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创新,构建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将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为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指出30年历史经验的基本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李静 《教师》2008,(22):123-125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只有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立足时代特征和实践需求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其阶段性伟大理论创新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显著成就,充分彰显了自身价值和活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轨迹,突出地表现为遵循科学理论发展的规律,立足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围绕我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破解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提出的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课题组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一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包括: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该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艰辛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理论指导,同时借鉴我国和西方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的优秀思想成果,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进而转化为社会各群体成员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话语内容,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形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建设,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成绩斐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校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系统规划,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中国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正在遭受蚕食消解。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和建设性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社会主义国家观、社会主义建设观以及社会主体观方面的丰富和发展上富有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九次学科论坛日前在扬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点的学科带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理论,深化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从而赋予了唯物史观新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文运用现代哲学理论、结合现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的客观思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系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理论指导,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屡屡创新的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并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又通过植根于实践的土壤、汲取鲜活的实践经验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近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新的理论成果,也是社会发展与理论研究互动的理论结晶.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理论,吸收了当代现代化理论的主流观念,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时也努力进行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导和可靠的思想保证。同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源泉。社会主义在我国建立已40年了。社会主义发展的40年,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40年,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认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还在于这一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求破除机械僵化的教条式理解、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构成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最终落脚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逻辑上,成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相统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用学术话语揭示和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逻辑,构建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话语体系,实现学术理论和知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我国设立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现实任务,也是凝聚民族共识、提振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的时代课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中国经验"、贯穿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模式"、反映当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道路",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的实践基础和致思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