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出版社的电子出版部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软件出版部发展而来,在出版社内一般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与图书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相应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风险性也大,如果完全按图书出版的要求和模式发展电子出版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出版社虽具有电子出版权,但还不具备独立开发、制作完整电子出版物的能力。在我国电子出版业发展初期,电子出版单位较少,对电子出版物技术性要求不高,出版社尚能出版或能制作一些规模不大的选题。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些专业电子音像出版社诞生和国内一些具备实力的专业多媒体制作公司加入电子出版队伍,相比之下,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实力显得较为弱小,难以快速发展。归纳起来,制约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版协电子出版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在湖北宜昌开的会。当时电子出版发展相当快,我们意识到新闻出版行业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即以图书司、科技发展司共同研究,首先给中央打报告,明确电子出版划分到新闻出版范围内,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的一部分。电子出版起步阶段,技术力量大部分是在计算机公司,比如方正、希望。刚一开始,电子出版有些跨行业,也分不清出版单位与非出版单位,所以成立一个协会来协助行政机关,协调行业的发展很有必要。 当时,中国软件协会有一个软件出版分会,牵头单位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我们两个协会活动经…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以其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形式,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涌现出一大批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电子出版在体制上依然隶属于图书出版社,在市场上过分依赖传统发行渠道,因而造成较大的滞后性,严重地限制了电子出版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从思想认识上和具体操作上加以改变观点。 一、调整体制,建立独立的电子出版单位。图书出版和电子出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通过两个出版流程的比较就可以看出电子出版过程复杂得多,一是内容更广泛编辑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4.
2000年3月30日,由新闻出版署举办的电子出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京的近30家电子出版单位就电子出版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翰、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于永湛、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邬书林、新闻出版署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管理司司长王涛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新闻出版署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同志主持。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陆达博士就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做了主题发言,大量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实例令与会者耳目一新。同时,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社长潘继财。清华同方电子出版社…  相似文献   

5.
就《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谈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产业化建设梁祥丰:软件出版分会会长、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一、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1,电子出版产业正在形成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至1994年间,全国40余家中央级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和地方科技出版社共出版...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从起步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间,我国电子出版事业渐具规模,全国专业电子出版社发展到110多家,拥有千家电子出版开发制作单位,年出版电子出版物数千种,年增长率近100%。从技术水准和和质量水平上考察,十年来,中国电子出版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密切紧跟国际最先进技术,且在技术运用上日臻成熟。中国选送的电子出版物作品在“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中连续5届获得最重要的奖项,显示出了国内电子出版的非凡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电子出版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年,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累计了可观的数量,沉淀了宝贵的技术,积攒了大量的资源。而十年光阴匆匆,如白马过隙,新的发展课题又摆在行业的面前。本刊“深度点击”推出一组“中国电子出版十年”文章,回顾与总结电子出版的发展历程,希望对行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社政司于5月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物研讨会” ,34家大学出版社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教育部社政司顾海良司长、阚延河副司长 ,出版管理处全体同志 ,国家新闻出版署电子音像司寇晓伟副司长、电子出版物管理处毛小茂处长等参加了研讨会。寇晓伟副司长首先介绍了我国电子出版界1999年的发展情况。1999年是电子出版物发展的重要的一年 ,我国首次举办了国家电子出版物奖的评奖 ,5种电子出版物获得了荣誉奖 ,10种获得国家电子出版物奖 ,20种获国家电子出版物奖提名奖。大学出版社的获奖数占整个获奖电子…  相似文献   

8.
为使高校出版社领导全面了解新闻出版署新近颁发的《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的精神以及当前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与现状,促进高校出版社电子出版物有序、健康发展,全国高校出版社电子出版培训班1996年4月7日在武汉大学圆满结业。参加这次培训班的有全国45所高校出版社主管电子出版工作的领导及有关人员49人。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教材出版处周思、魏小波处长和马建通等同志专程来汉主持培训班工作。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李英惠司长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高校出版社在发展电子出版物方面,要抓住机遇,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社政司于5月8号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物研讨会”,34家大学出版社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相互交流了电子出版发展的情况,经验和思路。教育部针政司司长顾海良、副司长闭延河、国家新闻出版署电子音像司寇晓伟、电子出版物管理处处长毛小茂等参加了研讨会并讲话。寇晓伟首先介绍了我国电子出版界99年的发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署99年在中宣部等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投资1500-1600万元,开发了“辉煌50年多媒体系列光盘”。为国家组织开发大型电子出版物提供了经验,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99年也是电子出…  相似文献   

