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胜  杭小童 《今传媒》2012,(5):82-83
"媒体融合"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所有的媒体都在用崭新的眼光去审视自身的地位和发展前景。陕西地区的广播作为中国广播的发源地,曾在上世纪60~80年代以真正的强势媒体的姿态一呼百应。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的普及,再加上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覆盖市场,陕西地区传统媒体特别是广播媒体受到严重的挤压。本论文以陕北农村地区为着眼点,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并分析"媒介融合"给陕北地区广播媒介的发展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
郭笑 《传媒》2019,(9):24-25
陕西农村广播是全国首家专业对农广播,"关注百姓、服务三农"一直是其宣传报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陕西农民学科技、促增收、快致富不可或缺的专业频率。在融合新媒体方面,陕西农村广播官微已经拥有忠实用户5万人,节目开通11个QQ技术群,吸引忠实粉丝3万人,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广播、微信、视频直播为主的为农服务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陕西农村广播三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年前的3月28日,陕西农村广播正式开播。作为全国首家专业对农广播频率,她的开播引人关注。在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城市时,她成为一朵奇葩。三年,陕西农村广播这朵奇葩花开别样红。三秦大地的农民视她为亲人,说“一日不听农村广播,就像饭菜盐不足”。2004年10月,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全面介绍陕西农村广播的情况和经验,评价“陕西农村广播很对农民心思,办到了农民心里,办到了农村急需上。作为全国首家省级电台专业农村广播频率,他们的经验值得重视。”省委书记李建国批示“希望本着三贴近的要求,把我省农村广播办的更好”。在陕西人民广…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28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正式开播。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电台面向“三农”的专业广播.运行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树立了品牌形象。在2003年底.由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所做的陕西广播媒体收听调查显示,陕西农村广播综合排名名列前茅,节目的收听率及听众对节目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指标均很高。  相似文献   

5.
夏野萍 《视听界》2014,(6):107-108
面向"三农"的农村广播曾经在广播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体发展呈现多元化,受经济利益驱使和体制转换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广播陷入了发展瓶颈,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媒体先后崛起,农村广播日益被边缘化。一、农村广播是农村宣传的主要阵地(一)农村广播及时传播创业信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今媒体的发展虽然迅猛,但城乡之间还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县级广播媒体如何生存与发展?一直是困扰县级广播同行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提高县级广播媒体的地位,拓展广播媒体的发展空间,放大频率优势是关键。一、在媒体竞争中彰显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好的个性能彰显出这个人的魅力,是这个人的标志。那么,广播媒体的个性从何而来?怎样得来?本文认为,作为县一级广播媒体,其个性定位应该是面向广大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并在媒体的竞争中充分彰显这一独特个性。作为农村广播,主流受众是农民。所以,我们在  相似文献   

7.
说农民话的陕西农村广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农村广播是2003年3月28日正式开播的.作为全国第一家面向三农,以农民为听众对象的广播频率.开播两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2003年.2004年两年由专业调查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陕西农村广播的综合排名排在陕西广播媒体的前列.节目的收听率以及听众对节目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捅标都很高。2003年,广告收入是300万元.2004年广告收入达到了700万元.今年的广告创收计划是900万元.两年的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李雷  周翔  魏罗撒 《中国广播》2014,(11):51-53
本文结合陕西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实际运营情况,以媒体资源品牌化为切入点,对陕西故事广播的节目资源、受众资源和活动资源品牌化的战略执行及进程,进行逐层分析,对全媒体媒介环境下广播媒体的兼容与拓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9.
贺蕾  倪俊 《今传媒》2016,(4):82-84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广播作为传统传播媒介,在新时代需要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扩大自身影响、抢占广告份额,是需要每一位广播媒体从业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陕西广播电视台现共有10套广播频率,探讨广播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继续发展前进的路径,广播电台与新媒体更好融合的举措,这也是摆在陕西广电人面前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中国13亿多人口的近一半在农村,拥有6.74亿的农村居民是广播媒体不可忽视的受众。在大中城市的广播电视有一个大发展、好基础的情况下,应该不失时机地把发展广播电视的注意力转向农村,转向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促进这些地区广播电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增强和改进对农村的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11.
初试莺啼便不同2003年3月28日,踏着春天的脚步,陕西农村广播走进了三秦大地2000多万农民朋友的生活里。一位听众在来信中动情地写到:“农村广播的开播,第一次把农民的平等民主权、参与媒体权等等很多公民的平等权予以实现,了不起!也正因为如此,农村广播拥有最广泛的听众群,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白群力 《新闻知识》2006,(12):18-19
2006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广告创收超过1亿元大关,这是陕西电台建台57年来最辉煌的收获,也是陕西广播人的骄傲。在陕西这个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地方传统媒体的陕西电台,跃身于全国电台“第一方阵”的现象和成就,引起媒体同行的高度关注和思考。就此,我想从内在原因上作以下分析。一、陕西电台始终坚持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本世纪初,陕西电台有4套节目,1000多万固定资产,广告增收仅够当年全台费用。时间仅仅过了5年,陕西电台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一届台委会领导班子在摸清底子和省内广播听众实情…  相似文献   

