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赵翼的历史观与治史方法丛静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与清代钱大听、王鸣盛齐名,并称为清代考据学派三大家。《甘二史札记》是集中反映赵翼史学成就的代表作。赵翼虽然处于康乾之际清朝文化专制极为残酷的时期,但他能不拘泥考据,更侧重对史事的评论分析,使他的成...  相似文献   

2.
赵翼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以往对赵翼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诗歌的特色方面。然而诗歌是作者内心思想的忠实反映,赵翼一生坎坷的仕途对其思想变化有重大影响。本文从赵翼的科举仕途经历入手,分析这些经历对赵翼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翼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重要的诗论家。《瓯北诗话》是其晚年所作的诗论著作,其中对十位作家的生平、作品、思想等方面作了评述,韩愈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作品众多,成就非凡,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赵翼的这本书对韩愈的诗歌理论、创新特色作了详细的评析。  相似文献   

4.
赵翼是清代重要的史学家、诗歌评论家与诗人。其诗学观念主要见于《瓯北诗话》之中。赵翼尊重古代诗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诗学理念。他以创新为标准确立一套"正统"谱系,对前人诗歌进行新的规整与评析。  相似文献   

5.
全祖望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上承黄宗羲、万斯同,下启邵晋涵、章学诚,为浙学之冠,其史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实事求是,严谨朴素的学风;经世致用,褒善贬恶的史学思想;博采慎择,求实考信的科学精神,在当时史界是独树一帜的,代表了史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瓯北诗话》的创作是赵翼文学家、史学家和士大夫三重身份的结晶,这三重身份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又相互交织渗透,最终在赵翼身上融为一体.文学家赵翼不同于纯粹的文人士子,重视才性与创新,而且关注现实生活,史学家赵翼的创作在《瓯北诗话》中则体现为全书鲜明的诗歌史观和考据特色,士大夫赵翼深入民间,认为诗歌应当写“真境”表“真情”.从《瓯北诗话》的文本创作追溯这三重身份,可以系统全面地反观赵翼的创作论主张.  相似文献   

7.
赵翼及其史学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发展到全盛阶段,在历史考据方面可谓名家辈出。但是能够突破文字校勘、名物训诂的门限,本着经世致用的精神纵观前史,善于运用归纳的方法来钩稽一代大事而贻惠后学的,当推赵翼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8.
清代史学家赵翼把必烈任用阿合马,卢世荣,桑哥三人理财说成是贪财嗜利,笔者在分析忽必烈任用阿合马等人理财的原因和阿合马等三人理财的措施及产生的作用之后,认为赵翼的说法带有偏见,忽必烈的理财并非“嗜利”,他理财虽有求利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打击了豪强与贪黩势力,充盈了国库,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学者、诗人赵翼文史兼擅、博通古今,其治史,既不同于吴派之整辑排比、参互检讨,也不同于皖派的字斟句酌、讲求古义,而多以史为鉴,裨益于当今之治理。其为学,每每能体现出一种理性的自觉,更多关注的是有用于世、有益于人,选择了一条既做学问、又不使学问流于空虚无用的独特治学路径。其为文,所思考的也是以文字"补时阙"。即便考据之学,也少枯涩,而使之带有能为一般人所接受的大众化色彩。赵翼学风的涵养,与清代学术发展及地域文化关系密切,研讨其治学特点,可管窥清代学术内涵的一个侧面,亦有补于今世。  相似文献   

10.
乾嘉时期,章学诚以“文”济史,提倡性情与功力合而为一的个性学术,倡导学术创新“成一家言”,使其治学方向和治学方法与当时的考据派有了显著的不同;但另一方面,其史学家的思维特性渗透到文学观念中来,使得他的思想呈现出复杂的落后性。  相似文献   

11.
《廿二史札记》为清代史学大家赵翼的读史笔记,亦是一部有名的乾嘉历史考据学著作.然则《札记》并非一般性质的考据史,而是将历史考据与史学评论有机结合.《札记》中,有证有论,考证史料,评论史学之优劣得失;考据史实,议论治乱兴衰之经验教训.考证之中不乏立论,议论之基在于考证,证与论的有机结合,使得这部札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特殊的创作背景下,《札记》中评书、知人、论事具体体现了赵翼的“证”与“论”,也由此角度去看该书的地位、影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钱大昕是我国清代乾嘉时期三大著名的历史考据学家之一,不仅精通史学,而且在金石学、算学、音韵学、诗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本文系统地评介了钱大昕博大精深的学术成就,并对他的史学思想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乾嘉考据学派治学的特点、方法和成就。  相似文献   

13.
赵翼具有诗人与史学家的双重身份,有意识地以诗记史。他曾任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会试同考官,将见闻感受写成《分校杂咏》组诗,涉及清代会试的各个程序、各色人等、各种器物,生动细致地记述了考官在贡院中工作与生活的诸多细节,有助于从考官视角体验科举流程中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14.
赵翼兼具史学家和文学家二重身份,其史学上的知识积累以及相关的专业兴趣、思维习惯等,影响了其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具体表现为:诗歌题材的选择偏好咏史怀古以及典章制度的记录;喜欢在诗歌里考证事物的历史变迁、源流与发展;论诗时以诗考史、援史证诗,同时具有宏观的诗史意识以及发展变化的诗歌史观。反过来,作为诗人的赵翼也对他在史学上的成就及其史学观念的形成构成一定影响,两种身份之间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辽代契丹族官制中实行世选制的问题,早在清代乾嘉时期就已被著名的史学家赵翼所发现,他在他的代表作《甘二史札记》(卷廿七)中列有“辽官世选之例”条,明确提出“辽初功臣无世袭,而有世选之例”.并举出《辽史》中的实例加以证明.在赵翼发现的基础上,陈述先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末曾撰《契丹世选考(附表)》(刊登于《史语所集刊》)8,1939.9)一文,进一步考证了辽代官制中具有北方民族特点的北面官的世选问题.指出世选是契丹旧俗,主要大吏,握军政柄者,  相似文献   

16.
施闰章为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诗人。他具有深邃的史学意识、独到的史学见解,形成求真的史学编撰方法,主持或参与修纂了大量的史志资料,表现出了不凡的史识史才。他的史学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尹湛纳希是19世纪我国蒙古族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关于他的哲学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正向纵深发展。在研究过程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很自然的。本文认为,尹湛纳希的哲学思想从总体上看,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占据其主导的方面,并且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相结合;他的无神论思想鲜明,富有战斗性;他的以“智”为轴心的思想,对于提高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钱大昕(公元1728—1804年),,江苏嘉定人。清代乾嘉考据学家的代表之一,他所著《廿二史考异》和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被看作考据史学的三大代表作品。除考史外,钱在音韵、训诂、算学、天文、金石等方面的也很有成就。传世著作有《潜研堂文集》、《潜研堂诗集》、《廿二史考异》等。钱大昕同时也是一位社会实践家。  相似文献   

19.
清代督抚毕沅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集经学家、史学家、金石考据学家于一身,一生中学术成果颇丰,其范围涉及诸多领域。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历史学家,毕沅在历史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这体现在其编修史书,整理和修纂史地文献及金石考据等方面,其中很多成果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 ,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表现在他们好动好向上。应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我教《唐朝的衰落和灭亡》一课时 ,挂出小黑板 ,写上清朝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的话 :“开元之治 ,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然后给学生解释 :“这是清代史学家赵翼对唐朝衰落原因的分析。他把原因都归结到了杨贵妃一人身上 ,这种说法很不妥 ,也不公正。我们可用哪些史料来说明这一点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