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元代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活动中,赛马、骑射、达瓦孜、荡秋千等非常流行。元代新疆蒙古族体育活动,以赛马、骑射、摔跤等为主,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丰富了该时期新疆体育文化,促进了元代新疆体育文化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2.
对于蒙古民族来说,家园即是自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使草原文化成为蒙古族的标志。由草原文化所孕育出的浪温情怀也成为蒙古族电挥之不去的烙印。如果失去草原的滋养,电影作品中属于蒙古族独特的精神韵味便随之消逝,饱满滋润的民族诗意也就开始干涸。虽然草原文化笔现代都市文明在激烈的对抗中走向妥协与融合,但源于草原文化那属于蒙古族独有的浪漫气质并不应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李莎 《大观周刊》2011,(51):12-12,9
《蒙古秘史》是我国蒙古族文学史上由文人创作的历史文学专著,一它不仅开创了运用塑造形.象、抒发情感等文学表现手段加以记述历史事实,更以散体著称,韵散结合,历史与文学相互辉映。成为了我国北方民族文学艺术与草原文化的? 完美的结合。本文就以《蒙古秘史》为例,来深刻地探讨北方民族文学艺术与草原文化的重要特性及民族特色名。  相似文献   

4.
那仁居格 《传媒》2019,(3):34-36
《花的柴达木》创刊于1980年1月,由海西州委宣传部主管,海西州文联主办,至今仍是青海省唯一的一份蒙古语文学期刊。其办刊宗旨是立足海西,面向全省和国内外,重视刊物的时代、民族、高原三特色和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重视对本土文学新人的发现和培养,在作品面前人人平等,择优发表。《花的柴达木》肩负着扶持与培养本土蒙古族母语作家、推动海西及全省蒙古族文学发展的重任,对开阔蒙古文读者的视野、激发蒙古文作家的创作热情、推动蒙古语文学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壮大蒙古族文学作者队伍、发展蒙古族文学事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30多年来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一批又一批文学人才由此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5.
新疆多民族文学在当代进程中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传承与发展了新疆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内核、以民族团结为核心主题、以开拓进取为独特风骨、以历艰不屈为生命意志、以除旧布新为重要内涵、以追求壮美为美学个性、以多元一体为发展趋势的总体格局与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文化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蒙古族文化符号作为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形式,对蒙古族文化事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本文综合探究在新媒体语境下建构蒙古族文化符号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吉乎林 《大观周刊》2012,(35):9-10,6
人类驯养马匹的历史悠久,马是蒙古族最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马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马文化,这不仅体现于他的物质领域更重要的是精神领域,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青海蒙古族马文化正趋于消失和灭绝,急需抢救、保护、研究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了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的民族,蒙古族文化正在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为了继承和发展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必须解决蒙古族文化传播问题,革新交流形式,展示自己的特点,并按照新媒体时代的时代规律,探索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式,从而促进蒙古族文化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疆蒙古族受众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允 《当代传播》2005,(3):50-51
新疆大学于2002年起在新疆进行了一次大型受众抽样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新疆传媒现状、受众状况,从而进行现代化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调试分析。在这次调查中,包括100名蒙古族受众,男女各占一半,受众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带的分布都较具有代表性(见下表)。居住地域: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几百年来流传于卫拉特蒙古地区,篇幅宏大,语言精美,是与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相媲美的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是蒙古族古典文学三大高峰之一,是蒙古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解放以来,对三大史诗的搜集、出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卫拉特蒙古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内蒙古自治  相似文献   

11.
洪莉莉 《青年记者》2007,(14):41-42
新疆的蒙古族是中国蒙古族的分支之一,他们有从300多年前的清朝以来一直居住在新疆的准噶尔部的后代,也有18世纪70年代从伏尔加河流域万里迁徙回来的土尔扈特部的后代,还有清代乾隆年间由内蒙古迁来的察哈尔部的后代。据2000年人口统计,我国蒙古族有5813947人,其中新疆蒙古族有149857人,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地,从事着畜牧业、农业、工业等多种生产。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博物馆是综合性陈列、展示、宣传新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更是保存世界文化遗产、弘扬多民族传统、传递民族记忆、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在新疆还发挥着正确阐述新疆历史、维护祖国统一、地方稳定,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曾经说过:“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蒙古族史诗就是蒙古族人民贡献给中华民族文化殿堂的不朽的精神化石。回溯千百年蒙古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丰富多彩的英雄史诗既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的记录,也是蒙古民族智慧的结晶。多年来,在我国境内搜集到的蒙古民族史诗多达上百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英雄史诗《江格尔》,  相似文献   

14.
蒙古民族生活在大漠南北,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受特定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道德观念、民族风俗的影响,他们在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极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蒙古族服饰文化,特别是头饰,直接反映了蒙古族妇女的社会地位、经济变化及各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代表着民族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是蒙古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来自蒙古族,草原的辽阔、天空的清澈培养了我的灵性,以及好学、敬业、勤奋、忘我的工作精神。我以蒙古族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情,拍摄蒙古民族的草原风情、传统文化。蒙古族又称马背民族,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正如蒙古族谚语所说的那样:歌是翅膀,马是伴当。无论外出放牧、搬迁转场,还是传递信息、探亲访友,甚至婚嫁等,都要骑马去完成。马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也因此与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他们十分爱马,甚至视马为珍宝。我的很多镜头都对准他们,记录蒙古族人们的马上英姿。  相似文献   

16.
朝阳地区是我省蒙古族聚居的地区,该地区拥有丰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从明朝开始,大量蒙古族进入今朝阳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朝阳蒙古族的民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既具有蒙古族特色,也具有朝阳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朝阳地区是我省蒙古族聚居的地区,该地区拥有丰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从明朝开始,大量蒙古族进入今朝阳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朝阳蒙古族的民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既具有蒙古族特色,也具有朝阳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张瑞艾美华 《视听》2016,(12):118-119
新疆民族文学凭借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语言环境,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仍处于不断创作和完善中的当代民族文学,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跨族际传播,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几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从传播类型的角度出发,试图对当代民族文学的跨族际传播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能够使新疆民族文学被更多人所了解和熟知。  相似文献   

19.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通海曲陀关参加同事婚礼,有幸游览了这里昔日的元朝“宣慰司都元帅府“,并听蒙古族同学述说了本民族的民俗风情,触发了我探讨蒙古族文化的念头.……  相似文献   

20.
泰不华是元代文化成就最高的蒙古士子。他自幼在周仁荣、李孝光等江南名儒的教导下读书,服膺儒学,诗法江西诗派。其人多次为官江南,出入玉山文艺雅集,题写草堂匾额数量为诸书家之冠。本文对于泰不华在江南多族士人圈中的文化活动加以考察,进一步理清了元代多族士人间友好往来的历史,证实了蒙古人融入中华文化的史实与其对于江南多元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