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前些日子,新华社报道称,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期望在今年4月份访华。她说,访问中国是为了增进菲中两国之间悠久的友好关系。这一消息不禁使我想起去年9月份在北京的一次颇有意思的采访——在小轿车里采访阿基诺夫人的姐姐约瑟菲娜·雷耶斯。偶然发现的线索去年9月的一天上午,我来到人民大会堂接待厅,采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教授会见菲律宾远东大学校长约瑟菲娜·雷耶斯率领的远东大学代表团。  相似文献   

2.
在湍急的河中,哲学家坐在船夫划着的小船上。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不懂。”“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说。接着,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风把小船吹翻,哲学家和渔夫都落入水中。船夫对哲学家喊道:“你会游泳吗?”“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你整个生命!”马克思在给他女儿劳拉的信中,曾称赞这一则阿拉伯寓言“很能说明问题。”历史、数学固然很重要,对于一个船夫,这两门学科的知识的有无,并不如哲学家说的那么严重,“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作为船夫,更为重要的则是划船、游  相似文献   

3.
误会     
每当看见书架上那两本《趣味数学》,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找好朋友丁婧妍玩,玩着玩着,我不经意地瞅了她的书架一眼。咦,《趣味数学》?那不是我前几天丢的那本吗?于是我拿下来一看,上面还工工整整地写着我的名字!我正要叫她,她就笑容满面地走过来了,说:“哟!你可真机灵,这么早就发现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了!”我想:还挺会编,竟然说是送我的生日礼物!于是我就说:“少装蒜了!说实话!这本书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她认真地说:“是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呀!你怎么了?”我说:“少骗人了!这本书明明是我爸爸在北京给我买的!…  相似文献   

4.
1月2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登了一张照片,标题是《翻译误译引出笑声》。说明为:“1月20日,邓小平在会见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时说:‘我今年84岁,该退休了。’但翻译误将‘84岁’译成‘48岁’,引得宾主一阵欢笑o”同一天,人民日报海外版登了同一张照片,无标题,说明是“邓小平会见布伦特兰夫人”。看到国内版的读者都说:这条照片新闻真好。照片好,说明好,标题好。正象新华社总编室表扬这张照片的通报中指出的,它“画面生动,形象自然”,“使读者对两位领  相似文献   

5.
报刊集萃     
智慧幽默《毒药》一次,邱吉尔的政治对手阿斯特夫人对他说: “如果你是我丈夫,我会把毒药放进你的咖啡里。”邱吉尔笑着说“夫人,如果我是你的丈夫, 我就会把那杯咖啡喝下去。”《让路》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仅能一个人通过的小道上,他遇到了一位曾经尖锐批评过他的批评家,两人越走越近。“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批评家傲慢地先开口道。“我却正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路旁。  相似文献   

6.
先讲一个趣闻故事:说是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 “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 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叫真实。你要告诉  相似文献   

7.
一个老爷爷抱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甜甜地拍了一张照。这是祖孙俩吗?不,小女孩是个普通的农村娃娃。她外婆是独生女,招了女婿,妈妈又是独生女,也招女婿;如今,她刚出世不久,父母就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又是个独生女。一些人替这家可惜,说:“三代无子,再生一个吧!”市委副书记陈沂听罢却翘起拇指,说:“生一个好,爷爷抱你!”这是昨天(二日)在青浦县任屯村召开的“上海郊区文明村建设现场交流会”上的一个小镜  相似文献   

8.
四、适当引用对话、诗词、典故、传说。1.引语消息中适当穿插点对话,可以使消息的句式多样化,摆脱那种单一叙述的表现方式,有人物,有对话,消息就能生动活泼起来。——“10月18日,在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一见王崇伦,就非常高兴地久久握着他的手,笑着对他说:‘你抓豆腐呵,抓得好!抓得好!’“王崇伦同志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今后一定要照小平同  相似文献   

9.
1992年10月底,《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贝尔特兰和发行人索利文因诽谤前总统科·阿基诺(见本刊1992年第6期《阿基诺夫人含羞起诉》一文),被马尼拉地方法院处以四个月至两年监禁和2000比索(80万美元)罚金,并被责令向阿基诺赔偿200万比索(8万美元)的名誉损失费。法院在判决书中称他们在报道中“超出了合理怀疑的范围。”1987年10月21日,贝尔特兰在专栏文章中指责科·阿基诺身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却在同年8月未遂政变枪战最激烈时“躲在床下”。阿基诺随后提出诉讼,指责文章有损她的形象,法院判决后,阿基诺发表声明说,这将有助于加强新闻界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闲话不闲听     
一次,我在一个乡机关食堂吃饭,一位熟人开玩笑地说:“怎么也没给你单炒两个菜?”另一个人马上接过话茬:“连县委书记来都吃蒜头啃凉馍呢,甭说他!”如果不介意,这话就在一阵笑声中过去了。可我当时多了个心眼,这个乡离县委住地偏远,怎么这人一张口就说到县委书记呢!况且说的有鼻子有眼。常言说,无风不起浪,这事莫非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我回老家探亲,听家里人谈起一件事:村里有位青年,结婚后生了个女儿,他就做了绝育手术。某通讯员将此事写成新闻报道时,却虚构了个情节:“当小胡决定,只生一个女儿就绝育时,年过花甲的老父亲坚决反对,说:‘你疯了!人生一世就是为传宗接代,难道你想当个‘绝户头’吗?小胡  相似文献   