13.
《新闻知识》2004,(8):16-16
最近,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改革再结硕果——以“新闻传播速度最快、新闻信息承载量最大、收听人数最多”为目标的陕西新闻广播于7月28日正式开播。这标志着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以新闻广播为领头雁、各专业频率优势互补、比翼双飞的广播发展新格局已经成型。 近年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锐意改革,按照“专业化办台、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交通、经济、生活、文艺、农村、音乐等专业广播相继成立,陕西广播已经跻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已呈走出低谷、快速发展态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的中部地区,要跟上全局发展步伐,就必须着力打造广播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制约中部地区广播发展的关键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广播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广播要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发展;广播要与其他媒体相比较而存在,相互竞争而发展;广播要在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中发展。事实说明,媒体在自…  相似文献   

15.
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新媒体广告收入逐年增加,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媒体市场被分流。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满足网络时代的受众需求,广播媒体加快了与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融合步伐,揭开了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序幕。本文通过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现状以及对下一步发展趋势的探究,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广播媒体必须与新媒体融合才会有更大发展审问的卿..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广电改革进入深水区,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台以市场经济体制试水调频广播,与电视、微信和网络等新媒体捆绑发力,收效甚佳。实践表明:无论城市或农村,广播仍是符合现代社会潮流和广受人们喜爱的媒体之一。只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精心规划、丰富内容、善于经营,就能使广播这个"势单力薄"的"老媒体"绽放异彩,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面对第四媒体的挑战 ,广播应采取何种策略呢 ?1 .在充分发挥广播优势上下功夫2 .在第四媒体所未能企及的盲区上下功夫第四媒体虽然发展十分神速 ,但由于受接收工具和接收技术所限制 ,它的普及面仍是有限的 ,不可避免地遗下大片的盲区。经济不发达地区 ,特别是农村 ,广大受众接收信息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媒体。此外 ,广大的中老年人、妇女及少年儿童绝大部分也是第四媒体的盲区。我们传统广播要重视这个盲区 ,多多关注第四媒体还未企及的这一部分地区及阶层的受众 ,这样 ,就可以“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当然 ,重视第四媒体的盲区 ,并不意味着…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第六次将目光聚焦“三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给予“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给全国农村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3年以来,从陕西开办全国第一家农村广播,到现今24家省、市农村广播分布全国东西南北中,6年间全国对农广播蓬勃发展,以新的形象,面对广大的听众群体,以独具特色的节目内容成为广播业界新的生力军,农村广播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月18日-22日,由甘肃农村广播主办的2009年全国农村广播总监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19家专业对农广播频率的44名代表共同寻找农广“蓝海”,寻找乡村“钱景”。本届论坛以“坚持、坚信、创造、联合”为主题,共同探讨了对农广播频率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还将2006年成立的中国农村广播协作网更名为中国农村广播联盟,研讨农村广播广阔的合作和发展之路,交流打造特色频率、特色节目、特色服务,发挥定位优势和联盟协作的经验,切实把农村广播的发展提升到新的阶段,大力提高农村广播有效覆盖率、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宣传服务,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部分代表在论坛上的交流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唐俊 《新闻大学》2001,(1):73-74
都市广播是指面向大中城市居民的广播媒体,区别于农村广播和对外广播,以调频为主。今天,都市广播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如报纸滚动出版、电视早间节目以及互联网逐渐普及等。生存与发展之道仍然是扬长避短,走自己的路。依据广播的优势、都市听众的特点,结合国际广播界的动态,对我国都市广播的发展似可作出以下几点预见:  相似文献   

20.
白晓东 《今传媒》2014,(6):170-171
2008年至今,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火热展开,这不仅给"三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媒体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新平台,尤其是专业的对农广播,以其专业性、可听性、接近性等专业特质,在引导、宣传新农村建设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且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全国首家省级专业对农广播电台——陕西农村广播为例,分析了对农广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速信息互动频率;促进惠农新政落实;推进农民致富增收;促进农民观念改变;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