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钓迷郭群     
石玉铸 《垂钓》2005,5(7):30-30
“该死的鱼!”一个周五的晚上,郭群来到石龙山水库驻钓。只见白天来钓鱼的人收获都不大,纷纷往回走,看来驻钓的收成也不会好,可不驻钓这四五十公里的路不是白跑了吗?郭群决定半个小时定乾坤,如果钓不上鱼就打道回府,如果钓上鱼来就驻钓。不到20分钟,一条1千克左右的鲤鱼就上了钩,郭群欢天喜地地把鱼装进鱼护,支起帐篷,安营扎寨。他瞪大了眼睛盯着浮标耐心等待,星星出来了,鱼标没有反应;月亮挂上了高空,  相似文献   

2.
辞源说:“诱而取之谓之钓”。用诱骗的方法去达到目的,曰钓取。所以钓钩也被比作圈套。把钓鱼用的鱼食称为饵,饵也是引诱的意思,“以此饵鱼”。不论是诱饵或钓饵,都是钓鱼人引诱鱼类上钩的陷阱。所以,钓鱼人将钓鱼用的鱼食称作饵料,而不称为饲料,而养鱼人将鱼食称为饲料,不称为饵料。同样是喂鱼,其因在于目的动机不同,一个是要钓取,一个是要养育。钓的含义很广,其中充满玄机。这里不说钓官钓誉,只说钓鱼。备芳饵,投鱼之好,隐钓线,不令鱼骇,布雾化,诱鱼集聚,打频率、聚鱼不散,搓和拉,适时变饵,备利器,得心应手;熟钓技,事半功倍。所有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3.
陈钢 《钓鱼》2005,(17):48-48
“土行孙“学名叫张宏伟,个子不高,一米六几,年龄不大四十来岁,黝黑的脸庞上始终都挂着~副灿烂的笑容,两颗大大的门牙总是“越位”跑到笑容的前面,他的两条腿总象生了风一样的快,钓位一日三迁,转眼就变,真让人有点捉摸不透。他酷爱钓鱼且钓技娴熟,出钓率高,脑瓜子聪明,想法超人,而且在钓各种对象鱼中又屡建奇功。常言道“神仙难钓午时鱼”,而他却常常是在午时钓到鱼,而且是钓到大鱼。有人说他钓技高,还有人说他“赛神仙”,就这样大家根据他钓鱼的技术和人的长相,  相似文献   

4.
郅辽 《钓鱼》2012,(19):13-15
20多年了,以池钓为主要内容的钓鱼运动影响了中国的钓鱼技术。无论水库湖泊、河道池塘,凡手竿钓鱼都是围绕着鲫鱼展开,与传统意义上的钓鱼已不是一回事了。竞技钓鱼手竿两个项目:以重量计分钓混合鱼;以尾数计成绩钓对象鱼。然而受时间限制,不管钓混合鱼还是钓对象鱼都是“快”字当头,快诱、快刺、快提,即使慢也是迫不得已,于是有快鱼慢钓,有择鱼而钓。  相似文献   

5.
钓鱼小幽默     
路安 《钓鱼》2006,(10):70-70
人的问题 夫妻二人一同去钓鱼。丈夫钓了半天也没有钓上来一条鱼,于是他自言自语道:“怎么钓不上鱼呀?看来现在的鱼儿是越来越狡猾了!”  相似文献   

6.
王希连 《钓鱼》2004,(18):18-18
近几年来,“台钓”(悬坠钓)在我国很盛行,很多年轻人都鸟枪换炮,不惜投资武装自己。在垂钓中,尤其扬竿上鱼的一瞬间,真是心旷神怡。有人说,“台钓“是年轻人的“专利“,它需要钓者身体壮、视力好、反应灵敏,而老年人各方面都不适应。我认为“台钓”可以在年轻人中风行,同样也可以成为老年人的一种高尚的休闲享受。今年我60多岁了,不久前却迷上了“台钓”。平时,常和一些老同志外出钓鱼,  相似文献   

