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为当今新媒体时代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新媒体时代广播的跨界发展打破了原有时空的区隔,为如今社会提供了更准确、更有效、更丰富的广播信息发展。笔者首先对新型传播媒体进行了概述,并此基础总结了新媒体下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系统的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该如何建设好广播技术。  相似文献   

2.
当前,信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以该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与地域界限,显著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并深刻影响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领域。近年来,新媒体在农村地区普及率显著提高,各类县级新媒体逐步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县级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提升其传播力是相关机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孙为 《新闻爱好者》2012,(11):43-44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由多维空间与多线程时间交互建构的叙事超文本。新媒体艺术的叙事过程存在着三重交互:文本时空与阅读时空的交互,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的交互,虚拟时空与真实时空的交互。新媒体艺术以其发散和跳跃的非线性叙事结构超越了传统叙事文本的顺序性和逻辑性,通过人机界面或交互式设备,用户可以与作品交互或通过程序扮演角色、操控化身或创造环境,真实时空中用户的行为与虚拟时空中的叙事相互影响,并且这种多维度的交互存在从仿真、并存到替代的由浅至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4.
韩剑 《中国传媒科技》2013,(14):146-147
新媒体以其交互性、非强迫性、多元性、时空广泛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宣传存在的一部分缺陷,新媒体的兴起正改变着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需要媒体融合,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5.
张梦云 《今传媒》2014,(7):144-145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普通受众带来更多参与的机会,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新媒体将必然带来知识沟的弥合,但是现实生活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知识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相比于新媒体,弱势受众接触更多的仍然是电视媒介,因此,电视媒介利用自身优势并结合新媒体技术对引导受众缩小知识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一如当年的报纸、广播和电视,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新媒体的定义,迄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  相似文献   

7.
视听新媒体节目是指在数字新媒体平台播放和应用的、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有着不同的内容或服务的节目形态,其突出特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交互性.文章认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微电影、新媒体剧、公民视频新闻、富媒体广告、网络视频栏目、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手机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等新的节目品类不断涌现并逐渐成熟,其类型特征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成本、机会和资源优势、时空的延展性与强大的关系发现、重构潜力使得网络等新媒体可以成为中小企业走出当前金融危机的一个有效工具。本文基于浙江省中小企业的调查研究,认为中小企业摆脱金融危机困境的新媒体公关策略可以从电子商务平台的开源,政府公关资源方面的节流,网络平台上的行业集群以及网络预警机制和3G关系营销的实施着手。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传播偏向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影响,运用西方传播学理论,从媒介方式与思想的时空特点、媒介事件与传播策略及其功能反转等角度讨论了当代大众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缺乏深度思考"和"快闪"的当代大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新媒体传播技术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亚君 《传媒》2015,(4):59-61
新媒体通过对读者的阅读记录进行跟踪,可实时分析读者阅读喜好,并及时对页面编排内容进行智能匹配.但除了内容偏好,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阅读行为和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基于时空纬度的读者行为分析,能够帮助新媒体进一步优化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心理和行为特点,并从读者所处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概述了新媒体阅读体验的内容现状,最后提出了内容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进步、受众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近年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传媒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新媒体发展与媒体融合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不一。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说,新媒体的主要标准是数字化和互动性。而我们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12.
田秀秀 《东南传播》2015,(12):101-102
本文对已有的新媒体概念和理解进行归纳分析,由此提练出对新媒体本质的理解,认为新媒体是基于网络互联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的连接介质或是平台,新媒体是虚拟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数据化的媒体。新媒体更加回归媒介连接的本质,新媒体连接的不仅仅是人和信息,而是连接万物,连接一切可连接之物,实现对用户全方位而又具有个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空观与社会变化:时空思想史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时空关系的历史观梳理,论述了中国古代时空一体的"宇宙观"、西方物理学中的绝对时空和相对时空、马克思恩格斯的时空观,以及媒介时空观。本文列举了新媒介时空观的三大特点,即迅猛、扁平和微小,并从传播速度消灭时空、社交时空驱逐物理时空、群众交往和时空中的历史与未来四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时空观对传媒以及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记者手记     
新媒体出现后,媒体竞争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传统媒体都在思考怎么样应对和如何介入新媒体的问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着互补性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着互补性。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全时空的,传统媒体有播出和出版时间、地点的制约,而新媒体却可以由受众自主决定接收信息的时间、地点,统计表明,使用 ITP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用户点播率(含下载率)超过70%。可以说,传统媒体一些原有的薄弱环节正是新媒体的特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时空上互补,内容有差异化,服务模式上互补。新媒体使得内容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率。新媒体的受众年轻化  相似文献   

15.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目不暇接的新媒体形式和终端,然而,新媒体能否赢利并且持续盈利却成了"技术至上"的桎梏.本文针对目前被人们称为新媒体的几种媒介形态,分别对其进行盈利模式的分析,认为整合、创新、以用户为中心是新媒体盈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08,(5):48-49
对于数字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目前报业还存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观点认为,数字化新媒体将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传统媒体,两个时代的交替会进行得快捷而彻底;还有观点认为,数字化新媒体是昙花一现,其盈利模式不清晰且尚未成为主导;另外更有些观点对新媒体投入大与产出小的矛盾表示担忧,对新媒体产品的多样性及技术的多变性产生困惑等。  相似文献   

17.
何晶 《现代传播》2015,37(2):129-134
基于对农民工1在信息社会这一宏观背景下的生存逻辑的关注,本研究分析了新媒体在农民工信息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并尝试探讨了借助新媒体服务农民工社会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基于新媒体的技术特性,从信息的供方和需方两方入手,利用新媒体增加信息供给、优化信息接收渠道、增强农民工的数字素养;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工利用新媒体服务个人发展等,是推进农民工信息化进程的有效手段。构建以新媒体运用为核心的农民工信息化指标体系,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相似文献   

19.
周宁 《东南传播》2015,(2):22-2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包括的数字、网络和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新媒体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做了具体介绍,并对新媒体技术对影视传媒的影响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孙慧 《今传媒》2016,(6):83-8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相关问题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热门话题。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作用更是业界持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对于新媒体是否将取代传统媒体,很多学者认为短时间内传统媒体不会完全被取代,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叠加发展,是新旧媒体相互影响和转变的过程,而非谁取代谁。本文在梳理了新媒体特征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图说明传统电视媒体在受到冲击的同时应积极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利用新媒体优势和特征谋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