12.
归纳起来说,新闻中的细节,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动作细节。在报道中出现人物时,准确抓取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一两个有意义的动作,可展示一个人物刹那间的心理状态和意志。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一稿中便有这样一段: “一位记者问道:‘当中国反击越南时,你是否注意到意共对你们持攻击的立场?’邓小平把手一摆,说:‘那没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校园爆笑     
佚名 《档案管理》2006,(3):85-85
1.A:你今天没课?B:嗯,主观没课!2.熄灯后,室友拿出应急灯学高数,灯光照亮了半个宿舍。正对着灯光的室友无法忍受,大喝道“:宿舍就你一个人的啊!”学习中的室友不服,大声回敬,两人遂吵了起来。不久,只听另一室友大喊“:宿舍是你们两个人的啊!”于是三人便吵了起来。终于,隔壁也按捺不住,怒吼道“:宿舍楼是你们三个人的啊!”顿时楼里吵成一团。一分钟后,只听学校广播台传来狂叫声:这学校是你们四个人的啊!”3.一次去食堂打包子,谁知划卡机出了点毛病,一下划下去25块3,卖包子的哥哥鼓捣了半天也加不回去,于是可怜兮兮地说“:没事,我记得你,以…  相似文献   

14.
造字     
一天,甲、乙二位秀才在河边散步,边走边说闲话。一群本来在水面游来游去的小鱼儿突见人影,一摆尾巴,倏然不见。甲秀才惊叹道:“看,这小鱼儿窜得多快!”乙秀才也附声说:“是呀,真快真快!”但马上就若有所思,沉吟起来,问甲秀才道:“你刚才怎么说的?”甲秀才道:“我说鱼儿窜得好快呀!”乙秀才道:“是呀,你说这窜字该怎么写?”  相似文献   

15.
肖培 《档案时空》2015,(5):16-17
衡阳县的网友金莲给我打电话,说她八十高龄的爷爷病重,弥留之际有一件东西要送给我.我立即赶到百里之外的渣江,直奔金莲的家.终于见到金莲的爷爷,他拉住我的手,递给我三本小册子,两眼湿润,意味深长地说:“你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抗战研究专家,将这三本小册子交给你,我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16.
陪同黎澍下江南1956年5月间,邓拓同志忽然打电话给我说:“黎澍是理论部的顾问,帮助我们做了许多工作,现在他想去外边走走,你可否陪陪他?你也应该到下边去看看嘛!”当时理论部的两个顾问胡绳、黎澍,的确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同事们都说:“这是个‘美差’”!  相似文献   

17.
从外观结构上了解了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否就能写消息了呢?应该说“是的”。但是,你若要写出象样的消息,特别是要出佳作,那就还需要掌握写好消息的“技法”,即保证消息内在质量“达标”,并与外观形态有机统一的一些原则要求。这些要求是经过万千新闻工作者的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只要你老老实实遵循它、照它说的办,你写出的消息就一定会是保证质量的合格品,甚至还有可能被摆进“新闻大厦”的精品屋哩! 这些原则要求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李靖 《西安档案》2004,(4):38-38
今年我可爱的小侄女被重点中学录取了,从此天真美丽的笑容始终停留在她的脸上,就连走路也挺直了腰板。院子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见了问她:“你怎么这么高兴啊?”她总是充满自豪地说:“我上重点中学了!”可问起这是谁的功劳呀,她爽快地回答“是档案帮助我走进了重点中学。”乍听似乎有点牵强,  相似文献   

19.
父:小明,你的作文怎么得了个“○”分? 子:老师说我写的尽是假话。父:谁教你那样写? 子:爸爸,就是你呀! 父:胡说! 子:你忘啦,上个月你在报上发表的马书记退礼品不就是假的吗? 父:哎呀,你,你,你这孩子……! “白字佬”训娃父:宝宝,用“贪梦”这个词造个句听听。子:爸爸,不是“贪梦”,是“贪婪”。  相似文献   

20.
每到过年,却要心甘情愿地去挨饿受累,这滋味我不止一次尝过。哎!谁叫我是个记者呢? 拿前年过年来说吧,女儿买了一大批年货跟我说:“爸,年年你为我们操心,今年我上班工作了,哥哥也退伍回来了,你得好好在家过个团圆年。”我答应得挺干脆,可临时又变了“挂”:听说铁路分局党政工团领导年初一要驱车百里之外给抗洪抢险中立过功的大修段职工登门拜年。一听这事,我不禁“动心”了。凭记者的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