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囍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丈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  相似文献   

2.
<囍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文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新闻文学导论>,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3.
张怀俊  张涛 《新闻知识》2006,1(11):39-41
黄远生是民初名记,被誉为报界之奇才。在短短的五年新闻职业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广受欢迎的通讯作品。邹韬奋曾回忆学生时代为远生通讯着了迷,说“每天跑进阅览室的时候,心里最盼望的便是《时报》上又登出了远生的北京通讯”,并认为“当他替《时报》作特约通讯的时代,实在是《时报》最有声有色的时代”。老一辈新闻学黄天鹏谈及远生通讯当时的影响时说,“自黄远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新闻史研究只有建立在确凿的史实基础之上,有关论点才能信而有证。近读《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张振亭、陈玮《专业化与大众化:黄天鹏新闻思想及实践初探》一文,其中在叙述黄天鹏新闻专业化“思想与实践”时,有如下一些文字:“1927年元月,由黄天鹏、张一苇(即张季鸾)、王一心等发起筹备、创办的‘北京新闻学会’正式成立。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出身的记者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老记者们组成,1927年1月1日正式成立……学会成立不久就创办了我国第一本新闻学术刊物《新闻学刊》。该刊由黄天鹏任主编(张一苇主要负责经营,王一心主要负责文案),前后共出版8期。”①其中,将张一苇误以为就是张季鸾,则是犯了一个似是而非、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因张季鸾在中国新闻史上乃大名鼎鼎的人物,故不可不辨,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5.
读王安润(农二师《绿原报》记者)《闪光的解剖刀》(载1993年10月7日《人民公安报》,“金盾杯”征文一等奖,下称《闪光》),一种新鲜的韵味撩拨着我。严格地说,《闪光》不是纯人物通讯,也不是纯报告文学,而是一种介于人物通讯与报告文学之间的载体,即我国第一部新闻文学专著《新闻文学概论》作者黄天鹏说的“新闻文学”者也。《闪光》便是一桩新闻与文学的美满婚姻。 典型的新闻事实有如天生俏丽的姑娘,其本身首先就具有非常的魅力。《闪光》正是在法医的工作和生活中,老练地抓取了年轻法医靳凯的首次现场尸检、天山深处骷髅头以“头”定案、巴音布鲁克一起特大持枪抢劫、强奸、杀人案中从僵尸取证中理出线索以及焉耆垦区命案判前纠错等典型事例,使靳凯的解剖刀闪出令人肃然起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杂志,当推1927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学刊》。它由黄天鹏主编,北京新闻学会出版。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记者所组成,他们在1927年1月成立学会之时,出版《新闻学刊》。该刊“以研究新闻学术、提倡新闻事业为宗旨”,从性质上看,确为纯真的新闻学杂志,所以黄天鹏在《中国新闻事业》一书中断定它“为我国有新闻学专门杂志之始”。这本杂志的撰稿人,如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黄天鹏、胡政之等等,多为当时享有盛誉的新闻学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7.
史量才(1880~1934)是我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业企业家,人们称之为"新闻巨子"、"报业泰斗"。1912年,他接办1872年在上海创刊,但到民国初年已每况愈下、连年亏损、发行量仅有7000余份的《申报》以后,对办报思想、报纸内容、出版发行、广告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把一张崭新的《申报》呈现在读者面前,开创了《申报》的"黄金时代"。在  相似文献   

8.
记者与史官     
不少中外人士称记者为史官。如:一九三○年出版、黄天鹏编的《新闻学刊全集》中说:‘以现时言,新闻记者无位置,似乎颇小,但与昔之史官,不无相同之点’。一九八一年复旦大学新闻系主编的《新闻大学》中说,记者就是史官,史官就是记者,‘司  相似文献   

9.
黄天鹏:中国新闻学术史观的第一阐释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云 《新闻知识》2006,(11):75-76
黄天鹏(1904-1982),名鹏,别署天庐主人、消遥居士,广东普宁人。黄天鹏是现代中国著述最为丰富的一位新闻学者。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的新闻学著作十之七、八出自黄天鹏之手,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他先后出版了《新闻文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天庐谈报》、《新闻记者的故事》、《新闻记者外史》、《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新闻学入门》、《新闻学概要》等十余本新闻学著作。期间,黄天鹏还整理出版了《新闻学论文集》、《新闻学名论集》、《新闻学刊全集》、《新闻学演讲集》、《报学丛刊》等,为保存新闻学文献资料做出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东和上海报界将与澳大利亚华文报纸《自立快报》开展合作,使澳大利亚华人华侨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广东和上海两地的新闻。   《自立快报》董事长王茂雄先生 2月 7日告诉记者,从 2月底开始,《自立快报》将每天出一个广东版,并不定期地出广东特刊,刊登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深圳特区报等 25家广东报纸提供的华南地区最新新闻。   3月,《自立快报》还将落实与上海新民晚报的合作,推出一个新闻版和一个副刊版,刊登上海新闻和《夜光杯》副刊文章。   (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提供) 广东上海新闻媒体打入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报纸系统1990年度好新闻评选工作于5月13日结束,共评出好新闻作品328篇(件)(含新闻、摄影、美术、理论、文艺五个类别)。其中,唐山劳动日报的通讯《党的忠诚宣传员傅显忠》、秦皇岛日报的《引青济秦工程纪实》系列报道、保定市报的保棉一厂系列报道获特等奖。另评出一等奖作品62篇、二等奖98篇、三等奖165篇。  相似文献   