10.
聚会哈尔滨     
八月的哈尔滨天高气爽,景色宜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电子出版研究会在这里召开“中国电子出版研讨会”。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电子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60余人济济一堂,各抒己见,研讨中国电子出版大计。 研讨会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谢明清主持,新闻出版署音像电子司司长王涛、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李琛、北京印刷学院院长田胜立等先后作主题发言。新闻出版署音像电子司电子处毛小茂处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国电子出版业的现状与发展。上述发言详见本期杂志“专题论坛”文章。 希望电子出版社社长秦人华…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是全国开展电子出版工作较早的省份之一,现有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等6家电子出版单位。此外,湖北美术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在积极开拓电子出版业务,已有产品上市。湖北省的电子出版业大致是从1989年起步的,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共两党关系通史》全文检索磁盘电子版是我国的第一个正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刚开始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全是以软磁盘(FD)为介体,到1995年,7年里总共出版了84种电子出版物。从1996年起,全省电子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不仅电子出版物的品种数、复制数和发行码洋有了大幅  相似文献   

12.
传统出版社的主要业务是以图书出版为主,关于图书的出版管理有着多年积累的经验,管理办法和管理程序相对都比较完善。而电子出版物在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自1996年新闻出版署批准了第一批37家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到现在已有出版权的出版单位达到1lO家。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由软件公司申请批准的,所以现有的500多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出版》2009,(1):F0002-F0002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3年由文化部批准成立,西安交通大学音像出版社1986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1998年,两社合并,成为具有图书、音像、电子出版权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我社依托西安交大百年名校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并抓住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出版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教材、学术专著、教学参考书以及教育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  相似文献   

14.
郝远 《编辑学报》2012,24(6):543-543
第9条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本条例所称出版单位,包括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第10条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出版社的电子出版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在电子出版物的品种数量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技术水平与内容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和国际的各种评奖活动中屡创佳绩,但是在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上却始终难以走出困境。曾经被认为将要引领整个出版行业改革潮流的电子出版而今回首看不到出版行业的热烈“捧场”,向前顶不住网络出版的浪潮,形同夹缝。影响我国图书出版社电子出版生存与发展的现存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编辑出版自身的问题,也有消费以及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如专业人才短缺,出版物选题单一,读面狭窄,市场秩序混乱,发行渠道不畅,等等。针对当前我国图书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实际,笔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现存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子出版物是新华书店的新业务,目前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主要原因是书店面临许多环境制约:一是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特别是缺乏电脑知识,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二是电子出版物产品少,对象面比较窄,出版社大多自产自销或者软件专卖、捆绑销售,书店的进货与销售渠道不畅;三是书店对电子出版市场比较陌生,而且面临盗版横行、恶性竞争的风险。 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电脑市场已经从生产资料投资转变为家庭生活消费。如果我们新华书店还把发行定位在图书音像制品上,不积极开发电子出版物市场,就可能丧失机…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世界各国出版界刮起了一股“电子出版风”,各种各样的电子出版物纷纷登场亮相,如CD—ROM、CD—I、Fl-oppy Disc、Bookman等等,与此同时,各国出版社纷纷组建电子出版部。一时间,电子出版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似乎电子出版将取代传统的印刷出版,未来社会将是无纸的社会。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印刷出版的图书数量却是有增无减,这是事实。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电子出版物的拓荒阶段和IT业的发烧后 ,对许多出版社来说 ,独立电子出版物渐成鸡肋。当前的现实情况是 :电子出版物市场鱼龙混杂 ,极不规范 ,好的出版物难以推广 ,低质光盘四处传播 ,盗版现象十分严重。面对这样一个局面 ,出版社要想在保证品牌的基础上 ,做好电子出版物 ,明确电子出版的定位就成为出版社的现实课题。当出版社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时候 ,选题可以更多地关注于知识和文化传承。而作为企业时 ,经济效益成为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 ,系统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最直接的目标 ,而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作用则变成出版活动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子出版物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但与国外相比,始终处于一个较弱的发展阶段。电子出版物的开发、制作、出版、发行的工艺流程和管理方式,缺少整齐划一的规范和制度,开发单位和出版社各行其是,光盘题材和制作水平也参差不齐。各出版社虽然陆陆续续推出了为数不少的光盘,但电子出版部门作为出版社的一个单位,始终没有红火起来,CD-ROM光盘终究没能成为出版社的主流产品。 我认为阻滞国内电子出版物在出版业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可用两个字概括,这就是“品牌”。如果没有过硬的品牌,没有特色突出的拳头产品,没有统一考虑的…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音像协会主办的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复制业政策法规及技术发展培训班非常必要和及时。在此之前,新闻出版署举办了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社社长、总编培训班。举办这些培训班的目的,是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部署,总结交流音像和电子出版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