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齐向党 《现代语文》2006,(2):124-125
河南籍作家刘震云是新写实主义作家的主要代表。从最初的《塔铺》、《新兵连》到后来洋洋洒洒的二百余万字的《故乡面和花朵》,刘震云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种非常自由的叙述取向。因而,其作品很难被所谓的“新写实”界定。如果说,  相似文献   

2.
刘震云的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最大的特色是反讽,刘震云以恣肆的戏谑,毫不留情地揭开被顶礼膜拜的"上帝"的神秘面纱,"上帝"从神坛走向人间。刘震云的小说分别从历史、权力、人性等切入点考察了人生存的虚妄与荒诞的图景。  相似文献   

3.
在多数的文学史著作和评论文章中,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而其代表作品: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黑洞》;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官场》;刘恒的《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则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这些作品都注重冷静地展示下层社会人们的平庸的原生态,注重对世俗人生的叙写,含蓄地表达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意味的思考。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对生活真实性的强调使这些新写实小说读来真切感人。这些小说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一批文学新锐如刘震云等把他们的视点放在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琐事的关注上,他们所写的小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先锋派的新潮小说有着不同的面貌,我们称之为新写实小说。这些新写实小说在创作方法上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他们的作品真诚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为新时期以来一度沉闷的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发表后被多家刊物转载,评论界公认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下面就《单位》、《一地鸡毛》谈谈刘震云小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部洋洋洒洒四卷本二百余万字的《故乡面与花朵)}的横空出世,刘震云着实令1998年的中国文坛大吃了一惊,这是那个曾经写过《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被誉为开创了新写实主义小说先河的刘震云的作品吗?怎么会这么难读?那些奇里古怪的名字,荒唐怪诞的事件,汪洋恣肆的语言,不象是刘震云的风格呀!然而,疑问归疑问,这的确是刘震云历时六年烹制的一碗内容佐料都怪异的“故乡面”。刘震云曾经谈到,他以前的作品都是写实的、具体的、距离生活比较近的,事实上这部分内容仅仅占到人们生活中时间的20%到30%,而有70%到…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涌现出了一批新写实作家,其中以刘震云、池莉、方方等为代表,他们以自己的笔锋写出来芸芸众生的庸常生活。《一地鸡毛》作为刘震云的新写实力作,于平淡琐碎之中表现小人物的生存困境,让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精英意识在接踵而至的压力之下逐渐消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邹超才 《文教资料》2007,(33):25-26
新写实小说在八十年代文坛掀起了一阵旋风,刘震云作为新写实小说家的代表,以其风格独特的一系列作品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同时,池莉、刘恒、叶兆言等作家也几乎同时以自己独具魅力的作品登上文坛,这些作家都被归属到新写实统一的称号中。但是事实上,这些作家的风格并不尽相一致。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及其相关作品写的是体制压迫下小人物的逐渐被压制、被规训、被同化的历程,而其他作家也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8.
读近年来被称之为“新写实主义”的一些小说(诸如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以至《太阳出世》,刘恒的《状羲状羲》,刘震云的《新兵连》、《单位》和《一地鸡毛》等)就会想到萧红写于四十年代的《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与“新写实主义”究竟有无渊源关系?其共同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小说《一地鸡毛》是我国当代作家刘震云早期的一部作品,所讲述的是社会底层卑微百姓的寻常生活,小说主人公小林所代表的是这一特征群体的真实生存缩影,这与我们以往所见的塑造典型形式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加上小说整体贯穿的内容都十分贴合于生活本色,源于生活的写实主义,因此也被众多读者认为是一部无可争议的新派写实作品。刘震云对于平凡而庸俗生活的敏锐深度感悟,还有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意识,启发众多读者对小说背后折射的平常百姓生活生存处境的了解以及小人物对苍凉命运的无力之感,同时也呈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感元素,值得我们用心品读和鉴赏。  相似文献   