7.
雷鸣 《中国钓鱼》2007,(6):49-49
不久前,笔者来到大连市北部的蓉花山水库钓鱼。不一会儿,两位青年乘坐轻骑也来到这里垂钓。钓友发现他俩使用的钓坠竟然是一号废旧电池,当时大吃一惊,立即向他们指出,钓鱼应保护环境,电池当钓坠会给水库带来重污染,钓上来的鱼不能吃。可是这两位钓者听后不以为然,认为电池  相似文献   

8.
杨伯诚 《钓鱼》2006,(19):32-33
在水库钓鱼,与池塘钓、竞技钓最大的不同是必须精选钓位。所谓“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讲的就是自然状态中好的钓位,那怕是钓鱼的新手,也能满意而归:碰上差的位置,即便是老将,使出浑身解数,也可能收获甚微。怎样在自然水域选到最佳钓位昵?笔者依据十几年的实践认为:灵活运用鱼谚巧选钓位,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钓迷夫妻情     
“少不入蜀,人蜀便不思归”,钓迷们倘若找了四川老婆,绝对少得了牙嚼舌咬。宝鸡冯家山水库边,经常能见到这三对夫妻钓迷,两对儿60多岁,一对儿50好几,前两对在铁路单位退了休,后一对儿在地质部门工作,姓甚名谁,大家并不关心,这三对儿“嘟格都是四川人”。一对儿老钓迷,两口子都爱钓鱼。老头子玩的是海竿,老婆子玩的是手竿。那老婆子穿一身老式铁路眼,戴个草帽,一根手竿从不离双手,根本不用竿插,一心一意只观浮漂,钓获自然很好,常令男钓手们自愧弗如。第二对钓迷是单打一,老头爱钓鱼,一玩就是5支海竿,老婆子却不爱钓鱼…  相似文献   

10.
刘汉初 《钓鱼》2010,(12):28-29
一个人,从有鱼的水域中钓上来几条鱼并不难,在童年玩钓和新手试钓中都能找到这样的事例。但是,在天时、地利、鱼情等客观条件不好,多数人当“空军”时,你却“鹤立鸡群”,照样钓有所获却很难;在别人只能钓一些小杂鱼时,你却经常钓到千克以上的大鱼则更难:在钓鱼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矛盾增多、困难重重时,你能从复杂的关系中抓住主要矛盾,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则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1.
定点喂窝钓     
张世才 《钓鱼》2008,(5):48-49
常言道:“水库钓鱼鱼难钓。”因水面宽阔,鱼密度小,给“钓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掌握了鱼儿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不仅能钓到鱼、钓大鱼,甚至做到鱼儿满篓。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到用车盘竿定点喂窝钓鲤鱼、草鱼、青鱼等大型鱼类,往往均有收获。  相似文献   

12.
垂钓之乐趣,不只是钓了多少鱼,而是当钓者钓上大鱼后与鱼之间的角逐与较量,那才是更惊险,更奇妙,更有趣的事。去年7月7日中午,我在黄前水库钓起一条重7.9千克的雌性大鲤鱼,每当谈起此事,总是兴奋激动而且心有余悸。黄前水库始建于1958年,最大库容量7800万立方米。里面除了栖息着大量的野生鲤鱼、鲫鱼、鲶鱼等之外,还人工放养了花鳃、白鲢、草鱼、鲂鱼。自1993年实行收费钓鱼以来,到这里钓鱼的人越来越多,鱼也越钓越滑不上钩了。这天我用了4根3.3米的海竿,鱼食是用炒麦鼓、面粉加适量饼干和白糖制作的散食,就在大坝放水闸以…  相似文献   

