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背景链接 孙膑(?-前316),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与庞涓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庞涓成为魏惠王将军,因嫉妒孙膑才能,骗孙膑到魏并陷害他。后来他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链接 孙膑(?-前316),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与庞涓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庞涓成为魏惠王将军,因嫉妒孙膑才能,骗孙膑到魏并陷害他。后来他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  相似文献   

3.
齐魏马陵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公元前341年,魏国向韩进攻,韩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田胎为将,孙膑为师,起兵伐魏救韩。魏惠王派太子申、庞涓为将出兵迎战。孙膑采用“减灶诱兵”的计策,在马陵大败魏军,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此事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甚详,此外《史记·魏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秦本纪》以及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和《孙膑兵法·陈忌问垒》中也有相关记述。  相似文献   

4.
该图片摄于山东省临沂地区郯城县境内马陵山中段的独龙涧。马陵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据《沂州志》记述:“马陵山在州长九十里,与郯城接,状如奔马,直抵宿迁。”该山纵贯今郯城县东部五十多公里,山丘起伏,绵延一线。特别是中段地势复杂,沟壑甚多。独龙涧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条沟壑,因状似葫芦,所以又叫:“葫芦峪”。独龙涧的入口处在司家乡卸甲营村西。涧内谷深林密,坡高山峻,地形复杂,风景独特。这条涧宽仅几米至十几米,长6里有余,酷似一个大袋子,有进口无出口,四周群山环绕,地势十分险要。当地群众相传,郯城马陵山就是孙膑、庞涓决战的地方,故独龙涧又被称为庞涓沟,据传庞涓的军队被诱入独龙涧,遭孙膑伏兵万箭齐射,死伤无数,全军覆没。有的学者也撰文认为,这里是魏齐马陵之战的战址所在。理由除了当地有许多与孙庞大战有关的地名、传说外,主要还有:一.此地出土有铜剑、箭头等战国兵器.特别是发现一带铭文“欲氏左”的铜戈。二.《孙膑兵法》中所言之“隘塞死地”与独龙涧完全相符。三.根据《战国  相似文献   

5.
孙膑     
司马迁 《学语文》2004,(11):57-58,64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相似文献   

6.
孙膑     
司马迁 《学语文文丛》2004,(11):57-58,64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相似文献   

7.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膑”切入。一、荒凉的枯泪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我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信的庞涓师兄!………  相似文献   

8.
刘仁和 《考试周刊》2011,(66):66-66
“因势利导”的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的是战国初期齐魏两国交战时,效力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利用魏将庞涓傲慢轻敌的心理.制造齐军落荒而逃的假象,将庞涓诱到山谷中。庞涓中了埋伏,兵败自刎。  相似文献   

9.
<正>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的影子。——题记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是为自己的。当孙膑带着满腹计谋去见庞涓的时候,庞涓知道这位同门已经胜过他了。庞涓是为自己的,他害怕失去已到手的权位。最终,孙膑走了,拖着残缺的身体。而在山谷里,当千万支箭射来时,庞涓知道,自己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无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国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相似文献   

11.
吃馒头     
鬼谷子对徒弟孙膑和庞涓说:今日你们比赛吃馒头,谁吃得多算谁赢。他还规定,每次最多只能拿两只,吃完了才准再拿。庞涓等师父刚揭开笼屉盖,就抢先抓起两只馒头大吃起来。孙膑见笼内还剩三只,就先拿了一只吃起来。庞涓暗笑孙膑准输。可是,比赛结果却是孙膑赢了。请问,孙膑怎么会赢了呢?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齐魏两国之间曾发生过桂陵、马陵两次大规模战争。当时的霸主魏国两次战败,从此丧失了霸主的地位,沦为大国附庸。关于战争的胜败,我国学者主要从齐魏两国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了两次战役齐胜魏败的原因,而没有涉及到对当时两国统帅孙膑、庞涓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齐魏两国统帅孙膑、庞涓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齐魏桂陵、马陵之战齐胜魏败在将帅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鬼谷子课徒     
相传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方法别具一格。他曾让孙膑和庞涓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10天完成。庞涓未加思索,天天砍柴;孙膑一番思考后,用一些榆木烧成木炭,再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木炭挑回来,意为百(柏)担有余(榆)。10天后,鬼谷子验收,结果庞涓的木柴浓烟滚滚,而孙膑的木炭火旺无烟,鬼谷子对孙膑十分满意,因为这正是他所期望的。鬼谷子的招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开展创新式教育,不仅要有创新式教授,还要有创新式学习与之呼应,让学生学会创新,方能达到教育目的。鬼谷子课徒@杨少波…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孙膑,和同代名将庞涓,共同从师于鬼谷先生。两人都聪明过人。孙膑为人忠厚诚挚,庞涓却比较奸滑轻浮。鬼谷自然喜欢孙膑。鬼谷先生年迈,想把平生所学、呕心沥血写成的一部兵书传给孙膑。但庞涓不服,说老师偏心。鬼谷先生心生一计,出了一道智力测验题。他对两个徒弟说:“你们谁能把我从屋里骗到屋外,兵书就归谁。”  相似文献   

15.
围魏救赵     
孙武已死,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个孙膑。孙膑出生在齐国阿(è)地、鄄(juàn)地一带,他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虽然已经为魏国服务,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有才干,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挖去了他两腿的膝...  相似文献   

16.
杨家将古战场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考订与野外考察,证明杨家将经历的主要战役杨业抗辽雁门之战、朔州之战、杨延昭抗辽遂城一羊山之战、杨文广抗夏筚篥之战等著名古战场,主要在当今晋北、冀中地区,同时也旁涉陕北、陇东等。  相似文献   

17.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曾先后提到这一点,并把这次战争跟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韩信破越之战、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蜀  相似文献   

18.
围魏救赵     
孙武已死,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个孙膑。孙膑出生在齐国阿(è)地、鄄(juàn)地一带,他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虽然已经为魏国服务,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有才干,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挖去了他两腿的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孙膑这辈子再也不能在人前露面。  相似文献   

19.
~~陷害同窗的庞涓@赵音 @王纯~~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几乎每战必败。虎门之战败,广州之战败,厦门之战败,定海之战败,镇海之战败……但是,三元里抗英之战和镇江之战却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