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分式运算是初中代数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中考的热点,旨在考查计算能力。分式的化简求值是一种重要题型,通常情况都是按照加、减、乘、除的顺序先将分式化简,然后再将指定的字母的值代入求值,但在近年的中考题中,出现了一类"改良"化简求值题:即分式化简后,字母的值并不确定,而是让考生按照一定的条件自己选一个合适的值代入求值。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一章中,关于“1”的应用非常广泛,“1”经常出现在关于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证明中,它的变换对解答这类题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就对这类题目中的“1”的变换作个总结。  相似文献   

3.
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是三角学的一类基本问题,也是一类重要题型,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通常有给角求值、给值求值、给式求值等类型,其中给式求值相对难度大一些.本文拟对给式求值问题予以总结和探讨,供各位同仁在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斯符号[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在"希望杯"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带有高斯符号的问题.现基于高斯符号的几条基本性质,以"希望杯"数学竞赛中的几道问题为例,对带有高斯符号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归纳、梳理,其中包括关于高斯符号的基本知识、关于高斯符号的求值问题、含有高斯符号的议程等,并对各类问题的解法及注意点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5.
冯凌 《考试周刊》2013,(39):10-11
"1"是人们非常熟悉,但又很奇妙的一个数字.高中数学中"1"的应用广泛,多类高考题型都涉及了它的变形、代换."1"是一个多面手,在不同的问题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解题中灵活运用"1",对攻克高考题,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解题思维和方法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高分考生落选,这种现象在每年高考招生录取期间都屡见不鲜。优秀的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某些高分考生志愿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成为高考航程中危险的"暗礁"。笔者在多年的高考招生录取检查工作中,接触了大量高分考生志愿案例,现结合一些个案解析,提出几点关于高分考生志愿填报技巧的意见,希望能为刚扬起高三征程风帆的2008届考生们早提一个"醒"。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三角函数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三类求值问题,即"给角求值"、"给值求值"和"给值求角".第一类相对简单,以下就实际中编题出错的一个问题谈谈如何解决三角中后两类求值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齐次式"在高中数学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对"齐次式"的处理关键是化二元为一元,即化繁为简,化陌生为熟悉。下面我们从多种题型中玩转"齐次式",去感受多题一解的奇妙。1.齐次式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1.1齐次式在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中的应用例1已知α是三角形的内角,tanα=  相似文献   

9.
<正>三角函数作为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的求值问题在考卷中出现的频率颇高,主要可归类为:给值求值,给值求角,给角求值三大类.2012年高考结束后,笔者对江苏卷进行了研究,卷中的11题与15题就是两道求值问题,它们分别作为中低档题的形式出现,但根据考生的反映可知答题情况并不理想,本文对这两道试题给予剖析,并对三角函数中的求值问题做一盘点.  相似文献   

10.
刘桂华 《高中生》2011,(24):24-25
考点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命题走向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主要集中在: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一个三角函数式的值.解答此类问题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已知条件求出相关的角,再代式求值;二是解题过程中不求出角,而是寻求已知与结论之间的角的联系,借助三角公式求解.  相似文献   

11.
近年中考题、竞赛题中常有分式求值问题,其特征是题型小,求值难度大.但是若能巧妙应用所学知识,注重技巧性的探讨,则易化繁就简,使问题迎刃而解.下面略举几例. 一、抓住分式求值问题中已知式的连等特征,巧妙利用式子中可取的特殊值,达到求值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近十年的浙江高考中,"历史开始"类试题占有一定分量,在题量和分值上稳中有增。题型上以选择题呈现,以备选项方式进行考查多于直问式考查,并且多为干扰项。考生如能准确把握以上特征,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巧用对称式"x+y和x·y"相应变形计算,可以解决一些有关x、y的代入求值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1的应用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关键是如何应用得妙不可言.从小学我们就认识了1,从小学角度认识1是最小的整数.再稍微深点认识就是1是一个整体,而这一整体在高中数学解题中又蕴含了整体思想.1也可以说是一个角正弦与余弦的平方和,也可以理解为正切与余切的积.还有很多条件求值的题目也可以运用对1的转化.1的应用很广泛,可以贯穿整个高中数学.本文将结合高中数学几大重要思想方法从三角函数、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等多方面对1进行巧妙地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综合能力测试"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能力主要不是对事物的结果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而是注重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解答这类问题,构建物理模型是关键,而且是难点.由于情境新颖,原来储存在头脑中的模型无法直接应用,完全要凭借自己的思维品质来构建模型,对考生的能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中的"最"和"第一",通常都是历史的转折点或时代的开端,而这些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又扮演着"题眼"和解题关键点的角色。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些方面的考查屡见不鲜,例如:2007年全国卷Ⅱ的第16题,2006年全国卷Ⅰ第21题,2004年全国卷Ⅱ的第12题、19题,2004年全国卷Ⅲ的第22题等等。笔者现将历史教材中有关这方面考生易错的知识点归类整理,供考生高效备考。  相似文献   

17.
曹武 《新高考》2008,(11):35-35
题目求sin~220°+cos~250°+sin20°cos50°的值.这是1995年的一道高考题,属于三角函数求值问题中一种常见而重要的题型——给角求式(值).注意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笔者在此提供六种解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对某些看似与数列毫无关联的三角求值问题,若已知条件含有或可以变形整理成为"ab=G2"或"a+b=2A"的特征式,则往往可以通过构造等比或等差数列,来改变问题的原有结构,实现三角向代数的转化,达到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本文略举数例介绍如何构造等比、等差数列,解决此类三角求值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对偶思想,有时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所谓对偶式,就是成对出现的对称结构.在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中,如果将某个三角式中的角的关系转化为同角互余的弦值,那么得到的式子叫做原式的对偶式.在化简求值或证明一些三角函数问题时,如果能灵活地运用对偶的数学思想,合理地构造出对偶式,并对原式和对偶式进行和、差或积的计算,我们就可以使问题得到巧妙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三角函数的历届高考热点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三角函数(主要是正弦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值域与最值等)和图象变换,二是三角式的化简、求值、证明.主要考查考生掌握性质和公式的熟练程度,恒等变形的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