12.
据《新华社电讯》:中国广东和上海报界将与澳大利亚华文报纸《自立快报》开展合作,使澳大利亚华人华侨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广东和上海两地的新闻。 《自立快报》董事长王茂雄先生2月7日告诉记者。从2月底开始,《自立快报》将每天出一个广东版,并不定期地出广东特刊,刊登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深圳特区报等25家广东报纸提供的华南地区最新新闻。 3月,《自立快报》还将落实与上海新民晚报的合作,推出两个版,一个新闻版,一个副刊版,刊登上海新闻和《夜光杯》副刊文章。广东上海新闻业打入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3.
考试科目:新闻业务一、假设你作为上海《文汇报》的记者去采访电影《秋瑾》的导演,你打算作哪几项准备工作?向对方提出哪些问题?(15分) 二、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异同?(15分) 三、报纸发表读者来信,应作哪些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刊登在《湖南日报》2002年12月14日上的消息《检察机关挺身而出当原告》,在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由通讯员和报社记者合作采写出的新闻佳作。这又一次说明,身居社会基层的通讯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占有得天独厚的先知优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他们仍然是办好报纸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何谓通讯员?据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载:“通讯员是指为新闻机构采写新闻、反映情况的编外新闻工作人员,有时也称通讯员或通讯记者、通信记者。通讯员一般是…  相似文献   

15.
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上划时代的代表人物。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以进士兼留学生身份而投身新闻业的“士”人。在他开始从事新闻业时,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还很低,那时士大夫的正途是“仕进”(作官)。只有穷途来路的文人才从事这种职业。当时也没有“记者”的称号,而叫作“访员”或“访事”。就连撰述论说的主笔,也被视为低贱甚至不名誉的职业。“各埠访员人格犹鲜高贵。所摭抬报告者,大率里巷琐闻,无关宏旨”。“至于国家大政事大计划,微论无从探访,即得之亦决不敢形诸笔墨,故报纸资料大半模糊而琐细”。直到辛亥革命后,“往昔文人学子所不屑问津之主笔访事”,才“美其名曰新闻记者,曰特约通讯员”(注一)黄远生又是我国新闻通讯这一报纸文体的奠基人。他写的北京通讯被专称为《远生通讯》。近年出版的《简明新闻学词典》,在《远生通讯》条目下,释为:“中国近代著名记者黄远生所创造的一种新闻通讯文体,始于1912年初以‘远生’署名的《北京通信》,驰名中外,影响很大。……”他  相似文献   

16.
黄天鹏(1904-1982),名鹏,别署天庐主人、逍遥居士,广东普宁人。现代中国著名记者、杰出的新闻学者。1923年,黄天鹏进入北京平民大学新闻学系学习。1929年赴日,先后在新闻研究所与早稻田大学学习新闻学,他从撰写硕士论文《中国新闻事业》开始一发不可收,自编自著新闻丛书20多种。1949年赴台,从事新闻学研究与"宪政"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关朝哲 《传媒》2014,(9):69-70
正《中国青年报》4月14日发表长篇通讯《一张家族报纸的危险生意》,对《中国特产报》滥发记者证、大搞有偿新闻、实施新闻敲诈、实行家族式管理的违法行为,作了深入的调查剖析。通讯首先以图示形式曝光了《中国特产报》的《聚焦三农》专刊家庭办报的三人关系图。这  相似文献   

18.
2008年2月12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和武警水电指挥部新闻干事史志强采写的通讯《风雪中,我们在行动——武警水电官兵抗冰抢险纪实》,又被《解放军报》等数十家报纸和网站刊登。这是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取得的又一份成绩。  相似文献   

19.
以报道当前工作进展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创造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为内容的通讯叫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我国新闻媒体经常运用的一种主要报道形式。打开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工作通讯比比皆是。像《人民日报》近几年关于“中国质量万里行”、“中华环保世纪行”、“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的报道,去年二、三月间关于北京市场菜价追踪的报道,9月、10月、12月发表的3组11篇关于张家港市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巨大成果和新鲜经验,今年5月16日一版头条刊登的《严打取得阶段性成果》,5月17日一版头条刊登的《一诺千金——烟台市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纪实》等等,都属于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已成为指导和推动当前工作的一种有效的报道形式。可以认为,工作通讯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媒体特有的一种新闻品种。我们干记者当通讯员,不可不重视工作通讯的写作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姜饶君 《新闻世界》2011,(4):116-117
黄天鹏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术期刊——《新闻学刊》的创办人。研究他的编辑思想,要全面考察其新闻从业经历尤其是编辑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对其思想形成所起的作用。本文在研究黄天鹏所办新闻学刊物和其所撰的新闻学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其在《时事新报》的编辑经历、留学日本的经历等,阐述黄天鹏新闻编辑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