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绕口大赛     
堆及效数:4A。翅味在及:**★★,k6n(卜q Ion仁枪和精培(qidng)上一扇(sh洲)窗窗(ehuong)上一支松窗下一箩糠(}u6k己ng).枪落进了糠ZhU6t自捉灸糠理(mdi)住了我窗要糠让抢,糠要抢上墙,培要枪上窗。互相不退让,糠赶不走枪,抢也上不了窗和墙。阶一位爷爷他姓顾(g(J),上街打醋(c(j)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行泊g)抓兔。放下布,搁(g的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T兔。打翻酷‘酷湿(5叻布。绕口大赛~~  相似文献   

2.
沉默的墙     
在一切沉默之物中,墙与人的关系最为特殊. 无墙,则无家. 家墙是人的另一套衣,是使人感觉安全的甲. 衣贴身体,家墙在人的意识中贴着心. 建一个家,首先砌的是墙.为了使墙牢固,需打地基.因为屋顶要搭盖在墙垛上.那样的墙,叫"承重墙".承重之墙,是轻易动不得的.对它的任何不慎重的改变,比如在其上随便开一扇门,或一扇窗,都会导致某一天突然房倒屋塌的严重后果.而若拆一堵承重墙,几乎等于是在自毁家宅.  相似文献   

3.
话题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原该吻合的心灵。有些人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梅苑《墙》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绵阳某公共建筑的物理模型,运用DEST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朝向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将优化模型与基准模型的能耗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夏热冬冷地区最优南向窗墙比应为0.4,北向窗墙比应为0.25。  相似文献   

5.
你的世界     
小小的窗厚厚的墙孤单单的 是你的房透过紧掩的窗越过坚固的墙我想走进 栋那冰冷的房多想让我的细语 吹开你的窗吹走你的忧伤让我的目光 穿过你的墙温暖你的房 把你的世界照亮你的世界@王海辉$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152203  相似文献   

6.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对"前辟四窗"中的"四窗",一  相似文献   

7.
绽放芬芳     
我搬进一所新的屋子,拥有了一间面积不大、窗却延伸了一墙的房间。窗外是同样延伸了一墙的花槽,窗子这边是我梦的天空。凌知道有一天我必是要让那花槽里长起向日葵热烈的笑颜,爬满粉红粉红  相似文献   

8.
(l)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 (按音序排列)音序字正误举例}音序字正误举例A皑dik6i白雪皑皑…撑ch色ngzh6ng支撑撑腰瞳eh忌ngtdng瞳目结舌隘白iyi狭隘关隘骋eh吞ng口ng驰骋骋怀B雹bdobdo冰雹痴Ch了Chi痴心痴情迸b白ng目ng迸发迸裂答C陌tdi鞭答惶bifQ刚惶自用炽ChiZhi炽热炽情庇目口包庇庇护音Chl石不窗何窗批以PT批糠忡eh6ngzh6ng忧心忡忡濒bTnp们濒临濒危宠eh6ngI6ng宠爱得宠摒目ngbTng摒除摒弃默Ch自ChU6罢默默免波比PO波浪风波涂e6ngZong泉水涂涂玻b6P6破脚破行跳C自11自一跳而就哺b口P口哺育哺养C糙COOZdO粗糙糙粮…·弹d6nddn禅…  相似文献   

9.
我住在一个由四面围墙围着的有一扇门一扇窗的屋子里。墙是雪白的,是不夹杂一丝其他色彩的白色。每天早上睁开眼,要么是像涂了一层厚重的灰色油彩的墙,要么是反射了阳光刺得人眩目的墙向我say“Hi”。一天里,墙壁毫无变化,无论目光定在哪一点,挤入我瞳孔的都是单一乏味的白色。只是傍晚时,夕阳会将婆娑的树影投在墙上,使那死寂的墙显得稍微活泼了一点,而树影虽不如《荷塘月色》里的树影似鬼魅般吓人,也是相当地恼人了。因此,一见到墙壁,忧郁便涌上心头。而窗则不同。窗是我快乐的源泉。它的边框不是冰冷的铝合金或塑钢,而是刷着油漆的温暖…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窗户     
【咬文嚼字】窗,我们的先祖在摆脱穴居生涯来到平野,自己盖屋建房,除分门设户之外便是穿壁造窗。原始时期的窗有三种:一叫“向”,这是个象形字,像朝北开的窗。二叫“牖”,这是个会意字,字由三个部分组成:片、户、甫,“片”表示墙,“户”表示小门,“甫”的意思是旁边,说明“牖”是开在小门旁边墙上的窗——南窗,这个窗要比“向”先进多了,它已经有木架子支撑着,故《说文》说:“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第三种叫“囱”,它是现代“窗”的本字,月亮(夕)从一个方形的孔穴投射进光亮,这就表示天窗,所以《说文》称“囱,在墙曰牖,在屋曰囱。”人类历…  相似文献   

