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鲸鱼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虽然它被称为"鱼",但在很久以前,它们的祖先却生活在陆地上,科学家们根据巴基斯坦发现的一具古鲸化石还原出它4.7亿年前的样子:细长的尾巴,像陆生动物一样发达的四肢。经过漫长的进化,鲸的四肢退化,外观变成了鱼的形态遨游在大海中。巨大无比的鲸是海洋的主宰,活着的时候凶狠而顽强地捍卫它的领地。那么,它们死后尸体去哪儿了呢?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克雷格·史密斯及其研  相似文献   

2.
一条青年鲸鱼在海洋中悠闲地游着。大大小小的鱼都躲避它,纷纷逃命。它很得意,也很自信。鲸鱼是海洋中的霸主,它拥有巨大的身躯,游动起来如排山倒海一般,强大无比,威风极了。鲸鱼饿了就去找鱼群,当它接近鱼群时,鱼们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连同海水一起被鲸鱼吞到嘴里。然后鲸鱼将海水吐掉,却将鱼们咽到肚子里。有时,鲸鱼吃饱了,也喜欢追逐鱼群,看它们狼狈逃命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正地球上的生物有千千万万种,如果按照体积的大小给动物们分配官职,会是什么情况呢?陆地上的老大是大象,鲸鱼是海洋中的霸主。大象的手下有马、牛、驴、老虎和狮子等;而鲨鱼、海豚、海象和海豹等就在鲸鱼门下做事。狼、狐狸、兔、鸡等是陆地上的平民百姓;龟、鱼、蟹、虾等是海洋中的无业游民。  相似文献   

4.
不易降解的塑料袋给海洋动物带来了威胁,比如海龟、鲸鱼、懦艮(美人鱼)等。这些海洋动物会把漂浮在海水中的塑料袋误当作美味的水母一口吞下去,然后悲惨地死于窒息或者饥饿。  相似文献   

5.
去过酒吧的人一定会有一种感受:如果酒吧嘈杂,交谈时就不得不提高嗓音,以使对方听到。最近,海洋生物学家对鲸的求偶呼叫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鲸鱼向情侣发出的求偶信号越来越大——几乎是50年前的10倍。而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海洋环境越来越吵闹。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科技》2006,(2):16-21
是谁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自在翻滚,游刃有余?是谁在变幻奠测的海洋世界里叱咤风云,唯我独尊?海洋的主宰,巨硕无比的鲸鱼,凶狠而顽强地捍卫它的领地。喷泉或许是献给海洋母亲的礼花,曼妙的歌声或许是它唱起的赞歌。想了解这一切,请来跟我潜入大洋,近距离“触摸”这强大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在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里.当海洋生物学家在分析美国海军跟踪潜艇的记录时。意外捕捉到一段低沉、重复的与人类了解的鲸鱼的规律相同的声音。从声音分析.这是一头须鲸。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2014年3月19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人类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声纳,而一项最新的化石研究表明海洋哺乳动物早在几千万年前就会利用声纳捕捉猎物。这个生活在2800万年前名为"Cotylocara macei"的新鲸鱼物种颅骨里长有气穴,类似于现代海豚,它也可以发出聚焦声束。  相似文献   

9.
下期预告     
在6月号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离家万里》读来让人心酸:我们对鲸鱼确实所知甚少,我认为这其实也是我们对海洋的了解的一个缩影。以文章中提到的“水下噪音还没有被人们看作是一种污染”为例.我们对于海洋的保护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南极捕鲸记     
每年的秋天,苏联捕鲸舰队开往南极捕鲸鱼。海产大学校及国立海洋专门学校科学调查团随舰往南极考察已有四次了。任务是调查捕鲸业,研究鲸鱼,改进制鲸技术,调查南极气候。他们在光荣号船上,已工作了七个多月,航行了约八万公里。这是相当於赤道两倍的距离。途中很辛苦,在南极每隔一天,平均(风舌)暴风一次。在纬线40度至50度之间,要遇到两次最大的暴风雨。水手们称之为过“鬼吼关”。虽然气候如此恶劣,可是光荣号捕鲸队总是带着数千吨名贵的鲸鱼油及其他食品,胜利的回到祖国。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对一些4000万年前的化石进行研究后,已经发现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河马与鲸鱼是近亲。 尽管河马与鲸鱼在外表上没有什么相似  相似文献   

12.
正一条鱼肚子饿了,出来找东西吃。忽然,前面游来一条不算很大的鲸鱼,鱼急忙下潜,当鲸鱼游到他头部时,鱼和鲸鱼来了个亲密接触,用头部上面一个椭圆形的吸盘吸附在鲸鱼身上了。"大哥,你好!"鱼礼貌地打招呼,"你带我一起旅游吧,我还可以填饱肚子。"鱼可以吃鲸鱼剩下的大餐。"谁是你大哥?"鲸鱼反问,"大哥是随便叫的吗?""哦,你大,我叫你大哥还有错吗?"鱼讨好地说,"我们都是鱼类嘛。"  相似文献   

