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挑战医学,基因渗入医学 21世纪的基因组科学和基因组医学(genomic medicine)将给人类的医疗保健卫生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场深层次的变革起始于基因组挑战医学——从基因水平上认识和研究疾病,受惠于基因渗入医学——从基因水平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目前在数千种疾病中,已克隆了已知多个致病基因,遗传医学不但早就被列为医学的25个专科之一,而且渗入到内科,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8,(12):9-9
美国科学家首次解码了一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癌症病人的完整基因组,找出了一系列“新”基因,该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癌症病人的遗传病理,为更好治疗该疾病扫清道路,相关研究包括刊登在近期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3.
安徽医科大学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为根治这种皮肤肿瘤疾病奠定了良好基础。由安医大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教授领衔的这项研究成果日前获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正在由“结构”向“功能”转移。一个以基因组功能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所谓“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ics),即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时代即将到来。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基因的识别及其功能信息的提取、鉴定和开发利用,涉及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其成果将深化对基因组遗传语言,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发育、生长、分化,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等问题的理解。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还将促进生命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汇,刺激相关学科技术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员在神经科学和遗传学两个学科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沿领域。小鼠基因组中大约22000个基因中每个基因的表达,都已经在小鼠大脑所有主要结构上以细胞分辨率被测绘出来。这一成就是“艾伦脑科学研究所”“脑图集”(Brain Atlas)项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水稻基因组的奥秘被初步揭开。在水稻基因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水稻基因总数竟然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数目的约两倍,这打破了过去公众潜意识中存在的“生命越高级,基因数越多”的认识误区。通过对水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详尽分析,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专家估计,水稻基因组中基因总数在46022至55615个之间,并基本确定了其中一万多个基因的功能。水稻基因总数几乎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总数的两倍。美国华盛顿大学王刚博士说:“我们津津乐道于人类自己基因组的优越时,可至少在基因数目上已输给…  相似文献   

7.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缘何高达1100多公斤?为寻找确切答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由我国基因专家和水稻专家联合实施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目前进展迅速,科学家已发现一些与稻米品质、光合作用等超高因素相关的基因位点。 于去年5月启动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后,我国科学家实施的“中国生物资源基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译“超级稻”遗传密码,旨在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打下永久性基础。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走到了一起。 截至2000年底,研究工作已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科学家共测了近5亿个碱基对,找到了 352个与抗性基因相关的位点、2269个与蛋白受体激酶相关的位点、2263个与激素代谢相关的位点。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还发现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位点,而光合作用与超高产密切相关。 科学家的目标是获得90%覆盖率的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建立我国杂交水稻的基因表达图谱并鉴定其重要和特有的基因,建立我国水稻的遗传谱系和杂交水稻种子基因库。 科学家们希望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从水稻基因组研究到分子育种甚至大田种植,闯出一条从基础研究到规模产业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在分子生物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基因测序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话题,因为人们的健康和疾病诊治需要基因测序。正式启动于1990年并初步完成于2005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曾耗资30亿美元,今天,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一个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只需要1000美元左右,时间只有一周左右。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进行精准医学计划后,个人基因组测序更是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但是,为什么要进行个人基因组测序以及这种测序有哪  相似文献   

9.
“医学领域很多未知数。人类对疾病的认知还很局限,迄今大约还有千百种病因、病理尚未阐明,缺少有效破解。有待探索、思考、发现、追寻……”  相似文献   

10.
一部生命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革命史。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组成的大家庭里并不是总是那样平静的,基因随时都在准备入侵到别的基因组中,而越是高等的生物基因组中,这种入侵导致基因被打断、撕裂的事件越是频繁。这就像一场场暴乱。而每次暴乱之后,都需要生物体抚平灾难留下的创伤——对谋反基因“招安”,进而形成新的基因,使生物体获得新的形态与功能。这个过程,好像是一场革命,基因的革命每前进一步,生命就会进化到一个新的阶段。 基因之战 解剖开人类的基因组序列,我们发现基因就像散布在沙漠中的绿洲,而那些沙漠就是占据97%…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医科大学李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信息学专家,二十余年来致力于重大疾病的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系统生物学研究工作。她主持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生物信息学科研与教学团队,并带领团队在复杂疾病关键基因发现和通路重构、重大疾病分子标记物识别、疾病相关miRNA-转录因子协同调控紊乱、遗传疾病基因组和表观组异常与发病机理研究、疾病集成分析平台与数据库构建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并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基础医学研究,特别是定量医学和计算生物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2013年5月,她荣获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基础医学科研创新奖。  相似文献   

