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影视剧植入式广告为研究对象,从植入式广告的定义和优缺点出发,分析了植入式广告的多种植入方式,并建议从平衡植入式广告商业性和影视剧文化艺术性、广告信息刺激强度、影视剧选择、植入方式等方面入手,做好植入式广告。  相似文献   

2.
从传播学视角看我国影视植入式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新闻前哨》2011,(2):92-95
近年来,影视剧植入式广告成为我国广告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广告形式相比,它不是直接推销产品而是将商品或服务信息结合影视剧剧情,以非广告的表现方法,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悄无声息地进行传递。然而,泛滥成灾的植入式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影视剧本身的欣赏,而且失去了对受众的影响力,造成了传播效果的迷失。本文从传播活动的五个环节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影视剧植入式广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办法,以促进我国影视剧植入式广告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柳 《传媒》2015,(2):64-66
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却取得了飞速的增长.与传统影视剧的植入式广告相比,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在传播特点、运作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在分析原有植入式广告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特点,提出了适应当前传媒生态环境的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运行模型,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更好地研究与运用植入式广告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剧中的植入式广告,作为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尚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但已经显示出有别于传统广告的风格与特点。本文就我国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情况加以分析,重点论述当前影视剧植入式广告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相似文献   

5.
本文力图用消费主义理论对电影植入式广告进行文化分析。首先指出电影植入式广告蓬勃发展的原因是消费社会下广告商与电影行业的合谋,然后分析电影如何通过植入符码对观众心理、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将电影观众推向商品消费者角色的转换。最后文章也对电影中消费主义泛滥,非适度植入广告进行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6.
徐协 《新闻界》2007,(1):95-96
广告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指在广告传播中,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基本诉求点,以体现相互关爱、理解、尊重为己任,倡导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7.
吴芳 《新闻前哨》2013,(6):97-97,103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型广告形式被广泛应用到影视剧中,但影视剧植入式广告也要尊重受众所具有的审美意识。本文从审美视角下的五个审美规律出发,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影视植入式广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朱剑锋 《新闻世界》2011,(8):214-215
在电影、电视剧中插入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广告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普通受众在满足物质追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再加上中国影视业的蒸蒸日上,看电影、电视剧的人越来越多,受众群逐渐扩大。所以很多广告商开始把广告投入到影视剧上,但是影视剧植入式广告也会受到受众解读方式和传媒性质的制约,影响其传播效果。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电视剧中植入式广告进行分析,以期为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迟强 《东南传播》2010,(7):131-133
本论文将广告视觉文化纳入消费社会这一语境下进行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广告视觉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隐患给予关注和思考。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广告视觉文化成为商品拜物教的布道者;从符号学视角来看,广告视觉符号在日益丰盈繁杂的同时,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危机;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透过广告文本对"文化平等"与"文化民主"的制造表象,社会文化的深层次隐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李秋红 《传媒》2019,(8):48-49
当前,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植入式广告越来越多。如何理解、看待植入式广告?采用植入式广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植入式广告的前世今生广告植入,顾名思义就是广告商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剧、动漫、综艺等节目产品中,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进而达到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广告跨文化传播进行解读。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分析中西方广告在精神文化上存在显著不同,指出在推行消费文化上,中西方广告则在根本上一致,在跨文化传播中虽然表现出多样性,但根本目的不变。就行业文化而言,西方广告从广告作品、广告公司、广告制度上多方影响着中国广告。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告必须充分恰当地利用中国本土文化,并从广告主体和广告客体两个方面为中国广告创造宽容、健康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2.
鞠惠冰 《现代传播》2002,(1):106-108
传统广告的诉求点是产品诉求 ,而现代广告的诉求点是形象诉求。广告中出现的内容大多为一种符号信息 ,一种人与物关系的建构。广告传达给受众的东西日益充满了社会意义与形象网络。广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能动的构造作用 ,人们买进一种商品 ,同时也买进了一种观念。广告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人的身份 ,确定了人本身。  相似文献   

13.
影视剧植入式广告是将产品或品牌融入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作用于观众意识的宣传手法,它悄无声息地将产品和品牌形象等信息送达每个影视作品受众,让人在对影视剧本身津津乐道的同时接受了广告。在植入广告的同时,制片方当然也就从中获益,正如美国CBS主席的预言:美国主要电视网的电视剧将有75%的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  相似文献   

14.
居民的媒介消费金额与媒介产品的盈利模式有关。不同媒介产品的盈利模式有较大的不同,广播、电视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售卖广告,依靠免费内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取广告收入,因此居民在这两种媒介上的直接消费金额为0,更多的支出体现在时间上的消费。对电影来说,尽管目前存在有植入式广告、衍生产品开发等盈利模式,但是电影院线的票房收入依旧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人们必须付费才  相似文献   

15.
魏雪飞 《东南传播》2010,(11):98-99
利用热播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对粉丝进行引导、教育与宣传,激发其对剧中人物个性、生活方式等的模仿与学习,逐步培养追随者对剧中展示的各类服饰、用品的消费需求市场,是互动营销时代硬性植入式广告之外,商家们关注和开发的又一潜藏性商机。由“谢耳朵T恤”引发的粉丝狂购现象即是最充分的成功案例佐证。本文通过对“谢耳朵T恤”现象的思考,聚焦于影视剧粉丝群在自我身份认同过程中创造的流行文化消费,并对这种粉丝文化视阀下的新丽机模式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戎彦 《今传媒》2011,(8):143-145
随着植入式广告在实践中的发展,植入式广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这些新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宏观视角立足于创意产业背景,植入从"寄生"走向"融合",同时,植入已经上升到策略的高度;微观视角则分析了植入内容与方式的变化。文章以影视剧(特别是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对植入式广告最新变化有较为深入的把握,从而为这种未来主导广告形式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戎彦 《报刊之友》2011,(8):143-145
随着植入式广告在实践中的发展,植入式广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这些新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宏观视角立足于创意产业背景,植入从“寄生”走向“融合”,同时,植入已经上升到策略的高度;微观视角则分析了植入内容与方式的变化。文章以影视剧(特别是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对植入式广告最新变化有较为深入的把握,从而为这种未来主导广告形式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广告定位、广告设计、广告效果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文化消费影响下的广告变化,考察了文化消费下的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杨光  石磊 《编辑之友》2021,(10):80-86
短视频翻拍经典影视剧是近年来短视频创作的潮流之一.它以集体记忆吸引用户的关注与参与,助推情感消费,带动经济变现.媒介场景的创新和翻拍文本的"生产性激活"触发了用户的情境沉浸,并带动了情感消费与意义消费下沉延伸至个体日常的文化实践中.在欲望表演与言说狂欢的叙述策略背后,被解构的经典影视剧形成诸多语义场,反哺主流文化的意涵,刺激亚文化消费的流行.短视频翻拍存在创作的低俗化、雷同化、过度演绎、版权纠纷等问题,需要创作者、管理者与受众等多方合力,共同解决,从而为短视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相似文献   

20.
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广告传播凸显着广告图像消费的景观,其实质是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的阶级对缺乏文化资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宣传。图像叙事是图像消费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图像叙事与图像消费的合谋建构了平凡而世俗化的广告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