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形态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艺术完美地将高科技与艺术结合起来,并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形态包括数码艺术、网络艺术、影像艺术、移动媒体艺术等形式。新媒体艺术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用显著,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产业合作、业务创新及商业模式探索将成为新媒体艺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网络新闻的写作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为苍 《新闻界》2009,(2):76-78
本文论述了网络新闻的艺术特征、受众的心理预期、写作艺术以及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养等.  相似文献   

3.
王燕 《新闻爱好者》2012,(21):90-91
随着互联网传播、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新传媒的发展,网络艺术将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网络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网络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应用。就目前而言,网络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应用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通过文化传播,实现网络艺术的文化价值;通过学校教学,构建网络艺术的学科教育体系;通过网络艺术教育,实现传统艺术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4.
杨斌 《传媒》2014,(13)
本文以50个国画艺术微博为样本,通过对其数据分析,总结了其传播现状,论述了微博对于传统艺术传播的重要意义,即网络新媒体与传统艺术的结合,能够有力地推动传统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并促进其更好地为大众所理解和感知。  相似文献   

5.
音乐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当下音乐艺术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形式对音乐艺术的创作本身带来深远的影响。文章探讨了音乐网络传播与音乐创作观念的更新,使人们能正确认识网络传播与音乐艺术发展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柳兴龙 《大观周刊》2012,(28):50-50
随着艺术品消费的发展,艺术经济活动的多样化,消费人群的大众化,艺术品消费需要艺术批评作为有力的舆论影响消费者和收藏者。本文就对其艺术批评与艺术品消费的关系进行论述,并从艺术批评的概念入手;从现象到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丽媛 《新闻战线》2015,(4):193-194
平面设计是从人类历史发展之初开始的,平面设计艺术从人类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的一刻便开始诞生了。平面艺术在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将数字化网络新媒体作为主要代表。目前,新平面设计正朝着二维与三维交互性的方向发展,这种新平面设计目前融合当代媒体艺术中的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笔者结合自己在平面设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运用数字网络化、交互性新媒体艺术等概念,对平面设计与当代新媒体艺术之间的融合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介环境下动画美学变异的背景 1.媒介环境的驱动 大众传播的结构和特点从来都对艺术行为美学特征的变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对人类生活的深度干预,对文学、美术、音乐、电影、动画等艺术门类的艺术效果都产生了可见的影响,尤其动画艺术更是在网络时代快速地改变与拓展着其美学维度。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孕育着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的生成,促进了艺术信息的迁移、艺术手法的创新、艺术经验的积累。网络艺术既是作品形态的网络化,也是创作手段、创作方式和创作思维的网络化,依其网络化程度差异,可将网络艺术分为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艺术作品的网络创作和发布、计算机艺术的网络化三种类型。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形态,个性化和综合化是网络艺术的经典特征,互动化是其交互特质,虚拟性和短暂性是其多元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严凌辰 《新闻传播》2021,(7):113-114
网络直播节目是随着社会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型节目形式,网络直播节目与受众间有更加高效的互动性,更具亲民性也更加碎片化。总的来讲网络直播节目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录播节目形式以及电视直播形式,其优缺点也十分明显。而网络直播节目的主要艺术形式对受众的心理感官存在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视听语言等艺术手段给予受众更好的观感是当前网络直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网络直播节目的特点展开讨论,并阐述网络直播节目艺术呈现形式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介平台日趋多元化的发展,使线上教育和艺术文化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人文艺术从传统教育模式中释放出来,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与教育模式。同时,新媒介生态系统的特性又给人文艺术科普在内容把控上带来了许多影响。如何更好地发展网络人文艺术科普,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音乐与影视相结合产生出了影视音乐,它既具有音乐的艺术形态,也具有影视的特质。在影视艺术中,只有将影视画面与影视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显示出影视作品的真正韵味。本文将对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艺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萍 《新闻知识》2006,(12):69-70
网络艺术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将已经存在的传统艺术作品通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进入互联网络,这被称作“网络艺术”,相当于传统本的数字化;一类是直接在网络上“发表”或称“首发”的艺术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计算机特殊软件生成的艺术作品,比如电脑自动“创作”的小说、音乐、绘画等作品。由于网络艺术具有个人性、综合性、动态性、交互性、虚拟性、可下载性、可无限拷贝:等特性,因此,它天生具有较传统艺术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其艺术门类也就远非传统艺术所能涵盖,大杂烩式的艺术发展空间同时也给艺术消费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艺术产业化的趋势十分看好。但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开始显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分析表明,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受众媒介素养偏低,媒介素养教育不足有关,本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辅助区分号及其相关著录信息的认识与运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目前图书馆所编制的各行其是、五花八门的辅助区分号状况,广阔报它的实质,提出了罗易于规范,同一,操作的辅助区分号设置,并论述了索书号与文献编目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俊 《现代传播》2024,(1):92-103
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的联动是一对经典关系,二者的共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技术与艺术的同源;二是技术与艺术的分流;三是技术与艺术的再度汇合。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含网络视听和数字艺术)等艺术形式在内的传媒艺术,其发展历程体现出不少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联动发展的生态和规律,特别是在技术与艺术的分流、再度汇合两个阶段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在未来,随着AI、VR、AR、MR、XR、5G+、8K+、IoT、BT等科技的不断发展,传媒艺术的理论研究有责任快速捕捉到科技与艺术联动背后的本质、规律、特质等具有普遍性阐释力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16.
德国现代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早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以<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为题的论文.文章从艺术生产理论出发,从制造技术的角度,剖析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别,并以照相术以及电影为主要讨论的对象,论述了技术革命在当时所孵化的新的艺术样式--机械复制艺术.  相似文献   

17.
黄玮 《新闻爱好者》2011,(5):147-148
本文从西方历史文化发展的背景展开论述,着重对西方艺术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美术进行比对,探索共性,通过文化艺术的广角镜头去走进西方艺术世界,以期提高读者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洁 《云南档案》2008,(1):46-47
本文论述了艺术档案与艺术创作研究所的关系,以及保存和利用艺术档案对当地文化事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玮 《新闻爱好者》2011,(10):147-148
本文从西方历史文化发展的背景展开论述,着重对西方艺术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美术进行比对,探索共性,通过文化艺术的广角镜头去走进西方艺术世界,以期提高读者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程琼 《新闻前哨》2014,(1):75-77
新媒体时代,网络涂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网络涂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让更多的人接触和欣赏到艺术作品,这正是网络艺术的魅力所在。本文通过网络涂鸦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并以网络涂鸦作品为例,分析了网络艺术的特征及其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