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论述使"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一所规模不大的中学,在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习惯都不太好。此外,很多父母为了生计,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根本无暇管理,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事情完全就是教师的事情,尽管我校全体教师用心教学,不断尝试使用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但是课堂效益和教学成绩依然不尽人意。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首要的一条便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这场教育改革的亮点,这足以显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想办法让我校学生去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教育专家们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首要的一条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亮点."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既是总结新中国基础教育半个世纪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也是新世纪创新人才成长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5.
赵凤玲  鸣晓 《理科爱好者》2003,(24):75-75,7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课堂是教育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果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呼唤要给学生“空间”和“自由”,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来看,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学习的地理知识没用、学习地理没兴趣、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地理教学尚未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这些问题阻碍着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有极大的可塑性,隐藏着极大的创新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动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性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达到试点改革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笔者就所从事的数学学科教学谈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学习方法的转变亦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要求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主要是: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激发学习内部动机,保持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发展元认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陈百鹏 《新课程研究》2010,(4):47-47,5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几年,我们着力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探索、构建了旨在建设高效、优质课堂的“三步六环节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有极大的可塑性,隐藏着极大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生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改革把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基于这一思想理论,我在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的尝试和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介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总结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既是总结新中国基础教育半个世纪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也是新世纪创新人才成长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9.
周文 《成才之路》2009,(25):42-43
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革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从如何在历史学习中让学生质疑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一方面做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