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斌 《新闻知识》2003,(8):33-35
比起公开采访,隐性采访(亦称暗访或秘密采访)是令被采访者及相关群体反感的事.因为隐性采访一般多用来采写批评报道,正是因其手法的"暗"、"隐"和"秘密",往往令被访者毫无戒备,在猝不及防之际,被采访者本不愿、不敢或不能公开的尴尬事便示于公众.于是,麻烦、纠纷甚至诉讼来了,这些都是隐性采访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电视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的采访。由于隐性采访是在他人没有戒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能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实质,因而电视记者在拍摄社会新闻或进行舆论监督时往往会采取这种手段。实践证明,隐性采访在显性采访无法获取新闻事实时对记者具有较大帮助,但必须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假如运用不当,就会导致新闻侵权,引发官司,更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手段谈一些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朱耀东 《视听界》2004,(1):80-8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记者隐性采访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的问题日益凸显。相对于显性采访,记者隐性采访获取的事实真实,画面、音响现场感强。但记者使用这一手段时往往忽视了道德与法律的约束,给当事人造成了伤害。所以,在隐性采访中,记者的自律和他  相似文献   

4.
杨欣 《今传媒》2013,(10):133-134
隐性采访往往被视为揭露黑幕或舆论监督的报道出奇制胜的利器,而隐性采访的赋魅与祛魅是相伴而生,这让隐性采访只能戴着镣铐"飞舞"。在梳理隐性采访的正负功能后,就如何规避雷区,充分展现隐形采访的魅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探知新闻事实、触及社会深层与底层、并进行自我保护的有效形式,也是显性采访的有益补充。对隐性采访的议论和评判颇多,有的赞之曰"记录真实的最佳法宝",有的贬之曰"不知死活的胡作非为"。在隐性采访过程中,如何对记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防止他们假借隐性采访之名,行新闻造假之实?媒体监督机关如何严格把关,建立隐性采访的防假机制?这些问题是理论界亟需探讨的。本文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入手,探讨记者隐性采访时的职业底线、遵循准则、操作方法,以及媒体监管机关  相似文献   

6.
正隐性采访的新闻报道以其直观迅速、真实可信吸引读者眼球,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青睐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媒体记者各显神通深入新闻现场报道。然而,我国的社会法制已日益健全,权利界限也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业内外一度也是争论不休,记者因隐性采访造成新闻侵权吃官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而,在隐性采访中如何规避新闻侵权,业内人士也越来越重视。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  相似文献   

7.
慎用隐性采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运用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等各种方式而获取新闻事实的行为。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得到的往往是比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舆论监督作用大,深受群众欢迎。一、隐性采访运用不当的弊端然而,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用得不当,不仅达不到记者的采访初衷,有时还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引起法律纠纷。从近年来大量的新闻实践可以看出,隐性采访的弊端正在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隐性采访”,通常是指记者不公开身份进行秘密采访或者化装采访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一种常用手法。隐性采访往往使媒体能获得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逼近事件真相,突出采访环境的原生态和“内幕”后的真实情况,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增强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  相似文献   

9.
陈军 《今传媒》2010,18(9):37-37,43
本文从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媒体为什么要采用隐性采访方式入手,分析了隐性采访作为电视新闻媒体记者正常合法的一种采访方式带给电视观众的视觉震撼;研究和辨析了在当前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记者进行"隐性采访"时应该注意的采用范围和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是电视新闻采访中被普遍采用的形式。隐性采访所获得的新闻事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与社会的"原生态",极具传播可信度。在电视隐性采访中,叙事过程主要有叙事取向与结构模式,报道原则规定了电视记者进行电视隐性采访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和采访纪律。  相似文献   

11.
隐 性采访使记者能够获得丰富详实的新闻素材 ,但是隐性采访只是新闻采访方法的一种 ,是显性采访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在目前的国家立法中 ,对于隐性采访也是没有成文规定的。隐性采访是不得已情况下对显性采访的补充 ,而不能事情不分大小、不分析具体情况与后果 ,滥用隐性采访。对此 ,国外有学者指出 :偷拍(录)采访是一种很吸引人的方法 ,但太过频繁地使用就会使这种技艺变成一种轻浮的小把戏 ;而在被错误地使用时 ,它就会使这一手法的价值降低 ,滥用它也会引来对此加以限制的呼声。由此可见 ,隐性采访不能取代显性采访成为采访活动的主…  相似文献   

12.
邓倩  徐翀 《传媒》2003,(12):51-53
近年来,隐性采访这种鲜活的新闻采访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记者广泛运用。目前,新闻界关于隐性采访的争议颇多,见仁见智。众所周知,采访的目的在于挖掘新闻事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隐性采访存在的根本合理性即在于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这一目的。在进行批评报道时,如果记者采取显性采访,亮明自己的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是很难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因此,把隐性采访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隐性采访的常识 所谓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  相似文献   

13.
隐性采访因其内容的真是性、鲜活性而颇得新闻媒体的欢迎.然而,法律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社会各界对隐性采访也各有看法.本文主要浅析了隐性采访的利弊问题,着重从利与弊两方面对隐形采访展开了详细探讨.本文的探讨对于媒体记者在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时权衡利弊得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波 《新闻通讯》2010,(9):56-57
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在不被采访对象知悉采访意图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活动,也有人称之为暗访、私访、偷拍或偷录。美国的“水门事件”被揭露,央视“新闻调查”等的成功均有赖于这种采访方式。不过,由于隐性采访方式的特殊性,在采访以及报道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法律问题,特别当被采访的对象是自然人时,  相似文献   

15.
所谓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运用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等方式获取新闻事实的行为.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将隐性采访定义为:"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相似文献   

16.
高峰 《新闻三昧》2008,(8):24-25
采访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采访对象、采访内容千差万别。很多采访线索是在采访过程中,不断被挖掘出来的,这就需要采访者能够准确地思考、判断,把握住新闻外延,挖掘出隐性新闻。所谓隐性新闻是相对于较为直观,容易被采访、发现的显性新闻而言,它是不太直观地藏于事物之林或埋于事物深处的新闻。要知道,任何人都想到、看到的表面新闻往往不是高质量的新闻,而少数人才能想到的深层次的新闻才是好新闻。  相似文献   

17.
张超  李园园  刘欢 《青年记者》2009,(16):28-29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瞒记者身份、隐藏采访目的、隐蔽采访工具而进行的一种非常规的采访方式。滥用隐性采访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隐性采访自产生之初就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有效的职业手段,成为当前新闻界热门话题之一。隐性采访的可行与不可行,各方人士各执一词。笔者就大家的讨论加以整理归纳,并得出一些粗浅的看法。隐性采访的特殊作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年新华出版社)将隐性采访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如今被新闻界评价为:“已经成为焦点类节目的有力武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形式。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是相辅  相似文献   

19.
何为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新闻学上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隐性采访在新闻界的实践已经有了比较长的历史。仅就采访行为的具体称呼上.相当长时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暗访、私访、微服私访、秘密采访、偷拍偷录、隐匿采访、隐形采访……所有这些,都曾经是对隐性采访不同的称谓。目前,虽说隐性采访已成为新闻界广泛采用的一种采访手段和秘密武器,但是理论界给其的明确定义并不多,尤其以下面几个定义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隐性采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暗访,是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以及隐瞒记者的身份等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我们进行隐性采访,是因为正常公开的采访在面对各种需要监督的行为时容易产生抗拒,从而难以获得全面、真实的材料,如果采用非公开的隐性采访手段,则较易达到采访取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