13.
史蒂夫·凯伦是澳大利亚国家海洋生物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位航海家和极限运动挑战者。他走南闯北,云游四海,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生物知识。同时,他多次在海洋里驾驶小艇追逐嗜血的大白鲨,也曾潜入100多米深的海水里,挑战生命极限。在所有海洋生物中,史蒂夫最感兴趣的要数万兽之王——鲸鱼。鲸鱼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也是最古老、最聪明的动物。它们中既有性情温驯、体态优美的白鲸、蓝鲸,也有凶猛的逆戟鲸,还有被誉为深海潜艇的抹香鲸。在海上,鲸鱼那壮美的身姿、恢宏的气势、悦耳的鸣唱常令史蒂夫惊叹不已。在所有关于人与鲸鱼的传奇中,有一个故事最令史蒂夫着迷。这故事说的是1891年2月的某一天,一条英国捕鲸船在捕猎一头抹香鲸时,几名船员被愤怒的鲸鱼打入水中,其中一名船员失踪。在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人们终于将那头鲸鱼杀死,并将其拖上岸。第二天早晨,当人们剖开鲸腹时,意外发现在鲸胃中微微蠕动的失踪水手。在人们的救护下,这名被鲸鱼吞进肚中并在鲸腹中度过了一天一夜的水手奇迹般幸存下来……这个故事曾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此后又有了一些更新的版本。尽管所有这些鲸腹逃生的故事都声称绝对真实,但史蒂夫在对所有这些故事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漏洞,且都无据可查。尽管如此,史蒂夫还是认为在鲸腹中生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从那时起,史蒂夫萌生了一个念头:钻进一只活生生的鲸鱼腹中去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冒险,这样做既是为了求证那些传说,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次特殊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间,各种新闻媒体对鲸鱼等海洋生物非正常死亡的现象时有报道,不少科学家也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莫衷一是的解释。其中船体涂料引起鲸鱼中毒一说最为流行,说得有根有据,但很难令人信服。 笔者近读《淮南子》,意外地发现中国早在汉代就发现并解释了这一现象。“鲸鱼死而彗星出”,是说鲸鱼  相似文献   

15.
正鲸鱼自杀现象,长久以来就一直使人们感到困惑不解。至今,主要有失常论、向导论、返祖论、病因论、摄食论、环境论等解释。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与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有关。鲸鱼辨别方向并不是靠它的眼睛,而是通过发射频率范围极广的超声波来形成回声,然后准确地判断方位。当鲸鱼为了追食鱼群而游进海湾,靠近海边向着有较大斜坡的海滩发射超声波时,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云淡风轻、阳光灿烂的休息日,巡逻员里克浣熊、斯卡里特狐狸、奥莉水獭和布麦貛去英格兰海进行一次观看鲸鱼的旅行。他们打算拍一些精彩的鲸鱼照片,但现在他们的焦点转移了……  相似文献   

17.
海底谋杀案     
《科学与文化》2009,(5):29-29
在太平洋某处深40米的海底,有一个日本水生动物研究所,专门研究海豚、鲸鱼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8.
探索鲸鱼世界的文化现象 鲸类动物包括鲸和海豚等动物.研究人员对鲸类动物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许多研究,他们从逆戟鲸身上找到了动物文化传承的有力证据.逆戟鲸也叫虎鲸,它们生活在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里,一个逆戟鲸家族由母亲和它的一代或者几代子孙组成,有着亲密亲缘关系的"母亲"们再组成一个密集的小群体,在这样一个群体中的鲸鱼有着7至17种独特的叫声,这是它们这个小群体共享的"方言".想"偷听"逆戟鲸们在大海中的"浅吟低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生物学家守候在船上,他们身穿涂有橡胶的防水服,在船上耐心等候机会,有时要等待几个小时才能通过水中听音器听到鲸鱼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童言童语     
《发明与创新》2020,(4):1-1
星星的眉毛妈妈和淘淘躺在草地上看星星。妈妈指着天上的星星对淘淘说:"你看那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像不像蓝眼睛啊?"淘淘点点头,随即问道:"它们的眉毛在哪儿呢?"买大房子儿子问爸爸:"为什么鲸鱼能长那么大,而草鱼就这么小呢?"爸爸解释道:"因为鲸鱼生活在海里,而草鱼生活在鱼塘里,海要比鱼塘大得多,所以鲸鱼比草鱼长得大多了。"  相似文献   

20.
当一头鲸在海洋里死亡后,它的尸体最终将会沉入海底,为那里独特的寄生虫、蛤、贝以及其他海洋生物提供食物。然而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商业捕鲸活动将可能导致这些“贪食者”的灭亡。海洋的深处通常都是黑暗而寒冷的,大部分的生物都以从海洋上部沉下的食物为食。没有任何生物能够提供比一条巨大的鲸尸更为丰盛的“晚宴”,当一头鲸死后,意味着突然落下的鲸脂、鲸肉,以及骨骼多达160吨。早在1987年,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史密斯曾乘坐“阿尔文”号海洋地质调查深潜器对一块海底区域进行考察,他无意中在一具沉入海底的鲸骨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