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LC电路是无源二阶电路主要结构之一,理论上多以RLC串联电路为主进行分析,而GLC电路理论分析的却很少,但由于GLC电路测试方便,而且其过阻尼状态、临界阻尼状态和欠阻尼状态3种状态过度平稳、波形易测等特点,在实验和实际应用中又非常的广泛。鉴于此,通过理论和对偶定律对GLC电路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EDA软件对电路功能进行了仿真,采用了交互式仿真和图表仿真两种方式对电路的波形和状态轨迹波形进行了虚拟测试,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从而弥补了GLC电路在理论分析的缺失,对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有一个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0):108-111
为了提高对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的理解,对RLC串联二阶电路采用Laplace模型建立了传递函数,通过传递函数对电路的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对其状态轨迹、频率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在EDA软件平台中设计了RLC串联电路,对3种工作状态、状态轨迹以及频率特性曲线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清晰的图形。  相似文献   

3.
GLC并联电路很少见,但实践性很强。通过大量的数学运算.推导出三种模式下二阶响应的数学表达式,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从而弥补了通用教材中这方面内容的缺憾,使学生对GLC并联电路二阶响应有了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Matlab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Matlab计算动态电路,可得到解析解和波形图.一阶电路先计算3要素,后合成解析结果;RLC串联和并联的二阶电路采用自编的通用函数计算,自编函数采用了Matlab求解微分方程的符号运算方法;一般的二阶电路和高阶电路采用拉氏变换列写电路方程,再用拉氏反变换得到解析结果.通过实例分析,展现了Matlab在动态电路分析方面的优越性.不仅使动态电路的计算变得简单,而且可得到解析的、可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Multisim软件对二阶串联RLC动态电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使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直观、生动形象.验证了带有负阻源的二阶串联动态电路的全响应过程.介绍了Multisim软件在二阶动态电路分析教学实验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二阶电路中等幅振荡和增幅振荡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RLC串联二阶电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等幅振荡、增幅振荡波形不稳定问题,结合负阻抗原理进行理论分析,改进了实验电路,使EWB仿真与实验电路均可观测到两种状态的稳定波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二阶动态电路教学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将仿真分析与多媒体课件及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出PSPICE软件的常用功能及进行电路仿真分析的基本步骤。以PSPICE仿真在二阶动态电路时域分析辅助教学实例,展示了RLC串联二阶电路在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情况下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曲线。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仿真分析,能够促进学生理解电路及元件特性,全面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八七级《电路分析》(下)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上册中的第七、八章和下册中的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下面谈谈各章的学习要点并举例题,供同学们在期末复习时参考。一.无电源二阶电路和直流二阶电路本章学习的要点是,掌握RLC(以RLC串联电路为主)二阶电路的分析,包括无电源二阶电路的分析.即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直流激励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分析,包括微分方程的建立和解法。特别是要明确电路固有频率的概念,掌握电路RLC参数不同时四种固有频率的形式及相应的四种固有响应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和无阻尼情况时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用RLC并联二阶网络进行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实验,在理论上进行推导,论证,对电路元件的具体参数进行计算,并借助示波器得到与计算结果相一致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直流激励下的RLC串联二阶电路暂态过程的讨论,说明了暂态过程中的过电压现象以及初始状态对暂态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典型二阶系统,以串联RLC电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RLC电路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以及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分析了系统的能控、能观性;介绍了阻抗法建立RLC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建立了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同时进行了单位阶跃响应与单位斜坡的响应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便于实现理论与仿真实验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RLC串联电路的时域分析,归纳得出了RLC串联电路可能出现的几种谐振情况,并在Multisim7中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仿真。指出了当R<0时,在Multisim7中仿真遇到的困境,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直流激励下的RLC串联二阶电路暂态过程的讨论,说明了暂态过程中的过电压现象以及初始状态对暂态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数学的方法,解出了RLC串联电路加有直流电压状态下电流的特征值,得到和经典结论一致的满意结果,这一计算方法,弥补了电工书籍中对RLC串联电路理论推导内容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首先建立RLC串联电路的相量模型,分析电路的谐振和失谐两种状态,就电路中各参数的极值进行详细的计算,然后利用Tina Pro软件对这两种状态进行仿真分析,最后通过仿真波形证实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交流电路中,调节电路的参数或电源的频率,使电路两端的电压与电路中的电流同相,此时电路的工作状态就称为谐振。谐振时电路会发生很多有趣的电现象。人们利用这些现象设计制成许多有价值的电器设备、电子设备等。同时在另一些场合又要防止其发生,本文将对RLC串,并联谐振电路进行分析。 (一)RLC串联谐振 图1所示为RLC串联电路,当X=X_L-X_c=0时,U与I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此时感抗(X_L=2,(f1)等于容抗(),即,此个为串联谐振 当偏离谐振频率时,x≠0,故|z|>R。由上式可作出阻抗对频率的响应曲线(图2甲),由图可见,当f=f_0时,Z_(m。x)=R;f偏离f_0时Z显著增大。图中还画出了X_L和X_c  相似文献   

17.
从Q值的定义出发,分别求出了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的Q值.讨论了相同形式的Q值的不同含义及两电路的谐振特性.  相似文献   

18.
对方波激励下串联LC电路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方波周期与LC电路振荡周期成不同倍数时的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变化规律。首先用二阶电路暂态过程分析的方法对方波激励下串联LC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再利用Orcad/Pspice仿真软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仿真验证。通过这种先理论分析再仿真验证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二阶LC电路暂态过程分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12-115
对RLC电路中的暂态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介绍了负阻抗变换器组成的负电阻方波电源电路设计的原理及实现方法,用Multisim仿真了接入负电阻方波激励下的各种暂态响应,包括:非振荡、临界振荡、衰减振荡、等幅振荡、发散振荡。仿真结果与理论一致,且能够直观地描述RLC二阶串联电路各态响应,克服了实验设备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远程实验电路接线问题,研制一套RLC电路远程接线装置。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根据RLC电路实验中各接线端子间的所有可能组合,构建接线阵列,每两个接线端子间用继电器控制其接通或断开,继电器的状态由单片机根据各自的接线控制码决定,单片机通过串行口接收上位机发送的继电器控制码。在LabVIEW环境下的远程客户端通过点击操作面板上器件端子按钮,生成相应的继电器控制码,经装置硬件电路实现对任意器件端子间的接线操作。在RLC电路远程实验中应用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可实现对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并联电路暂态过程等多个实验远程接线,适合在远程实验中应用。该方法也可扩展到其他远程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