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金香 《出版广角》2018,(14):68-71
2014年开始,移动短视频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社交手段,人们用它记录、分享当下的生活,其还成为某些新闻事件的记录方式和传播方式.由于移动短视频对网络环境的适应和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到2016年,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更是出现井喷式发展.对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进行研究,探寻其兴起的深层原因、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具有充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宁  宋戈 《青年记者》2015,(5):84-85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由多方混战逐渐形成合纵连横、强强联手的格局。目前,行业进入良性竞争发展阶段,网络环境的良好发展、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视频网站在移动客户端的推动,共同促进视频网站快速发展。PC端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趋于稳定,观看视频移动化和观看时间碎片化已成了用户的观看习惯。多屏时代的到来正在引发用户更多的需求,同时也为视频网站行业如何探索新的营销策略提出了要求。不过应该看到,  相似文献   

3.
柴威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37-138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视频监控需求大幅提高,手机移动监控会以独具一格的优势,成为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市场上的新贵,让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各行业领域需求不同,它还将需要一个不断开发大步前进的一个局面.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发力的头部领域.通过"互联网+"、5G技术支持,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为广大受众接收消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在短视频模式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各种娱乐类、资讯类视频也不断占据人们碎片化时间,移动短视频快速火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重点以移动端为基础,选择具有碎片化特点的视频传播方式,确保信息传播符合用户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5.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数据传输边际成本的降低,依托我国巨大的网民红利,国内移动短视频平台强势登场,拉开移动短视频社交的序幕。移动短视频提供给用户全新的视频制作体验,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营造了新形式的舆论场和内容经济,但盈利模式依旧不明晰,留存用户成本高,流量费用高昂。本文对UGC进行了界定,梳理了移动短视频的特征和发展历程,通过对移动短视频发展规律和特色的分析,提出UGC模式下移动短视频发展屏障的解决对策和未来发展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短视频以时长“短”和内容“多”的优势,拥有大批的受众,且趣味性强的内容很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闲暇生活。然而要使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的短视频能够稳定发展,需要其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例如,后期制作、场景变换、镜头设计、背景音乐选择等多角度创新。本文介绍了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的短视频内容和受众范围的特点,找出了短视频目前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根据不同角度的创新也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短视频平台发展提供了沃土.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对短视频平台具有较高的用户黏度,甚至呈现出"成瘾"现象.研究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和依附理论出发,对青年群体短视频成瘾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短视频平台的内容能够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娱乐、信息和社交需求,也是造成其成瘾的关键因子.同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文章结合青年群体的特点,就如何助力青年群体戒除短视频之瘾,提出了平衡短视频与现实世界关系、重塑对短视频的认知和构建个体替代行为等三个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伴随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移动端设备更迭和交往形式多样化作用下产生的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渠道之一。移动短视频的快速崛起,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娱乐形态的多元化。而移动视频中生活类美食短视频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至极,它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画面和娱乐化、大众化的内容形式,吸引了大众的注意。本文以抖音生活类美食短视频“麻辣德子”为例,从其内容发展及运营策略两方面进行阐述,探索生活类美食短视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期为生活类美食短视频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08,(7):29-29
随着对带宽需求的增加,通信技术的发展一度出现2.5G和2.75G的中间过渡代。当3G移动业务刚刚迈出脚步,就出现了支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格式的传输技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与此同时,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数据速率标准4G概念也开始出现,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和卫星系统等,将是多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也是宽带接入IP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型广告模式——移动视频广告应运而生,并凭借稀缺的价值、超高的点击转化率等优势一跃成为广告业界新宠.面对受众日趋个性化的需求,移动视频广告面临诸多挑战,还需以多元化传播样态抢占市场与流量份额.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国内移动短视频应用广泛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移动短视频发展状况,从移动短视频自身媒体价值、与新闻业的互惠互利、与广告业的共谋发展以及与多行业技术的融合四个方面,探讨了移动短视频在我国融合发展的新方向,为移动短视频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  相似文献   

12.
移动传播时代,短视频蓬勃发展,传统媒体进驻短视频平台以求融合创新,进而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本文基于对《新京报》在短视频领域的特色和经验的分析,以其为缩影,探索传统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策略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竖视频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视听所呈现出的一种全新的表达样态。本文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下,阐述竖视频传播特征,分析竖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对用户心理需求的满足及遇到的发展瓶颈,并对这一新生传播样态的创新点进行总结,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使竖屏模式更能满足手机用户的习惯及碎片化阅读和传播的需求,同时,竖屏模式的广告转化率也更高。随着竖屏在国内外视频网站的应用越来越火爆,以信息和内容为主的短视频开始向竖屏剧迭代,虽然竖屏不会完全取代横屏,但竖屏剧必将成为移动传播时代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多样化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为主流媒体带来机遇与挑战,人民日报搭乘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快车,率先进驻抖音短视频平台。研究新时代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民日报”抖音号作为主流媒体短视频的成功典范,其传播策略紧扣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和多样化移动终端的特性。本文采用随机抽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例,总结出“人民日报”抖音号短视频作品具有“正能量的主题选择”“平民化视角”“共情式呈现”三大特征。进而将其置于“5W”视角下考察,得出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必须遵循的三大策略:明确主流媒体的定位、创作高质量视频内容和密切关注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6.
罗丽霞 《视听》2018,(11):127-128
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短视频成为2018年发展最为迅速的应用之一。短视频APP使用频率增高,用户数量逐步增加且参与度高,在带来大量移动短视频原创内容的同时,也形成了移动短视频的乱象,管理难度加大。在三大互联网巨头入局以及大量资本投入的影响下,移动短视频凭借着自身优势迎来了下一个互联网风口。  相似文献   

17.
刘一 《视听》2022,(3):138-140
竖屏视频凭借其更适配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的使用需求,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上.作为竖屏视频领域的典型代表,抖音平台上的竖屏视频所发挥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视频的传统功能,而是扩大到人际交往、社会交往等更大的范畴.竖屏视频呈现出的人性化、重视用户感官体验、追求用户心理平衡等特性,也是在将竖屏视频的社交属性放大...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移动短视频的传播也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短视频就是短片视频,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内容传播形式,视频时长不会超过五分钟。在现在的网络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通过短视频分享日常生活或者售卖商品,这种形式逐渐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当中,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增添了乐趣,也丰富了人们购买商品的形式。移动短视频的传播过程中具有传播速度快、时长短、生产成本低等多方面的特性。移动短视频与媒体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可以互相促进彼此之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19,(14):6-7
方韵:视频网站发展的十余年间,站在了互联网发展的风口,遇上了移动端发展的红利期,但也遭遇了金融危机的寒冬。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视频网站中有的成了资本博弈的牺牲品,有的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得不遗憾退场,有的借助资本雄厚的后台成为天生的“富二代”,也有的早早就融资成功具备了雄厚的实力。日益激烈的版权竞争、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产品需求的增加标志着视频网站即将迎来下一个春天。社群化将成为视频网站平台构建的标准,个性化将成为视频网站文化运营的准则,品牌化将成为视频网站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构建自己的品牌成为视频网站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全国新闻媒体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指引下,三网融合进程加快,为移动互联和视频通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移动互联和视频通讯,可以为媒体节省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加速信息沟通,是媒体业务实现转型升级以及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的新技术,并以此为基础为社会和个人消费用户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更便捷和更强大的应用和服务,同时带给他们无缝和全新的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