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玉香 《甘肃教育》2007,(5X):29-29
从三年级始,我班教室里就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黑板栏目:“凡人妙语”。这个栏目是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把对单元主题的理解表达出来的感悟。主题随教材单元主题的改变而变化,利用的位置是黑板的边角地方,一次记录三四个学生的话语,一般两三天换一次。  相似文献   

2.
多感悟。学习一篇课文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老师把“自己”学习课文的体会一古脑儿搬给学生。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会,去感悟。显而易见,前一种方法对应付考试也许是管用的,但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第二种方法对应付考试收获也许不能立竿见影,但却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有一位教师在教《穷人》一课时,就很注意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首先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再让学生将得出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结果,答案各种各样。教师对孩子们合理的分析给予肯定。这样教,给了孩子们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一…  相似文献   

3.
《杨氏之子》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的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能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在引领孩子们走进这个故事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去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这样的故事必能激发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周末上课,课未上,心已乏,学生也倍感疲倦。第一节讲了《包装》,写了作业,第二节再无力去上,幸好第二单元37页还剩一个数学游戏没让孩子们做,这节课就让孩子们做这个游戏吧。让学生了解了游戏规则,两个圆盘需要移动三次,这个不需动手就可以发现,三个圆盘呢?还是让孩子们动动手吧,没想到学生的兴趣还真高,一会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五次""七次"。这个游戏是需要合作的,只有找到合作伙伴,才可以上台展示,很快,孩子们就找好了,第一小组"我们只需要五次"三个伙伴分当三个圆盘,还  相似文献   

5.
何美云 《教师》2012,(7):83-83
寓言《坐井观天》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坐井观天》一课在单元教学中是  相似文献   

6.
<正>在"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之路上,我做过单元整合、主题丛书整合、文本与拓展资料整合等不同的尝试,下面我就《杨氏之子》一课来谈谈我在主题学习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收获。一、提炼主题确定方法《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通过对杨氏之子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聪慧。因此,这节课的主题确定为"感悟人物语言的智慧"。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孩子们难  相似文献   

7.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生活中的收集与收藏(或其他兴趣爱好).习作之前,学生在老师的引领调动下,已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通过感悟语言实现了他们与文章的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的对话过程,在文本的引领下走进生活,并对自己的读书和学习有所思考.“生活,是一本需要毕生阅读的书.“阅读链接和综合练习的学习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向更丰富更广阔的生活领域:语文学习融化在游览参观中,蕴含在收集收藏中,甚至在电视节目的观看中……在这样一段时间的酝酿积淀下,孩子们心中一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想法,那么就给孩子一个抒发的机会吧!于是本次习作自然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次必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需要让学生多读书,启迪学生的心灵。作为班主任,我愿意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书香世界,一次次生命的感悟,一次次心灵的成长,一次次人格的提升,让孩子的心灵在书香世界里成长。  相似文献   

9.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生活中的收集与收藏(或其他兴趣爱好).习作之前,学生在老师的引领调动下,已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通过感悟语言实现了他们与文章的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的对话过程,在文本的引领下走进生活,并对自己的读书和学习有所思考."生活,是一本需要毕生阅读的书."阅读链接和综合练习的学习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向更丰富更广阔的生活领域:语文学习融化在游览参观中,蕴含在收集收藏中,甚至在电视节目的观看中……在这样一段时间的酝酿积淀下,孩子们心中一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想法,那么就给孩子一个抒发的机会吧!于是本次习作自然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次必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用心作文     
<正>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美国学生琳达在昆明进行交流时,看到中国孩子画技很高,就出了一个命题"快乐的节日"让孩子们画。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画的都是"圣诞树"。原来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当琳达把墙上的圣诞树遮盖起来后,孩子们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由此,黄博士得出这样一个训练模式: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  相似文献   

11.
夏天的故事     
这是一次以现场观察为背景的培训活动。我们想让老师们置身于教育活动的现场,感悟新的教学方式所体现的新理念。课题组的成员和实验园的王老师经过讨论,决定使用我们在“九五”期间形成的有关主题画的新策略:选择一个孩子们有亲身经历、目前仍很关注的主题——事先通过交谈了解孩子们有关这一主题的故事——在图书角投放能帮助孩子们构思画面和解决技能问题的图片、图书资料或实物——帮画完  相似文献   

12.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生活中的收集与收藏(或其他兴趣爱好)。习作之前,学生在老师的引领调动下,已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通过感悟语言实现了他们与文章的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的对话过程,在文本的引领下走进生活,并对自己的读书和学习有所思考。“生活,是一本需要毕生阅读的书。”阅读链接和综合练习的学习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向更丰富更广阔的生活领域:语文学习融化在游览参观中,蕴含在收集收藏中,甚至在电视节目的观看中……在这样一段时间的酝酿积淀下,孩子们心中一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想法,那么就给孩子一个抒发的机会吧!于是本次习作自然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次必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在每个单元前让学生就这个单元相应的主题进行一次展示课活动,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能更加有效的结合起来。利用单元前展示课使课内外活动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单元设计的英语语篇教学",它是当今英语教学势在必行的一种教学行为。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我们都应该把英语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授与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这个整体语言教学又需要我们必须具有整体教材观和单元意识。基于单元设计的语篇教学是切实以学生为本,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执行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段天喜 《甘肃教育》2013,(22):31-31
“以一带多”的“阅读语文”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读书感悟、塑造心灵的过程。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写的,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也是学生的一个智慧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扩展、整合、生成教材和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6.
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如果能够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明确相应的主题,通过这一主题将本单元涉及的知识联系在一起,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建构起该单元的数学知识体系,还可以在建构这一体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做到三个“会用”.新课标所明确的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个“会用”内涵,意味着初中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且明确了教师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眼光、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2014年4月25日.我第一次参加“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网上研讨,它带给我的是震撼.是激动.更是无尽的启迪。整理,消化,吸收,思考,研讨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一、改“教”为“学”“语文主题学习”提倡在主题的引领下整合阅读,不要只纠结于某一篇.要立足于主题,来进行统筹性的教学安排。主题可以是多方位的,它可以是文章的情感、内容,亦可以是文章的表达方法、语言文字,一切从单元目标。学生实际出发。不只整合教材中的课文,立足于某一篇,拓展一篇或一组相似的文章,不以单纯的讲解为主,而以学生的阅读为主,让学生自己有所发现。紧扣单元主题,让学生由疑而读,因读释疑。一个单元确立一个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紧紧围绕它,扎实训练,在阅读中学习,在运用中领悟,这样的课堂更有厚度,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佳 《生活教育》2013,(9):113-115
周五下午布置作业,周记是照例的。想到这个单元以科技为主题,便想着本周的作文也以这个为主题吧。但是,要创新一下。"今天的周记我们创新一下,联系本单元的科技主题,自己创作一幅科技幻想画。"话音刚落,"好耶!"孩子们群情激扬。"还没说完,观看一个科普电视片,如《走进科学》,写一写观后感。""啊,哎!"孩子们的闪亮的眼睛一下子黯淡起来。我自以为的创新失败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常态下,小学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可以说是自成一格。首先,从教材的编排上可见一斑,课文以单元的形式组编,而每单元后安排一次习作练习。其次,从教学流程来看也各具特色。阅读教学重视通过对词句的品析感悟来完成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文章表达形式的把握。习作教学,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激发学生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完成一个书面表达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亲亲泥土”主题活动中,我带孩子们走进公园,一起寻找“泥土宝宝的好朋友”。孩子们一走进公园,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不停,而且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念头:将孩子们的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放到“家长园地”里。于是,“童言稚语”这个小栏目就在我班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