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李青 《体育博览》2014,(5):28-29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年轻人才可以跳芭蕾.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跳芭蕾.而且是人到中年时。如今我在宋艺舞蹈工作室跟宋艺老师学习芭蕾已经十年了.回顾十年.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2.
挚爱舞蹈     
大宝 《体育博览》2014,(7):95-95
我以前在别的地方学过两年多的舞蹈,后来因为看到宋艺舞蹈工作室有假期强化班,加上妈妈在网上查了,觉得举办者宋老师是北京最早办舞蹈学校的舞蹈家,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又有很多年的办学经验,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我和妹妹报了名,这样我从次就和宋老师结下了不解的舞蹈缘分。  相似文献   

3.
我是在11岁时来到宋艺舞蹈工作室,我在这里学习软功、芭蕾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可谓是受益匪浅.首先家人都开始说我的身板挺直了,腿变细了,体型更美了!有气质。我学习舞蹈并非是为了考舞蹈学院,而是为了我的歌唱家之梦做铺垫。虽然我唱美声不像军旅歌唱家一样要有挺拔的军姿,不像舞蹈艺术家要有那么优美的舞姿,  相似文献   

4.
司钰 《体育博览》2014,(6):92-92
时光悄悄流逝,一点一滴的记忆流淌在我的心中。我是一个14岁的女孩,2013年暑假,我来到宋艺舞蹈工作室学习,一学期的学习生活结束了,而我的学习生活并没有结束。在这个假期中,我所学到的却是许多不同以往的知识和体验。  相似文献   

5.
丁悦 《体育博览》2014,(10):86-87
我在2012年的夏天进入了宋艺舞蹈工作室,开始正式接触舞蹈,正式在我不平凡的梦想中迈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吴超 《体育博览》2014,(7):93-93
初次接触舞蹈的那一年我十八岁,到现在已经是十四年了。记得第一次进舞蹈教室。一开门就看到了宋老师。慈祥友善的面容,微笑着问我:第一次来吗?我说是。好,拿个垫子学着压垮。我觉得老师的声音很好听,我并没有紧张。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说我身体很软,使我受到莫大的鼓励。老师问我觉得跳舞是种压力吗?我说,不是,我很喜欢跳舞。  相似文献   

7.
陈毅谦 《收藏界》2011,(2):132-133
我是1991年进入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在这近二十年的学习和创作中,我得到了逯彤老师等前辈艺术家们的精心栽培和呵护。在艺术创作这条道路上,既有探索的艰辛,也有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8.
谢春明 《中国钓鱼》2023,(12):65-68
<正>自2004年天津(万科杯)东丽湖国际鱼拓制作研讨会上,松永正津老师吸收我为其弟子以后到现在已经19年了。19年来,我们师生在国内虽然只相聚了四次,但平时我向老师请教的书信往来却一直没有间断。去年底,松永正津老师的弟子白井先生来信说,这三年来,松永正津老师不顾80多岁的高龄,每天都戴着口罩,坚持去工作室做鱼拓。没有想到,8月5日,噩耗传来,松永正津老师不幸去世,使我十分悲痛。  相似文献   

9.
去岁仲春,我返港忙完公务,尚有些许闲遐便抽身前往深圳拜访心中惦念的国画家王子武先生。我和弟弟按照之前和王老爱女小燕老师约好的时间前往王老工作室,一进门,王老和夫人已经梳理好在等我们。见到老朋友二老非常高兴,他还向我介绍新来家里帮忙的二位阿姨。听口音知是东北人,挺聪慧爽朗的。  相似文献   

10.
李爱华 《桥牌》2010,(10):42-42,41
学生时代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一项特殊的才艺或兴趣。我曾经学过舞蹈、绘画和奥数等,但都没有坚持学下来,唯独只是为了一时好奇而学习的桥牌,已经坚持三年了。我能坚持学习下来,不仅仅是桥牌自身独特的魅力,更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与学习。  相似文献   

11.
代红 《体育博览》2014,(8):96-96
舞蹈是我一生中的最爱。我是一个业余舞蹈爱好者,从小就酷爱舞蹈。我曾经许下过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能上舞蹈学院去进修舞蹈。但是在我们那个年代里,国家政策是不允许的,只能下放到农村。几十年过去了,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没想到退休后让我实现了我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汪慧 《精武》2012,(14):39-39,41
现在我目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已经适渐采用了小群体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经试验证明其能够在把握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创新性和社会适应性,而健美操是一种新型的运动项目,体操音乐和舞蹈的糅合体,不仅能够健美、健身还能够健心,所以在高校学生和老师心目中走最受欢迎的一项运动。健美操的小群体教学能够帮助创新铸统健美操的教学弊端,真正在掌握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饶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是来自韩国的丁建荣,跟随姚承光老师学习意拳已经4年了。在学习意拳之前,我一直练习中国的形意拳,并在韩国开设有形意拳武馆。我非常的喜欢中国的武术,早在20多年前我就练习中国的少林拳。那个时候我的少林拳老师经常跟我说,中国武术很厉害。他说你在掌握了套路精华之后,一定要去掉套路,最厉害的武术应该是没有套路的。当时我还不太理解老师的话,认为少林拳学起  相似文献   

14.
《杂技与魔术》2011,(3):33-33
成功的喜悦 4月23日,许多同学来到美丽的龙潭公园,向老师们学习抖空竹。以前我都不知道空竹是什么,通过老师介绍才知道空竹是我国的民间杂技,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参加了以"促进有效学习"为主题的浙江省四地体育名师工作室教学联盟活动。当前体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现代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并运用于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1]本文结合教学联盟活动,温州市蔡景台名师工作室成员张雪丹老师《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课例,谈  相似文献   

16.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教授张登魁是我的老师,告辞人世已经三年多了,但张老师的音容笑貌,对我的教诲,常常索回我的心头. 我受教于张登魁老师是在六十年代初,记得上第一次武术课,他给我们示范长拳套路,虽然年过半百,但打起来气势磅礴,节奏分明,姿势优美,一气呵成,深深吸引我们,引起我们一片赞叹!想学、想练油然而生,以后,我随张老师学习武术,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微日志     
《体育博览》2014,(7):90-91
她们热爱舞蹈,她们沉醉舞蹈;她们付出辛苦她们用心舞出人生美丽的舞姿。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舞蹈学习我才了解到这高雅艺术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外在形体动作优美的展现,更是舞者美好心灵内在的表达。”——武飞  相似文献   

18.
舞动的精灵     
朱晓楠 《网球天地》2010,(3):126-126
我终于有舞伴了!它很有魅力.我雀跃欢呼! 从小没有像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学习舞蹈,而是听了父母的建议.坚持学习了7年的独轮车竞技表演。  相似文献   

19.
在外出听课学习或搞一些体育教研观摩活动时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在互相议论别人的课:某某老师的这节体育课与某某老师曾经上过的课差不多,是引用别人的,没有什么新意;某某老师这节课的组织形式,我早在网络上见到过,也没有什么创意;某某老师上课时用的这个游戏某某老师已经用过了…  相似文献   

20.
潘春芳 《收藏界》2013,(7):46-52
关于明清宫廷紫砂,笔者早在1963年的上半年就有过零距离的接触。当时我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求学,学制五年的本科再有一年就要毕业了。三月的一天,时任"陶器工作室"的专业教师张守智老师找到我,要我协助他进行"宜兴紫砂造型"的专题研究,因为我有入学前在宜兴紫砂厂四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