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景峰 《继续教育》2005,19(10):51-54
对于缺乏自然资源的新加坡来说,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人民行动党政府历来注意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在高科技时代,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日益剧烈,新加坡面临着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科技人才的竞争。人民行动党政府将新加坡对外国人才开放视为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新加坡依靠创新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的目标并不是容易达到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对新加坡的经济增长要素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2.
《世界教育信息》2002,(12):11-11
新加坡要保持繁荣和活力,就必须继续吸引外来人才,否则将从位于第一世界的发达国家之林降级为第二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竞争力,都必须依赖外来移民和人才,而美国之所以能在许多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就是因为它广纳人才。“如果拥有2.8亿人口的美国需要吸收外国人才,只有300万人口的新加坡更必须这么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对世界形势的科学认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和对我国发展的战略思考中,高度重视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出了一系列精辟独到的论述,形成了极富时代特色的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尽其才是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的终极取向 1.从实际出发,打破常规选人用人,做到人尽其才。“今后我们要很好地研究科研和教育如何协调人员如何经常交流的问题。人员不流动,思想就会僵化。外国科研机构很注意更新科研队伍,经常补充年轻的、思想灵活的人进来。我们也要逐步实行科研人员流动、更新的制度。”做到人尽其才。“在人才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4.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2009年9月一所美式国际学校——斯坦福美国国际学校将在新加坡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将开设美式课程,拟招收2500名学生。据悉,新加坡现有的国际学校已是人满为患,大批申请入学的学生无法接收,子女教育问题难解决,这甚至已成为公司引进外国人才的绊脚石。为满足当地对国际学校的巨大需求,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一个人口少、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1965年独立后,经过32年的不懈努力,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都市和一个风景秀美的花园国家。新加坡经济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坚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自己发展的经济政策,以及有比较完善的配套措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倡导和奉行“人才立国”的思想,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他们认为,“新加坡要有卓越的经济表现,唯有依赖卓越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新加坡最好的资产”。政府相信人才是新加坡的最主要资源,唯有优秀…  相似文献   

6.
人才高地理论是关于人才发展的基础性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才理论创新成果之一,目前仍然处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把我国建设成为国际人才高地,是人才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人才高地建设目前主要处于吸引海外留学生归国服务阶段,人才理论工作者应着重对此展开创新研究,并对吸引外国人才、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开展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规范化职业培训起步于1979年,当时成立的工业与职业训练局全面负责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职业教育培训是新加坡教育的主体,而且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学习、借鉴新加坡的职业培训和考证制度,对于我们如何健全培训与职业鉴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华 《中国考试》2006,(5):48-50,53
在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下,学生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经过四次基本决定了其终生发展的分流考试。从选才角度讲,新加坡基础教育通过各种考试,完成了“精英”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一般劳动者等各类人力资源的鉴别、开发和培养工作,各类人才在新加坡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外国人才研究史研究可以为我国的人才学研究提供多方面的借鉴,应该成为人才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自1979年人才学形成以来的三十年间,外国人才史研究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目前的进展如何、未来发展的趋势怎样,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国内还未见系统的研究和梳理,笔者对此尝试进行回顾和整理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自然资源匮乏,人才几乎是这个城市国家赖以发展经济的唯一资源。由于国小民少,完全依靠本地人才来推动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吸引海外人才来狮城工作和生活就成为新加坡政府的一项长期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机构如何吸引和留住有能力的人才为公众服务?这是任何一个有效的好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新加坡的“高薪养贤,厚禄养廉”的公职人员薪酬制度,是新加坡克服困难、发展繁荣的重要保障新加坡公职人员薪酬制度对中国高级领导干部薪酬福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政府应坦诚地面对人性假设;积极推进公共部门薪酬制度改革;借鉴薪酬管理中的水平平衡比较机制;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应与公务人员薪酬相分离。  相似文献   

12.
一、人才决定命运:新加坡经验诱发的对中国人口素质的忧思 新加坡最重视人才,奉行精英治国的理论。在新加坡人看来,国与国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李光耀认为,人的智商和能力80%是由天赋决定的,所以,其所谓人才,天赋即基因在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说人才决定命运,其实是说基因决定命运。李光耀指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素质,比教育和环境等因素的培养,更能决定他的能力表现。他相信遗传学家的如下结论:人类的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  相似文献   

13.
持有就业准证的外国工人,1991~2000年为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出了高达37%的贡献。新加坡人力部政务部长黄永宏博士认为,这显示外来人才政策让新加坡的经济维持动力,所以不应该在经济不景气时就提倡把外国工人送回国。黄永宏昨天在噪音控制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加坡教育部新闻中心的文告,从2008年4月1日起,新加坡教师的待遇将更加紧密地跟个人表现及市场情况挂钩,以更贴切地反映新加坡教育所强调的“人”的因素,同时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5.
赵礼明 《师道》2013,(2):43-4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评价教师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依据.而外国也有类似的说法:“一个差教师给人们传授真理,而一个好教师能教会人们发现真理!”戴安邦先生的一生,正是践行着这样的教育思想。为培养新一代化学研究人才和化学教育人才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6.
心宇 《教师博览》2011,(9):21-22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只有不到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的小国,除了阳光,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人才几乎是这个城市国家赖以发展的唯一动力。由于国小民少,完全依靠本地人才来推动经济发展只能是痴人说梦,因此,千方百计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海外人才来狮城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世界正处于全球化和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而人才是决定竞争胜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先后制定了人才战略规划,2010年6月我国也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些规划中,都提出要培养顶尖人才、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领袖人才、杰出的人才和创新人才等。虽然各国都对人才冠以不同的名称,但一言以蔽之,都是属于创造性的人才,他们是人中之杰,是引领各国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先锋。因此,如何发现和培养创造性的人,是顺利实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本文旨在论述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后期,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就业十分充足,失业率非常低,一些主要的经济部门甚至出现了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变得十分严重。尤其是外国投资者,也会因劳力资源匮乏带来的高工资的压力而放弃在新加坡的投资。这对经济的发展极不利。 因此,新加坡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组织及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就是说,新加坡的策划机构必须按照某些可行的原则来组织经济生产,重新配置有限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人才     
<正>在当今社会,"人才"一词在"人才收购""人才管理""人才开发"和"人才保留"这样的语境中出现。权威人士告诉我们,在未来,所谓的创新型经济将取决于创新的质量和人才的质量。究竟什么是人才?如何理解人才?"人才"的定义韦氏在线词典对人才的定义是,"一个人的自然禀赋",也可以指"一个创意或艺术方面的特殊资质"或"总的智商或精神力量"。"人才"这个词之所以能够成为管理词汇,在于人们承认了人的能力是  相似文献   

20.
教师待遇与个人表现挂钩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加坡教育部新闻中心的文告,从2008年4月1日起,新加坡教师的待遇将更加紧密地跟个人表现及市场情况挂钩,以更贴切地反映新加坡教育所强调的“人”的因素,同时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