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凤华 《山东教育》2012,(Z2):112-113
在母亲的床前,有一口粗瓷大缸。这是过去我家腌咸菜的一口缸,后来不用了,就搬到了母亲的房间里。母亲特别看重这缸,对它有着深深的感情,在所有的喜爱之物中,母亲唯独把它放在自己的脸前,好好看守着。母亲对这缸有着特别的感情,因  相似文献   

2.
“砂布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已经十多岁的我,一直没有一双属于自己的鞋。对此,今天的年轻人恐怕难以置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当年,我家住在嘉陵江边的一个小镇上,靠父母在码头上做装卸工的微薄收入维持全家的生计。那时,普通人家的大人孩子穿的鞋大多是自己做,可我母亲干体力劳动是好手,却不会针线活。我家孩子多,那几年正处于"灾荒"  相似文献   

3.
干娘树     
我小时多病,母亲迷信,就请算命先生给我算一算。先生说我命里缺木,得认一棵树做干娘。我家门前有棵大树,母亲挑个吉日,带我到树下,将写有我名字和生辰八字的红纸贴在树干上,让我烧香磕头,请干娘保佑我一生无病无灾。  相似文献   

4.
母亲来我家了,一日三餐,爱人想方设法给母亲做可口的饭菜,我也跑到农贸市场为喜欢抽烟的母亲买来正宗的农家烟叶。就连平时总是应付的早餐,也随着母亲的到来而正规起来了。多年来周末睡懒觉的坏习惯,也努力改正过来。目的就是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在我家住下去。  相似文献   

5.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暗花明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  相似文献   

6.
追逐幸福     
<正>每个人都想得到很多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小时候的幸福,就是家里那个盛着红糖的罐子,罐子是陶瓷做的,也许是年代久远了,被勤劳的母亲擦抹得泛着乌光。自从偶然一次肚子疼,看到母亲从那只罐里取出红糖给我冲水喝,我便发现了幸福的秘密。那时我的眼里只剩下那个乌亮的糖罐了,只要母亲一离开,我就想方设法从罐里拈出一撮红糖来,用纸包了,在小  相似文献   

7.
追逐幸福     
每个人都想得到很多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小时候的幸福,就是家里那个盛着红糖的罐子,罐子是陶瓷做的,也许是年代久远了,被勤劳的母亲擦抹得泛着乌光。自从偶然一次肚子疼,看到母亲从那只罐里取得红糖给我冲水喝,我便发现了幸福的秘密。那时我的眼里只剩下那个乌亮的糖罐了,只要母亲一离开,我就想方设法从罐里拈出一撮红糖来,用纸包了,  相似文献   

8.
许红舟 《河南教育》2013,(11):23-23
铁肩担道义,丹心育英才。我家从我的母亲起,到我和妻子,两代人都是教师,我们一起执着地追寻着中华教育强国梦。教师要做到比学生的亲生父母还亲我母亲出身地主家庭,家境较殷实,从小读过很多书,后来被我们村小学邀请做代课老师,开始了一辈子的教书生涯,当时,她在农村教书,住在学校的一间破屋里,工作和生活搅在一起。母亲把学生看得和自己孩子一样重要,学生也把我家当成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是个学生,学了那么多科学知识,但有时候我宁愿相信母亲的话:善良是一剂药,可以治病,可以诞生奇迹。记得我小时候,我家有一个街坊,姓周,与母亲同辈,我要叫周姨。周姨人很好。那时候很多人都因为我家家境不好看不起我们,但周姨不一样,她不但尊重我们,还经常给我家周济那时候重似生命般的粮票、油票,我们一家都十分感激。  相似文献   

10.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  相似文献   

11.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  相似文献   

12.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但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  相似文献   

13.
晚饭后,母亲不慎摔伤了右手臂,伤势不是很严重,但手上的活儿却是没法做了。睡前洗脸,是我家必做的功课。我端来一盆热水,对母亲道:“妈,今晚我为你洗脸。”母亲感到有些别扭,但还是微笑着点点头。我左手扶着母亲花白的后脑勺,右手用毛巾轻轻地润着母亲满是皱纹的脸。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给你洗脸,你不老实,总是又躲又跑的……”是啊,小时候,母亲每天给我洗脸,顽皮的我老爱乱蹦乱跳,有时候还趁母亲不注意,把水洒在她的脸上。母亲生气了,就会拿着毛巾来拂我,我知道她是唬我的,但还是要笑着跳着跑好几个圈才偎在母亲的怀抱。我要是“…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心血     
我是在一个小镇长大的,那里的小学校离我家仅10分钟路程。那是在距今不太久的一个年代,当时孩子们(包括我)都能回家去吃午饭,而且都发现家里的母亲在等候他们。虽然今天觉得这样做是过分了些,而当时我并不是这样认为。母亲们既是三明治面包制作者、涂染指甲的欣赏者,又是家庭作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2008,(7)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  相似文献   

16.
酱的真正“缔造者”我家在邻居的指导下第一次做着(大酱)。以前,酱都是从商店里买来的,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次母亲非要自己做着,可能是为了回顾从前的生活吧!做酱的前一天母亲带着我到粮店选购了2500g优质黄豆,回家后用凉水浸泡了约12个小时。第二天,母亲把泡...  相似文献   

17.
万岁!终于放假了,我都想死老爸老妈了…… “老爸,老妈我回来了!”还没进家门,我就开始喊起来。奇怪,怎么没有回应?呀!我家的大门居然是紧锁的。父亲母亲准是上田里干活去了。无奈,我只好做在大门口等。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五个小时过去了,怎么还不见父亲母亲回来。我渐渐地产生了困意。  相似文献   

18.
1997年9月5日,是我去北京大学报到的日子。炊烟一大早就在我家那幢破旧的农房上升腾,母亲在为我擀面,这面粉是母亲用5个鸡蛋向邻居换来的。端着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眼泪一滴滴地滚落……我有一个天下最好的母亲,名叫李艳霞。我家太穷了。我生下来的时候,奶奶  相似文献   

19.
终于决定要接母亲一起来住。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自从我来到这座城市打工,三五年才能见上一面,或许因为思念过多,母亲的白发也越来越多。也许是想珍惜这难能可贵的相聚机会,母亲来我家之后,表现得尤为谨慎和小心。  相似文献   

20.
玉米稀粥     
今年我家只收了十几斤玉米,母亲突然决定要把它们磨成玉米粉,用来做玉米稀粥吃,而吃惯了白米饭的我对此不屑一顾。玉米粉终于磨成了。周末的晚上,母亲开始做第一顿玉米稀粥,虽然我明白地表示过一定不会吃这东西,可对它多多少少有点好奇,所以借着烧火的名义,我在灶旁偷眼瞧着它的制作过程。母亲先让我把水烧开,然后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双长筷子,据母亲介绍,这是祖传的专门搅拌玉米稀粥的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