10.
方方的早期作品以写实为主,但又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不同,故她与刘恒、刘震云、池莉等一起被称为"新写实"作家.自上世纪末以来,文学评论界一直在对"新写实"的定位进行研究争论,争论最多的就是它与现实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的关系.新写实做到了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写实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写实精神的继承.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之间尽管存在差异,然而在严格忠实反映现实生活这个基本点上,现实主义和自然自主义没有区别.自然主义就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续与发展,就是现实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刘震云的早期作品,即他写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和中期的中短篇小说,主要是以乡村生活为题材,主要描写乡村居民的生活困境以及随着时代的变动而引起的乡村居民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刘震云的笔锋由贫穷的乡村转向了城市的机关大楼和都市小人物居住的狭窄公寓,以冷静而锐利的“新写实”笔法,深刻地解剖社会转型期中国官场、城市的权力关系,以及在权力结构的挤压下中国现代小市民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异化。笔者将通过对刘震云写于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等“新写实小说”的阅读和阐发,以权力为关键词,对那个时期中国城市政治经济结构的一些症状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2.
刘震云早期的小说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列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文学”皆可。作品体现出一种“消解英雄”的英雄情结。作品中的人物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往往以柔性和韧性突围。作者擅长运用古今交融的手法演绎现代生活,体现根植人心的官本位文化。刘震云早期的小说创作受到其审美心理定势的制约,体现出作品内涵和风格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平民情怀与消解虚幻神话--池莉小说主题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莉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之一,其小说受到了一定的误读.池莉小说的特质不是评论者所谓的"零度情感"或"淡化价值判断",而是炽热地关注凡俗人生、认同公众生存体验的平民情怀和对平民生存价值的张扬;基于平民化的文学视角和追求真实的创作目标,在爱情题材领域,池莉小说表现出对传统文本所传达的爱情神话的消解;在历史题材领域,池莉小说塑造了不同于传统文本的新形象,表达了对正统历史的文学修正.  相似文献   

14.
"新写实小说"创作在大众文化潮起中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共存的语境中,原以精英姿态出现的新写实小说作家们的写作处于在两者之间摇摆的状态。这造成了新写实小说身份的变异,并使其陷入无奈存在与期待突破的双重境域之中。透视新写实小说代表性作家作品,特别是池莉近年创作的转向,可勾画出新写实小说在90年代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from a Social Realist perspective a set of issue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egarding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It focuses upon the issue of relativism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hat since the time of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the 1970s has constituted in different forms the dominant perspective in the field. It identifies features shared between constructionism and the ‘positivist’ approach with which it contrasts itself.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two positions have more in common than is often recognized and draws upon Critical Realism as an alternative to both. Social Realism explores the soci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Critical Realism fo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实在论至今仍是世界科学哲学界热烈争论的一个主题。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所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科学理论对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的描述是真实的或者只是一种为“拯救现象”而做的虚设。面对反实在论的非难,科学实在论者提出一些辩护策略,其中之一就是成功论证。基于对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各自的立场的分析,我们提出确认科学理论真理性的进步评价法观点,认为当我们拥有的假说为真时,这种方法会让我们渐渐确认这点;当我们拥有的假说为似真时,这种方法会让我们改进这假说,使之向真理的方向进步;当我们拥有的假说为假时,这种方法会让我们将它排除。运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朝着越来越趋真的方向迈进和发展,从而让我们逐步揭示未知的知识,由此而对科学实在论进行方法辩护。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初期,随着"文革"影响的逐渐消退,文学创作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许多作家将他们在文革时期积郁已久的感情真实地抒写出来,使沉寂的当代文坛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现实主义创作得以复兴;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传统现实主义的"神圣"地位受到动摇,但现实主义在经过积极的探索与新变后,真正走上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论"新具象"     
“新具象”艺术已成为现代绘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需要把新具象与抽象、具象的关系、“新具象”的根源、“新具象”与现实的写实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曹鹏 《嘉应学院学报》2007,25(5):106-108
曹魏《新律》之成,通说多归功于陈群,刘邵则无足轻重,甚至可提可不提。但据陈寿《三国志》载,《新律》的制订者却并无陈群其人,而只是刘邵与庾嶷、荀铣等。参与《新律》基础上制定《泰始律》的律学家杜预,应该看过《三国志》,却对陈寿关于《新律》修撰者的记载并无异议。斐松之引书二百余种,注释、补充、考订《三国志》,也未对陈说有所修正。"诏陈群、刘邵等制新律",或"令司空陈群等制订魏法"之说,则出自成书晚于《三国志》四百多年的《晋书.刑法志》,而《晋书》所存在的对史料未予认真甄别去取,"不求笃实"的缺点,在成书后即受到其当代人的批评。《新律》制订者的问题大可存疑,至少有理由强调,应该对刘邵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影响最大最传统的研究范式。在其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分支: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等。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最新表述。在现实主义理论不断演变的同时,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自由主义、建构主义、批判理论等其他流派挑战现实主义的“主导”地位,为保持其“地位”,现实主义理论一直在寻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