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成人继续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大力开展农村成人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电大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
闻罡 《新闻世界》2011,(10):113-114
农村广播是党和国家宣传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舆论主阵地。了解"三农",强化综合素养,精心搭建与听众沟通交流之平台,是农村广播主持人应当始终追求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夏野萍 《视听界》2014,(6):107-108
面向"三农"的农村广播曾经在广播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体发展呈现多元化,受经济利益驱使和体制转换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广播陷入了发展瓶颈,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媒体先后崛起,农村广播日益被边缘化。一、农村广播是农村宣传的主要阵地(一)农村广播及时传播创业信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今媒体的发展虽然迅猛,但城乡之间还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广播与电视发展不平衡和广大农民听广播难的问题,有效发挥广播在农村的重要宣传作用,构建农村广播服务体系,江西省宜春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和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工  相似文献   

5.
田国强 《声屏世界》2005,(12):25-26
2005年7月1日,江西科教农村广播FN98.5顺利开播,从而使得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形成了一台六频率的发展格局。新开播的科教农村频率是江西唯一的以农村和科教为传播服务范围的专业广播,专业化的节目为广大农民和受教育人群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和娱乐服务,但是与现有相对成熟的各专业频率相比较,科教农村频率是一个全新的声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调频广播是发展农村广播的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随着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农村广播受到冷落,状况不佳。许多人望洋兴叹,就连有些广播电视界人士也失去信心,感到无回天之力。目前形势下,农村广播真的无路可走任其垮掉吗?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村有线广播具有覆盖面广、收听方便、投资少、效益好的独特优势。然而 ,随着电视的兴起 ,农村广播却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广播的地位作用淡化 ,投入严重不足而致使网络破旧 ,分级办广播责任难落实 ,喇叭入户率、通响率逐步下降。这些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程度存在 ,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已经影响到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贯彻 ,成为困扰广电部门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 ,一是领导存在着重电视轻广播思想。二是投入无正常来源 ,事业经费无法解决。三是分级办广播责任难落实。针对农村广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相似文献   

8.
2003年3月28日,陕西农村广播频率开播,使我国农民有了自己的专业频率,此后江西科教农村频率、山西农村广播、河南农村广播、河北农村广播、安徽农村广播也相继开播。农村广播频率开播后很快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如果把农村广播频率的节目放到中国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运用现代化理论审视农村广播频率的节目,其中还存在一些缺失,这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村广播”开播一年来,以精准的定位,丰富实用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广大的农民朋友,被形象地誉为“农村工作的帮手、农业生产的助手、农民致富的扶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月22日—1月29日,江西省"两会"在南昌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两会",江西首次安排了省直新闻单位官方微博的记者作为"两会"注册记者入会报道,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官方微博22  相似文献   

11.
冯正  兰凡 《声屏世界》2014,(5):55-56
广播曾经在高安大地上声名显赫,作为农村政策的宣传工具,高安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了十万喇叭唱响致富歌的历史辉煌。但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异军突起,广播逐渐走向下坡路,县级农村广播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如今,高安城乡广播再次扬帆起航,入城下乡,掀起波澜。"村村响"唤醒高安广播进入21世纪,随着电视事业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节目的听众被大量分流。从中央到地方,广播的影响力逐渐下滑。2008年,高安市广电局网分家,给几乎处于停播的广播经济上带来了的更大压力。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农村的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但广播事业发展出现滞后现象,有的还是70、80年代的广播设备,有的调频喇叭已“隐声匿迹”,并且缺乏广播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07,(6):F0003-F0003
江西农村广播作为江西省唯一以3000多万农民为核心受众的省级广播媒体,自2005年7月1日开播以来,以其鲜明的“三农”服务特色和实用、亲切、朴实的传播风格,受到农民听众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发展农村广播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农村广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途径与措施等等,以期对农村广播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地市级农村广播的现状农村广大听众获悉信息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地市级广播电台。在报纸、电视、网络在偏远地区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地市级广播电台为"三农"宣传服务责无旁贷。虽然地市级广播电台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一些农村广播节目采编播的经验,也开办了一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节目,但不可否  相似文献   

16.
1月27日,江西省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广播影视工作,谋划"十二五",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江西广播影视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在各地蓬勃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农民的想法如何?他们的问题和困惑是什么?他们究竞最需要哪些具体的服务?对农广播应该如何服务好三农?带着这些问题,2006年6月,江西科教农村广播对农民听众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这次调查采取卷面文字调查为主,随机电话问答及听众来信等为辅的方式,调查对象分布于江西南昌、九江、抚州、宜春、新余等地,其中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  相似文献   

18.
农村广播战略机遇已经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的兴盛和90年代以来的持续滑坡之后,农村广播已悄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还是从广播发展规律看,发展农村广播战略机遇已经到来。从发展大环境来看,农村广播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农村文化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了进一步的安排。广播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在农村更具价值,因此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褚敏 《新闻实践》2013,(5):59-60
"十一"期间,全国范围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受农民欢迎的有线广播重又走进千家万户。农村有线广播走在浙江省前列的嘉兴市,在高标准实现农村有线广播"户户响"之后,2012年开始进行可寻址广播等"提升"工程试点。本文以王店镇"有线广播进企业"为例,试就农村中心镇顺应工业化发展的新形势,将农村有线广播推进到企业,增办节目,扩展党在农村地区的广播宣传阵地,以及有线广播的提升发展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牛颜 《新闻知识》2013,(7):22-24
广播以其所具有的传播快捷、随意性强、容量大、互动传播、收听成本低等特性,满足了像贵州这样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农民们可以在田间地头、山涧水边、家里外出随时收听,以便能接收到最及时、最实用的丰富资讯。目前贵州对农广播没有专业频率,对农广播栏目也屈指可数,应对媒介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贵州对农广播必须充分利用与发展本土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的传播原则,重视农村广播,加强政府职能,壮大县乡广播机构作用;建立长效对农广播机制;积极推进广电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广播"三网融合";加快对农广播频率建设,拓展对农广播合作平台;创建对农栏目品牌,创新对农节目内容,从而促进农村广播在贵州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