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对2011年安徽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几种战术有主动进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边角战术、杀伤战术,其中主动进攻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起主导作用,其次是边角战术和杀伤战术,其它战术运用的较少。同时,根据散打运动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散打战术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武术散打运动对抗日益激烈的今天,运动员如何在场上审时度势,巧妙、合理的运用一定的战术形式战胜对手,已经越来越引起了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而散打运动的战术训练已成为现代武术散打训练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就是力图针对这种状况,从运动员战术能力的组成;战术训练的方法;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细致的论述,旨在为运动员及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本质内涵、形成过程、主要特征以及战术意识培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散打运动是一项非常激烈的对抗性竞技项目。战术是谋略,良好的战术意识的建立,是培养优秀散打运动员必备的先决条件。合理的战术训练,战术意识的培养以及灵活运用战术的能力,可以收到“制人而不制与人”,“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从多年训练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散打战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第三届世界杯男子散打比赛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对比分析发现:在探讨散打战术行动理论和实战运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散打7种重组战术行动的内容;应区别对待散打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对手战术运用要有针对性;以战胜对手为目的,控制好自身的体力,并确保取得主动权,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力争取得好成绩;有4种战术行动方案(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防守和防守反击)运用最多,直接运用反击后防守,进攻和防守相对较少。通过本研究对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研究,希望教练员能根据我国散打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找出运动员最为合适的比赛战术,并将其应用于平时的训练实践当中,从而推进我国散打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杨冠强 《体育世界》2010,(11):69-70
在散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战术、心理和身体素质,而技战术的灵活运用则是取得比赛胜负的关键,本文对散打战术进行分析,浅析散打战术在比赛中运用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战术是散打比赛中双方为了战胜对手而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灵活、合理的战术运用是比赛获胜的关键。迎击战术在散打比赛中杀伤力较大,效果明显,但对运动员的技法要求较高。文章通过观察比赛中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对迎击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规律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灵活多变的战术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散打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术意识是影响散打运动员获取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论述了散打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合成的基本内容,影响战术意识的合成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战术意识合成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散打运动发展至今,技、战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停留于一般化的训练,恐难以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因此,对散打技、战术进行精细的研究,从而发现技术动作原理,进行总结归纳,提出训练方法,并在训练过程中加以认真实施。如此才是提高散打运动员水平,推动散打运动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战术运用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1年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中各级别运动员战术运用的特点和成功率,具体分析各类主要战术在不同级别选手间的差异,并由此提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在战术使用上的具体要求及训练对策。青少年运动员应根据自身技术特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战术特点,并不断创新,以适应不同对手术的战术变化。  相似文献   

11.
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项目,是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由于现代散打比赛的空前发展,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战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心理技能训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学训练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散打比赛中,大部分运动员在赛前都会控制体重,这对散打运动员能否取得理想成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控制体重能发挥运动员的优势,保持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而不科学合理的控制体重,不仅会抑制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还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减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对竞技能力保持阶段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运用调查问卷、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科学控制体重的手段与方法,为散打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散打运动评定模型和综合评价标准,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实验等方法研究攻防格斗应答能力测试仪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攻防格斗应答能力测试仪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运动员应答能力的稳定性及其水平,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不同运动级别之间进行显著性检验,武英级、一级、二级运动员之间都有显著的差别,所选择测量指标的有效性较高;综合评价标准及均衡程度等评价方法比较合理,通过6项指标的测试,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运动员应答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对初学者在散打实战中出现的焦虑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散打初学者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在实战中出现焦虑现象,认真剖析了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选择适合于运动员特点的对策方法,进行科学系统的调节控制,对提高运动员在实战中的自信心和比赛成绩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与论述散打侧踹腿技术以及步法和战术的协调配合,探讨侧踹腿技术的特点、步法的实用性、战术效果,训练方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和战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武术散打运动特点和规律,在对以前不同时期散打战术特点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录像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站在散打制胜因素的角度,对当前散打运动的战术特点及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这些特点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排序以及制约因素,从理论角度总结出散打战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水平与特征。方法:以我国35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各时段气体代谢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运动员水平越高,VO2max越大,散打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有目的通过身体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促进运动员整体供能水平的提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RQ、HR、O2-pluse和BLa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优秀组运动员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和耐受乳酸能力均优于一般组运动员,揭示散打运动水平与运动员有氧和糖酵解供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散打运动踢、打、摔的基本技术及组合,属于"操作性"动作技术,其动作必须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运动学原理、相生相克的技击原理以及竞赛规则的要求。怎样通过对运动员技术、战术、体能、智能、心理品质的培养并在比赛时临场运用,是本文探讨散打博弈逻辑思维的主旨,以供广大散打运动参与者训练和比赛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是指导和促进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重要文件,竞赛规则每一条款的修订都对散打运动的技战术以及裁判员法产生巨大的影响。竞赛规则中最新添加的"先后倒地"申请复议条款,以及电脑监控现场公开回放都会对裁判员的执裁过程产生技术操作和心理的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