一遍,这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的表达就是对等。因此,翻译实际上就是对等的问题。对等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曾为古今中外许多严肃认真的翻译家所追求。虽然他们用词各不相同,概念也不一定都很明确,但对等泽论是近几十年西方翻译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这个热点转移到了中国,这一理论的引入使我国翻译界的理论焦点从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分歧中转移开来,为我国的翻译理论输入了新鲜…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由于种种原因,中西方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而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正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一种体现。在翻译策略上,译者可以“功能相当”为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译、意译、直意综合、加减和加注等方法来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传递,是文化交流的艺术。本文试图从翻译的一些常用方法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着手,通过一些成语翻译实例来提出进行英语成语汉译必须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