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姜磊 《体育世界》2009,(4):46-4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依据中国男篮和四强男篮的技术统计及赛场表现,对其竞技实力进行全面比较分析,找出中国男篮与四强男篮的差距。针对中国男篮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旨在为中国男篮在以后大赛取得好的名次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
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欧美强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中国男篮的竞技水平,尽快缩短中国篮球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上中国男篮与其竞争对手比赛技术统计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较深入地探讨了此届中国男篮与美国、意大利、希腊等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指出了中国男篮在技、战术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男篮运动水平,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已经落下帷幕,美国队、西班牙队、阿根廷队分获冠,亚、季军,我国男篮获第8名。我国男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自己的不足。采用相关的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各项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指出我国男篮技术优势与不足,为男篮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竞技运动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男篮和与赛队手在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9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技术指标综合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和与赛队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但中国男篮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竞技表现一般,表明中国男篮在亚洲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中国男篮内线统治力下降,外线队员进攻稳定性欠缺,突破攻击能力不强,内外缺乏呼应,全队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抢攻意识不强,阵地进攻机动性差,无效的传接球过多,进攻效率不高.全队防守伸缩性差,身体对抗不占优势.中国男篮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差距较大,队伍力量不平衡,替补队员的比赛效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5.
中国男篮在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取得第5名的成绩,名列中华台北之后。这次比赛,对于一直在男篮亚锦赛中具有霸主地位的中国男篮来说是个惨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进行探究,得出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主要是:中国男篮没有发挥出内线得分和篮板球的优势,中国男篮主教练执教时间短造成将帅失配和未能确定中国男篮的最强阵容,中国男篮队员"青黄不接",中国男篮队员状态低迷,中国篮球联赛赛程短和过分依赖外援等。并以此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历届奥运会男篮比赛、近五届奥运会主办国男篮比赛成绩、中国男篮奥运历史成绩、2008北京奥运会男篮参赛队伍的实力、中国男篮奥运备战情况、中国男篮面临的机遇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汉亚锦赛中国男篮9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国男篮在此次比赛中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为提高男篮竞技能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在亚洲,中国男篮实力突出,内线进攻技术与外线防守技术是中国队获胜的核心因素,而在抢进攻篮板球和抢断球能力等方面与对手水平相差不大,团队攻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后卫进攻能力和进攻手段单一,应提高后卫队员突破技术和突分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参与的全部比赛的分析,根据比赛数据和现场表现,总结与赛队后卫队员的技术特征,结合中国男篮内强外弱的实际,找出中国男篮后卫与世界优秀后卫之间的差距,为今后我国男篮后卫的进攻训练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男篮后卫进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郭伟 《体育世界》2011,(5):54-55
对北京奥运会男篮前8强队伍快攻战术运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当前世界男篮快攻战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男篮在快攻战术运用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差距,为中国男篮提高快攻技、战术水平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由保罗·加索尔领衔的西班牙男篮,无异于中国男篮的克星。分别在小组赛和八强赛中负于西班牙男篮之后,中国男篮未能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踯躅在奥运会第八名的位置上。从那以后,西班牙男篮算得上是中国男篮面前的一个标杆,如能跨越这个标杆,中国男篮的进步就显得实实在在。