11.
IQ加油站     
刘丽 《双语学习》2013,(11):F0003-F0003
1 世界上最小的桥梁是什么? 2 我独自住在一个小房子里,我的房子没有门也没有窗,如果要出去我必须破墙而出,我是什么? 3 有一间平房,房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蓝色的。厨房是蓝色,床也是蓝色。那么楼梯是什么颜色的呢?  相似文献   

12.
嘎子三岁时就迷恋上玩具手枪了。他生来就非常贪玩。妈妈说他还没生下来的时候,在妈妈肚子里就没消停过,整天不是挥拳头就是踢脚。出生以后惟独迷恋的玩具就是手枪,天天都玩这个,也不感觉厌烦。有时候爸爸妈妈给他买来新玩具,什么轮船啊汽车啊变形金刚啊,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并且用不了三天,准会把这些玩具送给别的小朋友。大一点以后,更是离不开枪了。吃饭的时候,手枪要背在身上;睡觉的时候,手枪要搂在怀里。当然,这种手枪只是手枪模型,枪体上没有活动的部位。嘎子管这种手枪叫“死枪”。不久,他开始玩“活枪”了。“活枪”就是枪栓能活动,一…  相似文献   

13.
一日,我去图书馆还杂志,顺便就看到了《言说抵抗沉默》,这书名让我感到一种力量。打开来,是语文教师郭初阳的课堂实录。我一目十行地浏览,扉页上是诗人北岛翻译的一首《预感》,开篇竟然是学生的一篇序,结尾道:"我以为,许多语文老师和他们上的课是墙;郭初阳和他上的语文课是窗,一扇干干净净、透明的窗。"这"窗"立马就打动了我,被我带回了家。  相似文献   

14.
《中学科技》2012,(12):18-19
上期提到,科尔在飞机上时,一名男子突然拔出枪来,威胁说要劫机。科尔和一位空姐勇敢地站了出来,试图劝说男子不要干傻事。可男子不听,还把空姐推倒,科尔将空姐扶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写的微型小说《窗》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为了让学生领略结尾的艺术,以往我总是设计两个主要问题,把学生一步步引入作家的思想深处。这两个问题是:1.文中两位病人分别是怎样的人?2.从同一个窗户看出去,靠窗的病人看到了美好的世界,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的却是一堵墙,为什么所见会有如此不同?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下会恍然大悟:靠窗的病人心地善良,有爱心,公园的平凡景物在他眼里是如此美好,促使他每天都要与病友分享。不靠窗的病人自私狭隘,冷酷无情,外面的大千世界在他眼里和一堵光秃秃冷冰冰的墙…  相似文献   

16.
智力竞赛     
智力竞赛竞赛之窗答案将在本刊9月号公布周奕生蜗牛吃葡萄有一堵墙,高13尺,墙的四周都很滑,墙头上有林快成熟的葡萄.一只蜗牛来到墙脚下开始艰难地往上爬,它一天只能爬5尺,然后休息一天,在休息时由于墙太滑,总要下滑3尺.请问这只蜗牛几天后可以吃到葡萄?各夫拉路各乡夕@其光兴有一道中国古代数学超题是: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至其关,要见每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题目的意思是:要到378里远的地方去,开始时步子轻松走得快,走多了脚就痛了,走得也就慢了,后一天走的路程只是前一天的…  相似文献   

17.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这里的每一堵墙都是学生每天需要面对的。要让校园里每一堵墙说话,就要为学生对话开辟通道,就要赋予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细节以丰富的生命力,并使其成为陶冶感染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为此搭建了自信之窗、风采展示、书墨飘香伴童心等平台,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窗户"指窗。而在古诗文中,"窗"、"户"分属两个不同的单音节词,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窗"字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象形字,从穴,囱音。"囱在墙曰牖,在屋曰囱。"用今天的话说,"窗"是"囱"的本字,在墙上的叫牖,在屋顶上的叫囱或天窗。后来,烟囱与天窗分了家,天  相似文献   

19.
生态建筑人类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对侗族干栏民居建筑墙、门、窗结构的解读,它既有遮风挡雨、隔湿避瘴的生态适应功能和增强房屋建筑的力学稳定支撑作用,又有侗族建筑艺术特色和文化功能。侗族干栏式建筑在文化内涵上,墙、门、窗蕴含着侗族原始信仰体系中的"生命神性",展示着侗族生态建筑宇宙观,使干栏建筑的围隔空间形成一个人性的空间,它既是建筑空间化的人性表述,又是对"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即对"天人合一"生态建筑宇宙观和建筑人类学的深度描述。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唇枪”vs“舌战” 八年级七班异常热闹,启窗而观,原来是一节以“战争”为话题的语文综合课。其阵势之激烈,不亚于“唇枪”对“舌战”,其情景之壮观如两军对垒,难决雌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