13.
一兵 《钓鱼》2005,(4):47-47
大凡喜欢钓鱼的人,可能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几乎对所有当今社会流行的时尚的东西都置若罔闻,但唯独对当今钓坛流行什么钓法,什么钓具好,市场上卖什么饵等了如指掌,而且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钓迷”们我的钓友老王就是这些铁杆”钓迷”中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4.
伏治友 《钓鱼》2010,(12):48-48
去年夏日的一天,在本地某鱼场钓鲫鱼的时候,发生一件怪事:由于天气不算太好,同去的五个人中,四个常钓鱼的人钓的鱼均不多,而第一次钓鱼的一位女士不但在数量上超过他们,而且钓上来的鱼个个都是大家伙。这令大家很不理解:论钓技,她可说一窍不通;论钓位,她那里并不比别人有优势:论钓饵,她用的和大家一样。找不出原因,大家只好一个劲地和她开玩笑:这个说她是狗戴帽子碰中的;  相似文献   

15.
李哲 《钓鱼》2007,(11X):37-37
很多有关钓鱼的专业杂志都对秋钓做过介绍,“秋钓边”成为不少钓鱼人秋季钓鱼选择钓点的指南。我却耳闻目睹了不少钓鱼人在这条经验的指导下无功而返。我也曾有过数次这样的教训。去年9月的一天,我在一个养殖密度比较高,中间和水面都没有水草的池塘钓鱼,根据鱼谚“秋钓边”的说法把窝子打在了靠岸边的光水,结果钓远的人最少也钓了15千克的收获,而一向自认钓得不错的自己却以3千克鱼获惨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老李是个“中毒”很深的钓鱼迷,一听有鱼钓就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他经常和钓友们一起侃鱼经,语言幽默而风趣,很招大家喜欢。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爱吹,往往谎报鱼情:有一次,老龚因头天有事,未和老李、老王一起去钓鱼,第二天老龚一大早就去找老李、老王询问头天的战况,老李告之:“每人钓了七八斤,其中有条鲫鱼足足有一斤。”事后老王校正:“钓了七八斤没错,  相似文献   

17.
同钓有缘     
去年夏末的一天,我到市场上买小米,准备用药酒浸泡后钓鱼打窝。我问老板两种小米哪种便宜,老板反问我是人吃还是喂鸡,我说钓鱼打窝,老板笑着说:“半小时前也有一老头来买小米,说是钓鱼用。鱼还吃小米?”我告诉他是加工后打窝诱鱼。老板健谈,又说:“刚才买米的老头跟我讲价,说找到一个钓鱼的好去处,鱼好钓,钓多了吃不了就拿去卖,每天卖鱼就能挣一二十元,要是米价便宜以后会常来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忙问那老头是哪里人,在什么地方钓的鱼。老板说:“哪里人不知道,钓鱼的地方好像在黄泥沟(排洪道名)附近。”  相似文献   

18.
任志新 《钓鱼》2006,(10):28-28
阳春四月,跟随一帮铁杆钓迷去本市海涂边的长河水库钓鱼,抛竿、手竿一起上。钓友们大多钓了不少鱼,主要是白鱼、梭鱼以及青、鲤、鲫,此外尚有人钓到鳗鱼。而我却钓了一个“光蛋”,家里人不相信,养鱼塘的鱼有这么难钓?连自己都没料到会是如此结果,几十年的钓养殖塘一“毛”不拨,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7,(24)
水库钓鱼,有好钓与不好钓之分。水库是有库性的,不同的水库有不同的库性,摸清了库性,鱼好钓,甚至有钓不完的鱼。没有掌握库性,鱼难钓,甚至什么也钓不上来。大水库和小水库,老水库和新水库,清水水库和浑水  相似文献   

20.
钓者老王     
早几年就听说开封有位近80岁的钓者老王,已经钓了60多年的鱼,是个钓鱼高手。我一直想目睹一下他的钓技,只是无缘。去年5月中旬的一天,早上4点多我就起了床,想趁早赶到十几里外的一个老地方占个理想钓位。6点多一点,我赶到那里,没想到已经到了好几位,我原想去的那个钓位也被一个老者先占了。他满头白发茬子,高高的个儿,背稍有些驼,正脱上衣,准备跳水扒窝。“老王”,他旁边的一个人说,“这么早,水凉,别下了。”哦,他就是老王。“不碍事。”老王一边说,一边右腿就往水边迈。刚才说话的那个人,看上去有50多岁,他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