于是,身为西班牙男女篮赞助商的李宁公司,特地邀请西班牙青年男篮来华进行访问比赛,其中与中国青年男篮的一场热身赛,基于中西篮球的特殊关系,而受到了中国篮球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分析了中国男篮2008-2010年参加奥运会、亚锦赛、亚运会和世锦赛的队伍状况、对手情况和对参赛竞技状态的调控,结果表明,因姚明的退役和亚洲篮坛格局的改变,中国男篮在亚洲已无明显的优势,中国男篮的参赛调控因自身和对手的情况变化而要有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男篮与广东宏远青年队在首届CBA-CUBA青年篮球四强对抗赛中,所有比赛场次的技战术分析,发现太原理工大学男篮在抢篮板球、罚球命中率、封盖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二分球命中率方面差距显著,并且在助攻、失误、抢断球方面也有一定差距,本文据此对太原理工大学男篮的训练提供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京奥运会姚明个人数据和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对战对手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锋对中国男篮战绩影响的综合评价模型,仿真模拟评估替换姚明上场对中国男篮参赛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替换"姚明"式的优秀中锋运动员上场,可以减少低水平中锋运动员对球队战绩的影响,但替换易建联上场对球队战绩的有效影响是有限或不利于球队整体实力提升的,呈现出中国男篮的整体实力变化较小,最终不会改变中国男篮在比赛中的胜败关系。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项目,优秀中锋运动员对于球队的整体实力来说,无疑是一份坚实力量,但不能指望一个人改变一支球队,中国男篮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不仅需要继续发现和培养优秀中锋,培养其他位置上的优秀球员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尽管王治郅缺阵,但拥有NBA状元秀姚明及掘金队巴特尔的中国男篮竟然在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1胜7负。1个多月后又在亚运会男篮决赛中输给了韩国队。具备世界级身体条件的中国队的表现与国内外期望值形成强烈反差。该文通过对中国男篮在世锦赛上的7场比赛及亚运会决赛录像的统计分析,发现了我外围队员在个人进攻与防守能力、各种进攻方法比率、参与全队防守战术的质量、抢篮板球等方面与国外强队存在较大差距。提出更新理念,改革竞赛与训练体制,引进外籍教练、球员和裁判员,选派教练员赴NBA进修,增加与世界强队的比赛,借鉴NBA训练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男篮国家队是中国男篮参加世界大赛的重要对手之一,2006年男篮世锦赛是最近的一次世界大赛,研究该队在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的表现可以帮助中国男篮更好的了解对手,从而更好的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意大利队各位置球员的进攻特点从效率贡献、得分构成、进攻时间、投篮命中率、投篮时机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从各球员优缺点和防守策略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为中国男篮备战大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近4届世界大赛与欧美球队的全部比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子篮球队与欧美球队6项常规统计中,有5项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不同大赛各项数据的变化情况不一。依时间序列由远及近发生积极变化的指标是抢断增多(最优项)、失误减少、得分差距缩小;消极变化的指标是篮板球差距扩大(最劣项)、助攻与盖帽能力趋于走弱;对手投篮次数多,由原先凭借少失误与抢断球优势转化为依靠篮板球优势获得。研究认为,中国男子篮球队与欧美球队实力差距较大,但随时间推移积极变化的指标占优势,目前中国男子篮球队属于守强攻弱的球队。建议中国男子篮球队应适时地由注重防守向重视防守与加强主动得分并重的方向发展,强化争抢进攻篮板球与保护后场篮板球的训练,巩固破紧逼防守,提高助攻与决胜期的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面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整体实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孙继新 《体育学刊》2005,12(4):110-112
对中国女篮参加第14届女篮世锦赛和第28届雅典奥运会女篮比赛数据和比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向男子化、高大化发展,突出身体和力量的对抗,在球队整体攻防体系上发挥个人能力,是世界女子篮球的发展趋势;身体对抗能力差,个人能力不强,整体攻防不能给对手造成任何压力,对欧美女篮技战术特点认识不足,应对能力不强,是中国女篮与欧美强队对抗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多与欧美强队及欧洲的俱乐部队交流,在继承"积极多变,快速、灵活、准确"传统打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女篮现有的身体条件,提倡和发展对抗中的个人技术,尤其是"灵和准"的技战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男篮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国男篮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进入前8名,第22届亚锦赛中又重夺冠军,但存在诸多不足。针对中国男篮的现状,为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进入世界强队行列,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徐丰 《体育科研》2007,28(4):69-7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和对手6场比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比赛效率低,失误过多,前场篮板球抢获能力较差。外线队员中、近距离投篮次数少,进攻技术不全面,个人防守能力不强,内外线防守配合质量不高。这些是造成比赛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相观察法、访谈法,对中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中表现出来的身体对抗能力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中国男篮身体对抗能力的一些建议,为促进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