12.
建议尽快组建国家级生物医学信息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细菌到人类 ,众多物种的基因和蛋白质数据正以科学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度增长。目前已测定出 2 0多种细菌以及比细菌更高等的一些物种如酵母菌和线虫的完全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 ,即一个典型的“人”的全部基因 ,也将提前在 2 0 0 3年完全测定。现在 ,基因数据的总量每 1 2个月翻一番 ,每个月至少测出 1 6 0种蛋白质的结构 ,增长速度本身也在加速。这种情况不仅反映了科学知识的深化和研究方式的转变 ,而且必将在短短几年内影响到生物、医学、农业乃至军事等众多领域。生物学不再是恩格斯所说“数学等于零”的学科 ,也不再是仅仅基于观察和实…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中有些事情很简单,譬如亨廷顿氏症,只要一个基因就可以决定它是否发生,我们正在谈论的5号染色体上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导致“家族性结肠息肉”疾病的基因——仅仅只有一个基因,一旦发生突变,不管这个突变发生在该基因的哪个部位,携带它的人在40岁之前100%都会患上肿瘤疾病;但有些事情会比这更复杂,譬如在前一篇  相似文献   

14.
向解开人类生老病死之谜迈出了第一步科学家认为,人类基因图绘制成功就像绘成了一张详尽的世界地图。人体大约有4万个基因,基因组序列破译后,人体将不再是一个奥秘。因而,完成了测序工程,就等于向解开人类生老病死之谜迈出了第一步。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均在从事“后基因时代”的研究。人类的基因类型和治疗因人而异,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就要先了解各类人基因组的不同,知道了这些差异,将会促进最新药物的研制,改善诊断疾病的技术。2001年10月10日,重庆西南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们经过两年半时间,在基因实验时利用酵母双…  相似文献   

15.
嗜酸乳杆菌是一种很常用的益生菌株之一,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病原菌、免疫调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益生功能,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和饲料等领域。2005年报道第一株嗜酸乳杆菌NCFM的全基因组序列,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该菌株的部分生理和代谢特征,加速重要功能基因的进一步挖掘,为该菌的筛选和应用打下基础。本文就嗜酸乳杆菌基因组的最新研究进展、重要功能基因和比较基因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第一链接     
人类为什么与众不同?是什么使得人类与众不同?由比较遗传学方法发现的候选基因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候选基因在胚胎新大脑皮质的发育中表达,它是研究人员在对非编码基因组区域所进行的一次搜寻中发现的。黑猩猩与人类在进化之路上分道扬镳以前,这些基因组区域基本保持不变,但后来在人类中加速了进化。作为人类分支中进化速度最快的基因组区域中的一员,这个候选基因类似于以前未被研究过的一个名叫HAR1F的RNA基因。研究表明,该基因在妊娠的关键阶段活跃于被称为Cajal-Retzius的神经元中,此时新大脑皮质的很多神经元正在大脑内确定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后,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成功,标志着人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阵“基因旋风”,基因工程技术成为继网络技术之后的又一热点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芬兰的研究人员于2007年发现4个2型糖尿病基因,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该年度10大医学突破之一。固然,这一医学突破值得人们关注,但是,也许人们更应当关注糖尿病易感基因的复杂性以及未来糖尿病的防治。而筛选糖尿病易感基因只是防治这一疾病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人类基因图     
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著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人了一个新的阶段。据悉,“作框架图”的质量与数量大大超出了预期,不仅覆盖了百分之九十七的基因组,而且百分之八十五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被组装起来。这为研究人类遗传物质多态性提供了资料。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序列接近完成图标准,百分之二十的序列已经达到完成图标准,已有数千个基因被确定,数十个致病基因被定位。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正大基因团队首席专家秦义龙就基因组医学的应用问题,接受了采访。对于记者提出的诸如基因科技在医疗模式改进中的作用、个体医疗距离百姓有多远、如何改善基因研究的应用推广、如何让企业更多的参与科技创新、在基因组医学指导下的保健模式等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